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偶氮类有机抑制剂对硫化矿的抑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偶氮类药剂对方铅矿、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抑制作用。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单偶氮类药剂对硫化矿无抑制作用,双偶氮药剂的抑制作用较弱或无抑制作用,三偶氮类药剂对硫化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偶氮类药剂的前线轨道能量计算及分子结构与抑制性能关系的分析表明:药剂与矿物的前线轨道能量差值可作为偶氮类药剂抑制性能的一个初步定量判据,偶氮类药剂的抑制性能取决于其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2.
选择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肠膜明串珠菌20074,通过直接发酵法制备右旋糖酐,以培养液浊度和pH值作为考察指标,对基础培养基的各组分含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组成为:蔗糖10%、蛋白胨0.2%、磷酸氢二钠0.2%、磷酸二氢钾0.03%、酵母浸膏0.5%。实验所选的范围内,金属离子中Mn2+对菌体生长的影响较大。肠膜明串珠菌20074的生长曲线表明,0~8h是生长延迟期,8~24h为对数期,24~30h为稳定期,30h之后为衰亡期。  相似文献   
23.
空位缺陷对氧分子在方铅矿(100)表面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和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研究空位缺陷对氧分子在方铅矿(100)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并比较和分析它们及理想表面的Mulliken电荷布居、电子密度差图和态密度等。结果表明:铅空位比硫空位难形成,两种空位缺陷表面对氧分子有强烈的化学吸附作用,其吸附能均高于理想表面的,说明空位缺陷可以促进氧分子在方铅矿表面的吸附。氧分子在理想表面及铅空位表面发生了解离吸附,氧原子与硫原子形成了共价键;氧分子在硫空位表面没有发生解离吸附,氧原子与表面的铅原子表现出较强的离子相互作用力。  相似文献   
24.
25.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是一种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具有超顺磁性、小尺寸效应、量子隧道效应等特性。综述了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热分解法、水热法、溶剂热法、微乳液法、空气氧化法、静电纺丝法、微波法及其研究进展。对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研究进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讨论了如何结合地区资源特色构建出应用研究型的综合性物理化学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运用物理化学实验的原理与技术去研究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科研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7.
淀粉纳米颗粒的高效制备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在微波和超声波双外场的作用下采用沉淀法制备淀粉纳米颗粒(starch nanoparticles,SNP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场发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比表面积分析仪(Brunner-Emmet-Teller,BET)对SNPs进行表征,考察了SNPs对番红花红T的吸附机理,进一步考察了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粒径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SNPs具有较好的球形形貌,是V型淀粉晶体结构,Zeta电位值为-23. 7 m V,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在番红花红T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吸附时间为60 min,温度为298. 15 K的条件下,投加20 mg平均粒径为40 nm的SNPs,吸附量可达115 mg/g。SNPs对番红花红T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28.
采用反向悬浮分散法制备再生醋酸纤维素微球,以醋酸纤维素/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AmimCl)溶液为原料,以再生醋酸纤维素微球粒径分布范围的大小为考察目标,研究了醋酸纤维素含量、搅拌速度、反应温度和连续相(液体石蜡)用量对微球粒径分布范围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再生醋酸纤维素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再生醋酸纤维素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醋酸纤维素含量4%(wt,质量分数),搅拌速度650r/min,反应温度80℃,制得的再生醋酸纤维素微球的峰度系数为0.042,平均粒径为7.280μm。  相似文献   
29.
催化精馏技术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廖安平  蓝平  李媚  谢涛  蓝丽红 《化工进展》2001,20(12):30-32
催化精馏技术应用于酯化反应体系,提高了反应的转化率,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品收率。与传统工艺相比,具有生产流程简单、能耗低,设备投资和操作费用低、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催化精馏技术应用于酯化行业生产,对提高酯化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0.
采用尺度稳定电极为阳极,以乙二醛为原料,研究了支持电解质浓度、乙二醛起始浓度,电解时间,电流密度等条件对乙醛酸产率和阳极电流效率的影响。在选择的条件下,乙醛酸的产率为85.86%,电流效率达到7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