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小麦粉粒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粉粒度是小麦粉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它对小麦粉以及面制食品的品质产生很大的影响。小麦粉粒度的分布与小麦的品质和研磨方法有关。当小麦粉粒度变化时,小麦粉的组成成分以及物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对面制品的品质产生影响。阐述了小麦粉粒度、小麦粉粒度分布以及当小麦粉粒度变化时,小麦粉的组成成分的变化等几个方面内容,同时介绍了小麦粉粒度的测定方法、小麦粉粒度在小麦硬度研究方面的应用和小麦粉粒度对面制品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摘 要 通过分离重组的方法研究冻融淀粉对重组面团加工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阐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破损淀粉含量由22.5%增至24.1%(P<0.05),淀粉分子排列从有序向无序状态转变;由重组面团微观结构的变化可知,冻融淀粉多以分散的形式裸露在面筋网络外部,面筋网络的连续性减弱,但弹性和黏性模量上升。此外,冻融淀粉所制备的馒头比体积由1.5 mL/g降至0.9 mL/g,感官总评分呈下降趋势,硬度和咀嚼度呈增大趋势(P<0.05)。这可能是由于冻融淀粉与面筋蛋白竞争性吸水,弱化了淀粉-面筋蛋白复合体的界面稳定性,使其形成不完整的面筋网络结构,最终致使馒头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43.
选用75~123μm的筛网将小麦粉进行筛理分级后,得到7种不同粒度的小麦粉颗粒,并将其分为大中小3种颗粒。通过对其总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分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巯基二硫键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分析,探究不同粒度小麦粉的蛋白质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粒度区间小麦粉的蛋白质性质存在显著差异。与中小颗粒粉相比,大颗粒小麦粉中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二硫键含量较高,面筋质量较好,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较为稳定,且大颗粒小麦粉的蛋白性质与原粉较相似,其中3号粉的蛋白质品质高于原粉,这表明当小麦粉粒度在95~112μm时,小麦粉蛋白质性质得到提升。而中小颗粒小麦粉的蛋白质性质差异性不显著。整体而言,大颗粒小麦粉的蛋白质质量及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4.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黑色小麦麸皮花色苷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对黑色小麦麸皮中花色苷进行提取,研究提取溶剂、p H、料液比、超声温度及超声时间对花色苷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选取参数范围进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70%盐酸甲醇溶液(p H 1.0)作为提取溶液,料液比1∶15,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8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花色苷的提取量为700.35 mg/kg。  相似文献   
45.
以硝基苯酚-木糖苷为底物,在底物浓度为1 mg/ml ,提取液pH值为5的条件下,测定了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并对4种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小麦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不同,同种小麦的粗麸皮和细麸皮中的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也不同;细麸皮中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均高于粗麸皮中β-木糖苷酶酶活力,粗麸皮中郑麦8998的β-木糖苷酶酶活力最大,细麸皮中花培8号小麦β-木糖苷酶酶活力最大;郑麦8998、花培8号、郑麦366、郑麦90234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60、50、50和60℃;最适反应pH值均为5;花培8号和郑麦366两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在20~50℃范围内,酶活力稳定性较好,而郑麦8998和郑麦9023两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在20~60℃范围内,温度对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影响较小;4种小麦粗麸皮内源性β-木糖苷酶在pH值为5~6时,酶活力稳定性较好;Ca2+、Co2+促进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而Ag+对β-木糖苷酶的酶活力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微孔性变性淀粉吸附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用葡萄粮淀粉酶对玉米淀粉进行处理,可以得到一种具有吸附功能的微孔性淀粉载体。研究表明,微孔淀粉对色素和维生素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原淀粉,经过表面活性处理的微孔淀粉能吸附脂溶性物质。  相似文献   
47.
以耐贮存面包为对象,考察其在长期贮存条件下的颜色变化及原因.结果表明,面包瓤的颜色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逐渐加深,发生褐变现象.通过对不同贮存时间面包瓤中还原糖含量和羟甲基糠醛(HMF)含量的测定,表明面包褐变主要是由美拉德反应引起.同时研究了贮存温度、葡萄糖添加量对面包褐变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美拉德反应是面包褐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温度的提高和pH值的降低可以提高Alcalase凝固豆乳的硬度和凝胶强度,降低凝胶的胶粘性.通过对Alcalase、氯化镁和氯化钙凝固剂凝固豆乳主要流变学性质的比较发现,Alcalase凝固豆乳的硬度比盐类凝固剂的大,凝胶强度比盐类凝固剂的低,胶粘性比使用盐类作为凝固剂高10倍以上,凝胶较粘,乳清不易排出.  相似文献   
49.
不同品种的玉米有着不同的功能特性,通过研究发现黄玉米,白玉米和高脂玉米的理化特性具有一定的差异,它们的加工功能特性也各有特点,这对最大限度地利用玉米资源,优化工艺参数,提高成品率以及引导农业育种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0.
小麦淀粉与小麦品质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小麦淀偻与小麦品质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淀粉粒的大小、硬度、糊化特性以及破损淀粉的数量是影响小麦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