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超临界CO2萃取花椒籽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花椒籽油。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25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20rain。  相似文献   
72.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小泓  沈敏元  康逸  杜琴 《中国油脂》2003,28(12):47-48
对脱臭馏出物中提取植物甾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最佳工艺参数为:馏出物:甲醇(W/V)10:10,冷却温度-3℃,酯化时间5h,得到甾醇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73.
对酶法提取文冠果油脂进行了初步探讨。经对比试验中性蛋白酶的提取率最高。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提取文冠果油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酶量3%,料胚含水量12%,在此条件下酶解4h,油脂的提取率达到74.82%。  相似文献   
74.
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紫苏植物资源及所含化学成份。笔者结合所做的研究试验工作,对紫苏的开发研究及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5.
以鲢鱼鱼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鲢鱼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并用AR-500动态流变仪对鲢鱼鱼皮中酸溶性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温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鲢鱼鱼皮原料中酸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乙酸作为提取剂,乙酸浓度0.3 mol/L,料液比1∶60(g/m L),提取时间96 h;此胶原蛋白的热变性起始温度为32.31℃,峰值温度为34.82℃。  相似文献   
76.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整粒花生仁中萃取部分油脂。研究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和减压速度对出油率和整仁率的影响。确定条件为:压力30MPa,萃取时间1.5h,萃取温度50℃,减压时间1.5h。  相似文献   
77.
微波处理对小麦胚芽稳定性及组成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小泓  肖琼星 《中国油脂》2007,32(12):32-34
应用微波加热技术对小麦胚芽进行灭酶处理。采用气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经微波灭酶处理后的小麦胚芽油。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微波处理可使酶活力从38 500 U在90 s后降至31 300 U;小麦胚芽油脂肪酸组成基本无变化,不存在反式脂肪酸;油脂过氧化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小麦胚芽水分则降低;微波辐射时间对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影响不大,而对水溶性蛋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8.
小麦胚芽酸值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建立了小麦胚芽中酸值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以2:1无水乙醇和石油醚提取、过滤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K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回收率试验以添加标准油酸进行。结果表明:与常规方法相比,本法测定时间短,用差异性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该法平均回收率达到99.99%。  相似文献   
79.
采用浸出法、直接酸解法、浸出后酸解法回收茶油和亚麻油尿素包合物固相中的脂肪酸,并将三种回收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实验中根据酸的浓度、温度对得率、酸价和碘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包合前、包合后以及包合物固相中脂肪酸成分的色谱分析,得出在尿素包合物固相中,饱和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纯度有了很大提高。茶油中油酸的含量由原来的66.99%上升至70.96%,亚麻油中油酸的含量由原来的15.35%上升至31.75%。实验得出经尿素包合后的脂肪酸,不易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