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7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实验室研究了抄纸用水循环使用对AKD施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抄纸用水每次循环使用后其电导率、浊度、COD和阴离子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实验室循环使用6次的抄纸用水的电导率和CODcr约为循环使用8个月工厂用水的1/30;随抄纸用水COD和电导率的增加,AKD施胶效果迅速降低,且COD对AKD施胶效果的影响比电导率的影响显著;通过添加高电荷密度聚胺复合物可大幅提高AKD的施胶效果,聚胺复合物的作用之一是提高微细纤维等微粒的留着和降低抄纸用水的阴离子度.  相似文献   
22.
简介了内聚能比(R比)理论和低分子表面活性剂/松香乳化体系内聚能比计算模型,确定松香乳化体系在其乳化温度范围内R比值经过1时为良乳化体系。用内聚能比计算模型验证丁礼金等的论文和沈一丁的编著中的松香乳化体系,结果表明R比理论对松香乳化体系的表面活性剂选择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内聚能比计算模型用于解释NP-10、OP-10和TX-10的磺酸盐的乳化性能差异时,发现TX-10的磺酸盐的R比值未经过1,所以其乳化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23.
比较了商品纤维素酶、淀粉酶以及尿素、表面活性剂等化学助剂对脱墨废纸浆(DIP)次氯酸钠漂白的助漂效果,筛选出具有显著助漂作用的复合酶助剂。在对绝干浆伽(纤维素酶)=0.05%、钳(淀粉酶):0.1%和w(复合表面活性剂)=0.025%的条件下用w(有效氯)=4%的次氯酸钠漂白的DIP白度与未添加助剂、用w(有效氯)=8%漂白的DIP白度相同(75.6%IS0)。  相似文献   
24.
通过多种方法计算了马来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烷醇双酯的HLB值,并采用水数法进行了测定,对比分析了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结果表明:马来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烷醇双酯的HLB值可采用R值、溶解度参数以及Griffin公式来计算;对于用实验法难以测定其HLB值的马来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烷醇双酯磺酸盐而言,其HLB值可采用R值来判断。  相似文献   
25.
建立了松香和系列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琥珀酸低级醇酯磺酸钠(简称ST系列)的乳化体系的内聚能估算模型,计算了乳化体系在0~100℃的内聚能比值(R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乳化体系的R值随着乳化剂中低级醇的碳链增长而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R值不断变大;ST-3和ST-4的R值在计算温度范围内跨越了R=1的理想转相点,即理论上对松香具有较高的乳化性能。松香乳化实验表明:除ST-0外,计算值与乳化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6.
考察了阳离子型苯丙乳液在含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钙抄纸体系中对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的增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苯丙乳液与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的质量比为9:1的混合乳液的施胶度(60s)远大于等量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时的施胶度(14s),而阳离子型苯丙乳液单独使用时没有施胶作用。阳离子型苯丙乳液增大了阳离子分散松香施胶剂的表面电荷密度和疏水性。  相似文献   
27.
在锂电池中,粘结剂主要用来稳定电极结构,虽然含量较少,但是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聚偏氟乙烯(PVDF)是目前主要使用的粘结剂,但其在不同活性物质中的应用存在不同的缺陷.因此对于不同活性物质应选用不同的粘结剂.在正极中,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NCM)由于本身晶型限制,表现出较差的导电性和离子电导率,具有更高离子扩散系数的粘结剂对电池性能的提高作用更明显.硫正极在充放电过程中,"飞梭效应"是导致电池性能变差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具有含氧官能团的粘结剂捕获多硫化锂能力极强,对电池性能的提高作用明显.对于锂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传统PVDF粘结剂易与碳基材料反应导致锂盐沉积在负极,影响电池性能.因此在电池循环中,能产生更均一且稳定的SEI膜的粘结剂可阻止活性物质脱落和促进锂离子传导,提高电池性能.硅基负极材料在脱嵌锂过程中,材料体积变化较大,易使活性物质从集流体上脱落,而粘弹性适中且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粘结剂可以使硅负极发生可逆膨胀,减少活性物质损失,提升电池性能.此外,尖晶石结构的LTO负极材料导电性较差,人们对导电聚合物粘结剂关注较多,未来其也将会是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将近几年关于粘结剂的文献基于活性材料进行分类综述,探究粘结剂对锂电池的影响,并对未来正负极粘结剂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