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为了研究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添加四种不同饱和度的脂肪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后,带鱼肌球蛋白凝胶强度、持水性、化学作用力、流变特性、凝胶电泳、蛋白质二级结构等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肌球蛋白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会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肌球蛋白-亚油酸复合体系的凝胶强度和持水性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9.73%和15.73%。流变和电泳图谱结果显示,添加脂肪酸后肌球蛋白的储能模量(G’)和耗能模量(G’’)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脂肪酸不饱和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肌球蛋白-亚油酸组达到最大值,而蛋白组成无显著性变化。红外光谱结果显示,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分子骨架没有明显影响,但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会促使肌球蛋白构象朝不规则方向转变。综上,脂肪酸不饱和度对肌球蛋白的凝胶特性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亚油酸改善带鱼肌球蛋白凝胶性能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鲢鱼鱼糜加工副产物-鲢鱼脂肪的利用率,以六种改性淀粉为固体颗粒、鲢鱼油为油相制备皮克林乳液,考察了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1%、2%、3%、4%、5%,w/w)、油水比(0.1、0.2、0.3、0.4、0.5、0.6,w/w)和离子强度(氯化钠浓度:0、0.1、0.2、0.3、0.4、0.5 mol/L)对乳液的理化特性(粒径、Zeta电位、乳化特性、稳定性、流变特性、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改性淀粉中,辛烯基琥珀酸玉米淀粉颗粒粒径最小(146.73 nm),接触角最大(71.5°),制备的皮克林乳液最稳定。油水比和淀粉添加量显著影响了乳液的理化特性,较高的油水比(0.5~0.6)和淀粉添加量(4%~5%)使乳液表现出凝胶特性,适量(0.3~0.5 mol/L)氯化钠的添加可促进乳液微絮凝,增强乳液稳定性。乳液CLSM观察微观结构发现,乳液液滴的粒径随淀粉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在2%~5%淀粉添加量下可观察到油滴被淀粉颗粒完全包裹,形成了致密的界面膜。油水比、淀粉添加量和氯化钠浓度分别为0.5、4%和0.4 mol/L时,乳液性能较佳。本研究可为功能性乳液配料的制备及其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Cellulose)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但由于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作用及高度结晶的聚集态结构,使得天然纤维素难溶于大多数溶剂,限制了纤维素的开发与应用。纤维素改性后在保持原有特性的基础之上,又具有引入羟基、酰胺基、氨基等活性官能团赋予的新性能,结晶度和聚合度明显降低,能够在食品生产中赋予产品优良的品质,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改性纤维素的种类和特性、与肉类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改性纤维素提供参考,推动纤维素的高值化利用。  相似文献   
14.
减压贮藏技术作为果蔬贮藏保鲜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可有效提高采后果实的贮藏品质,尤其是对易腐园艺水果产品。该文结合当前减压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减压贮藏的基本原理和方式、减压对采后果实的贮藏保鲜效果,并针对减压贮藏研究和应用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鱼油为芯材,鱼骨明胶和褐藻多糖为壁材,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多层鱼油乳状液,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得多层鱼油微胶囊并研究其贮藏稳定性。根据Zeta电位的大小确定制备多层乳状液所需的最适壁材浓度。采用正交试验确定多层鱼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0min,超声温度25℃,均质时间4min,均质速率5 000r/min,鱼油微胶囊的包埋率达82.03%。过氧化值的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可明显提高鱼油的贮藏稳定性,且3层鱼油微胶囊的氧化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减压贮藏对南果梨后熟进程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商业成熟期的南果梨果实为试验材料,于2 kPa和25 kPa减压条件下贮藏1个月后,在(20±2)℃、101 kPa条件下模拟其后熟过程,并测定其后熟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2 kPa和25 kPa减压条件均能较好地维持南果梨果实品质;第10天和第15天时,各减压处理组的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自第5天起,对照组果肉硬度均显著低于各处理组(P < 0.05);自第10天起,减压贮藏组的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各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果实的呼吸峰推迟约5 d,且乙烯释放量显著降低(P < 0.05)。此外,至第20天时,各减压处理果实的多酚氧化酶活性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而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中,(4±2)℃、2 kPa条件下减压贮藏对南果梨果实后熟进程的延缓作用最为明显,且其抗氧化能力得到较好地维持。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低温无水保活对虾夷扇贝肌肉质构和肝脏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保活条件下虾夷扇贝的存活率,研究了无水保活前、保活过程中(24、48、72、96 h)和复水后(4、8 h)虾夷扇贝的肌肉质构特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糖原(Glc)质量比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草转氨酶(G...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与特征腥味物质的结合作用,本文建立肌原纤维蛋白-腥味物质(己醛、庚醛、辛醛和壬醛)相互作用体系,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腥味物质与肌原纤维蛋白的结合能力、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荧光和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结合后肌原纤维蛋白热稳定性、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肌原纤维蛋白与选定的4种特征醛类腥味物质的结合能力随着醛类物质链长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醛类物质的存在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展开,α-螺旋转变成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蛋白质的荧光强度和热稳定性降低;醛类腥味物质与草鱼肌原纤维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为疏水相互作用,少部分是氢键或离子键。  相似文献   
19.
以感官、理化和微生物为指标,研究了微冻(-2℃)和冷藏(4℃)对牙鲆品质变化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牙鲆鱼的感官品质显著下降(p0.01),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K值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且微冻贮藏时各指标的变化速率都低于冷藏;质构特性中的硬度、弹性、咀嚼度和粘聚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p0.05),p H与贮藏时间及其他理化指标(TBA除外)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感官评分、TVB-N值及菌落总数等指标得出牙鲆在4℃和-2℃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分别为9 d和12 d。与冷藏相比,微冻能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20.
解冻方式对中国对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冷藏解冻、静水解冻、室温解冻、超声波解冻、微波解冻5 种不同解冻方式对中国对虾物理和化学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对虾物理和化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解冻对虾肉色泽具有显著性变化,冷藏解冻后的对虾肌肉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硫代巴比妥酸值还原值和羰基含量最低,Ca2+-ATP酶活性最高,为最适合中国对虾的解冻方法。中国对虾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