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51.
以燕麦粒为原料,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优化原味燕麦乳加工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加入耐高温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原味燕麦乳与不加酶原味燕麦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燕麦粒∶水=1 ∶20(g/mL),液化条件为耐高温淀粉酶添加量0.2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90 ℃,糖化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0.2‰,酶解时间60 min,酶解温度60 ℃,在此工艺下原味燕麦乳总固形物含量6.39%,蛋白质含量0.54%,还原糖含量3.23%,微生物指标符合要求(菌落总数<10 CFU/g,大肠杆菌未检出),且加入耐高温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原味燕麦乳稳定性比不加酶的原味燕麦乳稳定性好。在此工艺下得到的原味燕麦乳组织状态均匀、稳定性较好、具有燕麦的清香。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咖啡因的存在形式及游离咖啡因含量的变化,为监测茶叶发酵程度,控制茶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低pH沉淀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普洱茶发酵全程中6个主要发酵阶段[一翻、二翻、三翻、四翻、五翻样品和出堆样品(熟茶)]样品的游离咖啡因和结合咖啡因含量。结果普洱茶发酵过程中,游离咖啡因含量逐渐降低,从一翻样品的(2.555±0.104)%降至出堆样品的(1.878±0.049)%,超过1/4的咖啡因与茶中的其他组分相结合,形成结合咖啡因。结合咖啡因的含量不断增加,四~五翻期间增幅最大,从0.084%增至0.647%;出堆样品中结合咖啡因的含量最高,为0.703%。结论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中的游离咖啡因含量逐渐降低。本实验为监测茶叶发酵程度,控制茶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3.
替换稀有密码子提高HBs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替换S基因稀有密码子 ,提高HBsAg在CHO细胞中的表达量。方法 利用重叠PCR技术 ,将S基因上 3个稀有密码子替换成哺乳动物细胞偏爱的密码子 ,得到Sm 基因。把S和Sm 基因分别克隆到pCI载体上 ,并转染CHO(dhfr )细胞 ,利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的表达量。结果 获得预期的Sm 基因。在CHO细胞中 ,Sm 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S基因。结论 替换S基因稀有密码子可以提高HBsAg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普洱茶水提物对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酯处理THP-1细胞48 h,分化得到巨噬细胞,以其为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普洱茶水提物(125、250μg/ml)与终浓度为100 EU/ml的脂多糖的混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普洱茶水提物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且浓度为250μg/ml的普洱茶水提物对TNF-α分泌的抑制作用强于浓度为125μg/ml的普洱茶水提物,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普洱茶水提物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效果与已知的绿茶抗炎的主要成分EGCG无关。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辣木籽异硫氰酸酯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使用薄膜分散法,以卵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卵磷脂和胆酸钠的质量比、超声时间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为评判标准,采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进行辣木籽异硫氰酸酯柔性脂质体的工艺优化。使用低温超速离心法分离柔性脂质体中游离的辣木籽异硫氰酸酯以计算其包封率;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异硫氰酸酯含量。结果表明,辣木籽异硫氰酸酯柔性脂质体优化后的工艺为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9.95∶1、卵磷脂与胆酸钠质量比10.32∶1、超声时间7.78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辣木籽异硫氰酸酯柔性脂质体包封率为64.17%。通过表征,辣木籽异硫氰酸酯柔性脂质体的粒径为348 nm,多分散系数为0.251,Zeta电位为-24.7mV。透射电镜显示该柔性脂质体分散比较均匀,呈较规则圆形。经过24 h体外释放率检测后,发现该柔性脂质体体外释放率最后保持在80.105%,具有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新建城市区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城市的防洪是城市防洪规划面临的新课题。在分析杭州市良渚组团区域防洪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新建城市区域防洪规划的基本原则,选取合理的防洪标准,通过对拟定防洪方案的对比分析,确定了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防洪体系建设方案,并提出通过建立有效的技术及管理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57.
目的建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参细胞表达系统。方法构建含有HBsAg基因的植物细胞表达载体质粒pBIBSb。采用农杆菌感染人参细胞的方法,经农杆菌培养、农杆菌与受体细胞共培养、受体细胞的脱菌培养以及转化体细胞的选择培养后,筛选在G418抗生素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细胞株。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性细胞株的HBsAg表达;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结果质粒pBIBSb的酶切结果正确。经G418抗生素筛选得到8株正常生长的细胞株,其中5株能够表达HBsAg,提取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反应,得到大小约700 bp的扩增片段。结论获得了整合HBsAg基因,并能够稳定表达HBsAg的人参细胞表达系统。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在CHO细胞中高效表达HBsAg。方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出S和dhfr基因片段 ,分别克隆到T载体上。然后分别将S和dhfr基因克隆到pCI载体上 ,构建pCI S dhfr真核表达载体。转染CHO(dhfr )细胞 ,并用ELISA方法检测HBsAg表达量。结果 S和dhfr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报道一致。PCR和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转染后检测结果呈阳性。结论 已成功构建在CHO(dhfr )细胞中高效表达的pCI S dhfr双顺反子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构造的工业控制网络、电磁感应识别技术的优点以及柔性生产线的传输线与机床的接口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0.
本文主要是针对网络系统的整体结构,来对计算机网络防御的行为,进行比较抽象的分析,并且把攻击的检测与响应以及保护,做一个统一的建模,表明其运用规则的方法。再结合具体的实例来分析,该模型策略能科学、有效地转变成实际操作的方法,以便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