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8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通过直接酰胺化反应,以马来酸酐本体改性聚乳酸(MPLA)和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为原料,合成了聚乙二醇本体改性聚乳酸(PPLA).通过红外、核磁共振技术对改性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FITC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为模型蛋白质,测试了聚合物对蛋白质的非特异性吸附;利用吸水率表征了聚合物的亲水性;利用聚合物在12周降解过程中pH值、失重率的变化评价了它们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H2N-PEG-NH2已成功接枝到MPLA上;与聚乳酸(PLA)、MPLA相比,PPLA明显降低了对FITC-BSA的吸附;其亲水性和降解性增加.预计该材料将是一种更适合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应用的聚乳酸类可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42.
转基因大米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转基因稻米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与食品密切相关的营养与安全问题。分析转基因大米的基因来源及对大米品质的影响,总结转基因大米可能存在的危害及其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可使人们科学的对待转基因大米,并为研究与开发新型转基因大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明胶文摘     
<正> 本文叙述了用铬鞣制的皮料经石灰处理提取明胶时,提胶pH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可在pH<4和pH>7,而不能在pH等于4~7的溶液中提取明胶。产量与石灰处理皮料的热变性温度有关。在pH>7时,所提取的明胶分子量高,而在pH<4时,所提取的明胶分子量低。  相似文献   
44.
通过多元酚如棓酸、鞣酸、桑色素和槲皮素与铝盐的作用,推断它们在胶原多肽链分子之间形成桥式交联和网状交联。在有胶原组成氨基酸如丝氯酸等存在体系的研究,证实了上述推断的正确性。采用沉淀固体重量分析法测定铝,再分析计算获得各物质组成比的数据,提供了上述植—铝结合鞣革机理推断论述的分子水平上证明的证据。这在植 铝结合鞣机理的研究中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密度泛函理论出发,获得绝对硬度η的算式:η=1/2(I—A)。这里I 和 A 分别为电离势和电子亲合能。对于无法获得 A 值的化学体(原子或离子),本文提出用半径和轨道能级数作计算的算式。本文还从绝对硬度均等化原理,着重讨论了金属羟配水合离子与皮革化学鞣性的关联,结果与实验事实是一致的。特别是本文第一次定量地讨论了鞣性问题。  相似文献   
46.
明胶工业中的生物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生物技术这个词现在人们仍然感到陌生,具有神秘感。这是由于本世纪科学的进步,使得生物技术具有意想不到的“突发性”,我们都措手不及,没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导致的结果。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是连在一起的。生物工程是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借助生物体及其机能,以先进的科学和工程技术进行生物转化,从而运用于物质生产的技术体系。生物工程将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科,它将对工业、农业生产、医药,乃至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起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已经引起国内外学术  相似文献   
47.
RGDS和胶原改性聚(DL-乳酸) 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马来酸酐(MAH)、丁二胺(BDA)I、型胶原和RGDS粘附多肽依次对聚(DL-乳酸)进行了化学改性,制得了仿生细胞外基质材料——胶原改性聚乳酸(CPLA)和RGDS改性聚乳酸(RGDS-PLA)。采用FT-IR、GPC-MALLS、XPS、罗丹明比色法和茚三酮显色法对MAH改性聚乳酸(MPLA)和BDA改性聚乳酸(BDPLA)进行了定性定量表征,分别采用FITC荧光标记技术和氨基酸分析仪对CPLA和RGDS-PLA进行了定性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按文中所述之制备技术,能将胞外基质组分如胶原和RGDS粘附多肽共价引入到PLA中,形成新型的仿生细胞外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48.
以聚乙烯醇(PVA)丝为吸附材料的立体载体,固定化米根霉菌种As3.3462发酵生产乳酸。与游离发酵相比,摇瓶单批固定化发酵乳酸的最终质量浓度提高了25%,发酵时间缩短了33%。分别在摇瓶和鼓泡式反应器中进行了载体的稳定性研究,摇瓶中可稳定发酵10批次,平均转化率为65%,平均产率为1.1g/(L.h);1L鼓泡式生物反应器的放大实验中进行了9批半连续发酵实验,乳酸质量浓度最高达到55.68g/L,转化率69.60%。  相似文献   
49.
乳酸杆菌表层蛋白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些古细菌和真细菌中,表层蛋白是细胞膜最外层的结构。尽管所有表层蛋白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成分,但是与其他细菌表层蛋白相比,乳酸杆菌表层蛋白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小分子量,高等电点,为碱性蛋白。一些乳酸杆菌具有多个表层蛋白基因。国外学者对表层蛋白作为功能分子共价吸附固定的基质、表面展示载体和分子筛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展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0.
环氧大豆油与聚乳酸的反应及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环氧大豆油与乳酸低聚物的熔融聚合进行研究.采用乌氏黏度计检测反应产物的特性黏度.并且利用化学滴定法检测扩链产物中端羧基的剩余含量,分析反应的动力学.结果显示:质量百分比为8%的环氧大豆油和乳酸低聚物反应产物的特性黏度可以达到1.0以上.环氧大豆油与乳酸的熔融反应对于环氧大豆油与乳酸低聚物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级和0.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