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17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70%的乙醇为溶剂从商陆果实中提取色素,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选择不同的媒染剂,采用不同的媒染方式,将从商陆提取液中得到的色素粉末配制成染液,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考察不同条件下染色真丝织物的色牢度.结果表明,较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50℃,浸提45 min.所用媒染剂种类和媒染方式不同,染色织物的颜色强度和色相都不同.与直接染色织物相比,媒染可提高染色织物的耐皂洗牢度.  相似文献   
22.
以丙烯酰胺(AM)、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SBS)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制备了亲水型温敏凝胶P(NIPAM-co-AM)。研究了投料比AM/NIPAM对凝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凝胶体系中亲水单体AM比例的增大,共聚凝胶溶胀率、保水率、硬度均提高。当AM从0增大到100%时,凝胶硬度从84.929g增为1255.222g。DSC表明,当AM含量从2%提高到10%时,凝胶LCST从38.61℃增加到57.95℃。随着AM比例降低,凝胶LCST向低温方向移动,相变范围温敏性越好。  相似文献   
23.
王学鑫  王潮霞 《纺织学报》2009,30(11):71-75
为改善棉织物的抗菌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将季铵盐整理到织物表面。以正硅酸乙酯、乙醇为原料,盐酸为催化剂,季铵盐为添加剂制备阳离子季铵化溶胶。探讨酸、水、溶剂乙醇与前躯体正硅酸乙酯的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温度对阳离子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酸用量增大,反应温度升高,溶胶的黏度增大,离心稳定性降低;随着体系水量的增加,溶胶的黏度先增大后减小,离心稳定性先降低后升高;乙醇量增大,溶胶的黏度降低,离心稳定性提高。经溶胶整理后的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性能且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  相似文献   
24.
芳香疗法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潮霞  陈水林 《印染》2001,27(8):40-42
阐述了芳香疗法的起源、发展及其药理作用,介绍了香精微胶囊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5.
采用1,4-二氨基蒽醌作为发色体,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紫色预聚物,与聚乙二醇600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了氨基蒽醌紫色聚氨酯微球。考察了乳化剂种类、用量、乳化速度、发色体用量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80)和失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Span80)相比,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乳化剂更适合用于聚氨酯球的制备。SDBS质量分数3.5%(以油相为基准)的粒径分布最窄,微球粒径在350 nm左右。微球平均粒径随乳化速度增大而减小,在8000 r/min时粒径分布最集中。发色体在壳层体系中加入量为1 mmol时粒径分布系数最小,平均粒径500 nm。通过SEM和TEM表征,结果显示,聚氨酯微球粒径在500 nm左右,呈表面光滑的球形,内部呈空心结构。氨基蒽醌聚氨酯紫色微球印花织物颜色性能优异,且具有较高色牢度。  相似文献   
26.
将酞菁蓝颜料及蒽醌蓝与炭黑复配,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分散剂,用砂磨法制备纯黑色相炭黑色浆。结果显示,研磨1 h后粒径在108 nm左右,炭黑分布较窄,PDI为0. 083 9;SEM测试显示分散体颗粒大小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该水性炭黑色浆体系稳定性较好。随着体系蓝色用量增加2. 5%,色浆a^*、b^*值均趋近于0,接近于纯黑色相。  相似文献   
27.
以水杨醛、己二胺、邻苯二胺为原料,通过醛基与氨基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两种水杨醛希夫碱荧光化合物SSB1和SSB2,并将化合物SSB2制成不同荧光染料浓度的印花浆对棉织物进行印花处理。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表面形貌、化学结构、色谱及热稳定性能的表征;并考察了SSB2荧光印花棉织物的荧光性能、颜色性能、色牢度性能。结果表明:SSB1,SSB2的产率分别为88.8%和86%,相对最大荧光强度分别为8305和5444,相转变温度分别为75℃和165℃;所得SSB2荧光棉印花织物耐皂洗牢度最高可达4级,SSB2荧光染料用量在10%的时候,分别达到最佳的颜色深度和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28.
朱俊荣  王潮霞 《精细化工》2021,38(12):2471-2477
以热塑性聚氨酯(TPU)母粒、碘化镍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基于碘化镍/热塑性聚氨酯(NiI2/TPU)纳米纤维膜,将NiI2/TPU纳米纤维膜贴合在聚酰亚胺(PI)基叉指电极上制得湿度传感器.对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并研究了该传感器基于颜色变化和电阻电容响应的湿度敏感特性.结果表明,由于碘化镍的颜色变化特性,随相对湿度(RH)从0增加到97%,NiI2/TPU纳米纤维膜显示了从橘红色到黄绿色的颜色转变.此外,该湿度传感器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回复时间(0.9 s/9.9 s)、较宽的湿度监测区间(0~97%RH)、较小的洄滞度(0.4%RH)以及优异的稳定性能(>30 d).  相似文献   
29.
王腾飞  王潮霞  殷允杰 《精细化工》2020,37(5):919-923,961
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了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材、N-羟乙基-3,3-二甲基-6-硝基吲哚啉螺吡喃为芯材的光致变色微胶囊。采用FTIR、SEM、粒径分析仪、分光光度计、测色配色仪对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粒径和颜色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芯壁质量比(芯/壁)对微胶囊的形貌和性能有显著影响,当芯壁质量比为2∶1时,微胶囊具有良好的颜色性能,变色前后色差为ΔECMC大于20,并且包覆严密、表面光滑。当芯壁质量比大于2∶1后,微胶囊不能很好地包覆。光致变色微胶囊在紫外光照射下会立即变色,完全变色时间为16s,其在紫外光-可见光照射30个循环后,仍具有优异的光致变色灵敏性。  相似文献   
30.
为了进一步提高聚苯胺环氧涂层的防腐蚀性能,采用腰果酚改性二乙烯三胺作为固化剂,在聚苯胺环氧树脂体系中引入石墨烯。通过改变石墨烯和聚苯胺的质量比,探究两者之间的协同防腐蚀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 SEM)观察到涂层表面石墨烯片层的存在,并测试了涂层的光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加入量的增加,涂层光泽和硬度提高,耐冲击性下降,附着力不变。通过塔菲尔曲线测试评估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石墨烯与聚苯胺在环氧树脂体系中质量比为 2∶1时,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腐蚀速率最低,防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