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绿茶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重要饮料,在亚洲很多国家广泛饮用并被认为对人体健康具有益处。绿茶酚类化合物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在食品工业中尤其在肉制品中应用十分广泛且意义重大,加入绿茶提取物产品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并且减少了加工和储存保藏期间因氧化反应造成的不良变化,从而延长了保质期。本文首先综述了绿茶中酚类化合物的组成,其次简述了酚类化合物发挥抗氧化活性的抗氧化机制以及其产生的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的潜在益处,最后阐述了酚类化合物在肉制品中起到抗氧化、抑菌、护色等作用,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2.
提取诺邓火腿抗氧化肽,经过Sephadex G-25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对各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清除·OH、清除DPPH自由基、螯合Fe~(2+))研究抗氧化活性;将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组分经葡聚糖凝胶G-15(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再次分离纯化,最后对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组分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对抗氧化肽进行测序鉴定。试验结果:诺邓火腿抗氧化肽经Sephadex G-25凝胶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后得到4个组分(A、B、C和D),其中组分C的抗氧化活性最强,质量浓度为1 mg/mL时,·OH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Fe~(2+)螯合率分别达到50.01%、48.32%和34.37%,与其他组分(A、B和D)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组分C经Sephadex G-15凝胶色谱分离纯化的5个组分(C_1、C_2、C_3、C_4和C_5),其中C_3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强,质量浓度为1 mg/m L时,·OH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螯合Fe~(2+)分别达到73.01%、51.21%和65.23%,与其他组分(C_1、C_2、C_4和C_5)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MALDI-TOF-MS对C_3组分抗氧化肽进行测序鉴定,得到抗氧化肽序列。  相似文献   
33.
以两年宣威火腿和金华火腿为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别对宣威火腿和金华火腿的皮下和肌内脂肪中游离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宣威火腿和金华火腿的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均检测出22种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脂肪酸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n9c)与亚油酸(C18:2n6c),且不同火腿及不同部位间的脂肪酸组成含量存在明显差异;金华火腿肌内及皮下脂肪中总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9.24、102.68 μg/mg,分别比宣威火腿高34.58%(p<0.05)、29.09%(p>0.05);宣威火腿和金华火腿肌内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皮下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金华火腿肌内、皮下游离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宣威火腿相应部位游离脂肪酸含量。  相似文献   
34.
钠盐的超量摄入是目前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由于肉品感官与质量安全等因素限制,肉品加工中简单减少或消除氯化钠的应用并不可行。本文主要对镁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镁盐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机理进行综述,探讨在肉制品加工中使用镁盐部分替代氯化钠的可行性,为新型低钠盐肉制品的开发与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研究了以宣威杂交猪后腿按传统工艺加工的宣威火腿在腌制前(24 h)、腌制结束(18 d)、风干结束(125 d)、成熟中期(250 d)、成熟结束(360 d)等5个阶段的股二头肌的蛋白质降解规律。也分析了组织蛋白酶在宣威火腿加工过程中的活性变化规律。研究显示,宣威火腿在各个阶段的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1533、1523、1402、1196与1018个,而组织蛋白酶B和L的潜在活力在火腿加工结束时的残余活力分别为腌制前的10.25%和8.56%。可见,肌肉蛋白质在宣威火腿加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降解情况,其中成熟中期到成熟结束阶段的蛋白降解更为突出,而组织蛋白酶B和L的潜在活力在加工过程中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6.
葡萄籽提取物对烤羊肉中杂环胺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0.05%VE,0.1%与0.5%葡萄籽提取物,0.1%与0.5%槲皮素分别添加于羊肉表面,在200℃下煎烤10 min,利用固相萃取-配备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烤羊肉中15种杂环胺的形成量,以探讨天然提取物对烤羊肉中杂环胺形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羊肉中共检测出10种杂环胺,其中极性杂环胺4种,非极性杂环胺6种,总量达51.68 ng/g。在极性杂环胺中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PhIP)的形成量较高,达10.50 ng/g;非极性杂环胺中9H-吡啶并[3,4-b]吲哚(Norharman)与1-甲基-9H-吡啶并[3,4-b]吲哚(Harman)的形成量较高,分别达19.66 ng/g与12.23 ng/g。烤羊肉中添加天然抗氧化剂只对极性杂环胺有抑制作用,其中添加0.5%葡萄籽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2-氨基-3甲基咪唑并[4,5-f]喹啉(IQ),2-氨基-3,8-二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MeIQx),2-氨基-3,4,8-三甲基咪唑并[4,5-f]喹喔啉(4,8-DiMeIQx)与PhIP 4种极性杂环胺的形成(P<0.05),其生成量分别减少36.65%,67.73%,35.63%与30%。天然抗氧化剂对烤羊肉中非极性杂环胺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究云南5种火腿水分分布与质构特性的差异及相关性。方法 以一年陈的宣威火腿、诺邓火腿、撒坝火腿、三川火腿和鹤庆火腿为原料,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MR,LF-NMR)与质地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分别测定不同地区火腿的水分分布与质构特性。结果 撒坝火腿的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横向弛豫时间(T2)分别为26.29 ms与151.13 ms,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火腿(P<0.05),5种火腿的不易流动水单位质量信号量(A22)均高于结合水(A21)和自由水(A23),其中撒坝火腿的A22为8857.97,显著高于其他4种火腿(P<0.05);宣威火腿的硬度、咀嚼性和内聚性在5种火腿中最高,而弹性和回复性在5种火腿中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5种火腿的不易流动水含量与回复性、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咀嚼性、内聚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自由水含量与弹性、回复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结合水含量与质构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表明不易流动水在5种火腿中占主要优势,其在5种火腿中的含量变化导致了火腿之间的质构特性差异,可以为火腿的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虎掌菌酶解前后产物的风味差异及其酶解工艺;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虎掌菌酶解工艺,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结合味觉活性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检测并筛选出对其滋味和香气有关键贡献的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香气化合物。结果表明,得到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15(m/V)、时间4.40 h、酶添加量0.40%、酶比例(木瓜蛋白酶:风味酶)1:1,水解度57.82%。共有11个游离氨基酸的TAV大于1,其中酶解使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4.68和14.45倍,增加了虎掌菌的鲜甜滋味;共鉴定出挥发性化合物103种,酶解前55种,酶解后71种,其中OAV≥1的酶解前13种、酶解后22种,包括芳樟醇、2-辛烯醇、1-辛烯-3-醇、愈创木酚和庚醛等;酶解前后的虎掌菌均以水果味、花香味、肥皂味、脂肪味、瓜香为主体,但是酶解产生了1-辛烯-3-醇(OAV=1726)增强了蘑菇香气。该研究为虎掌菌的风味研究提供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9.
目的 优化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条件对水产品中3种磺胺类药物和孔雀石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方法 分别参考农业部958号公告-12-2007和GB/T 20361-2006中的检测方法并作出相应的修改,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水产样品中3种磺胺类药物和孔雀石绿的残留量。结果 测定3种磺胺类药物的最佳条件为: 以0.1%磷酸和乙腈(3:1,V:V)为流动相, 流速为0.8 mL/min, 3种磺胺类药物的回收率为79.5%~87.9%。测定孔雀石绿的最佳条件为: 以乙腈和乙酸铵(4:1, V:V)为流动相、流速为0.6 mL/min, 孔雀石绿的回收率为86.0%~86.9%。2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0%。结论 2种检测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成本低、重复性较好等特点, 适用于批量水产品中3种磺胺类药和孔雀石绿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月龄、性别的云南剥隘鸡与河南肉鸡肌肉中不同胴体部位的肌苷酸含量。方法随机选取健康5月、7月龄左右的云南剥隘鸡、河南肉鸡,公母各10只,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待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不同月龄(5、7月龄)、性别及胴体部位(胸肌、腿肌)的云南剥隘鸡和河南肉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结果云南剥隘鸡、河南肉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分别为2.4374~3.3192 mg/g、2.2095~3.0220 mg/g;5月、7月龄的云南剥隘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月龄的河南肉鸡(P0.05);云南剥隘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高于同性别的河南肉鸡,其中2种品种的母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差距更显著(P0.05);云南剥隘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相同胴体部位的河南肉鸡(P0.05)。结论不同月龄、性别、胴体部位对2个品种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的差异性均产生显著影响,云南剥隘鸡肌肉中肌苷酸含量要高于相同条件下的河南肉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