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CT-GC/MS)联用技术,对动态顶空密闭循环吸附捕集的菠萝蜜果肉及果皮挥发物分别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菠萝蜜果皮与果肉挥发物中富含酯类化合物,果皮挥发物中的乙酸正丙酯和乙酸正己酯相对含量高于果肉中的,果肉挥发物中的异戊酸甲酯、戊酸丁酯、丁酸乙酯相对含量高于果皮挥发物中的,二者中的戊酸乙酯相对含量接近;二者中的其他酯和醇、羧酸(酐)、含氮及含硫类化合物均无共同成分;果皮挥发物中未检出而果肉挥发物中检出的化合物类型还有醛、醚、萜烯类。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了吸附剂种类、用量、脱色时间、脱色温度以及溶剂等条件对漆蜡脱色效果的影响 ,得出了较佳的陈漆蜡脱色方案 :用活性白土做吸附剂 ,温度 80℃ ,时间 30min ,重复脱色 3次 ,可得到浅色漆蜡  相似文献   
14.
5%印楝素微乳剂的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一种水基化的印楝素农药制剂.按照自创印楝素微乳剂的制备工艺和微乳剂技术指标控制实验的要求,进行配方筛选实验,结果确定出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印楝素原粉5%,乙酸乙酯2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20%,丙三醇0.5%,甲醛0.05%,去离子水54.45%.通过对该配方产品的验证实验,即经低温稳定性、抗冻、乳液稳定性等实验,检验产品的合格性,结果显示5%印楝素微乳剂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微乳剂质量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表明该配方可行.  相似文献   
15.
采用微波辐射、超声波强化和快速搅拌三种辅助方法从印楝种仁粉中提取印楝油和印楝素。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搅拌法印楝油、二氯甲烷粗提物、印楝素A和印楝素B的提取率均高于微波辐射法和超声波强化法,具有明显的提取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干燥方法对辣木叶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使用微波、红外线、冷冻、烘干、晒干和阴干六种方法干燥辣木叶,根据辣木叶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的变化,研究干燥方法对辣木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辣木叶各种干燥方法中,对辣木叶外观影响最小的是冷冻干燥方法。不同干燥方法对辣木叶矿物质元素、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影响较小,微波法和红外线干燥法,对VC、vE和VB2含量破坏最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辣木油脱色最佳工艺条件,即脱色剂用量:9%,脱色时间:30min,脱色温度:85℃。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选条件脱色效果显著,辣木油颜色脱除率高,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辣木籽油食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D大鼠和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30 d喂养试验,研究辣木籽油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动物有明显中毒症状与死亡;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当喂食含有6%、12%辣木籽油饲料的雌、雄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喂食含有12%辣木籽油饲料的雄性大鼠的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他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辣木籽油是安全无毒的可食用油脂。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本世纪中叶以来用于松香歧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情况,对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做了评价和比较  相似文献   
20.
快速萃取法提取印楝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有琼  段琼芬  李晓升 《农药》2007,46(2):110-111,120
采用单因素多水平实验找到快速萃取法提取印楝素的较好实验条件区间,用正交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优选出快速萃取法提取印楝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印楝种子和萃取溶剂甲醇之间的物料比1:1.0(W/V);每次萃取时的搅拌时间7min;萃取次数4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