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2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用微波法制备锰(Mn)掺杂的碳包覆硅酸亚铁锂(Li2 FeSiO4)复合正极材料,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和交流阻抗等测试,研究锰掺杂量(x)对Li2 Fe1-xMnxSiO4/C(x:0、0.05、0.10、0.15、0.20和0.25)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制备的材料直径约为50~100 nm,颗粒分散均匀.以C/16在1.5 ~ 4.5 V循环,x=0.10的材料Li2 Fe0.90 Mn0.10SiO4/C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13.38 mAh/g.  相似文献   
42.
王亚萍 《电器评介》2013,(12):39-39
分析了风电系统中典型的两种风电机组接入电网后,风电场机端电压与系统电压失稳的机理,并对影响风电系统电压稳定的因素做了介绍;最后概括了通过无功补偿可以提高风电系统的电压稳定。  相似文献   
43.
王亚萍 《电器评介》2013,(16):27-27
本文通过分析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容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通过当前线路负荷来计算已接入电动汽车数量和可另接入电动汽车数量的方法,为以后电动汽车规模化运行和充电站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为了准确理解和利用新标准,介绍了GB/T 28011《鞋类勾心》国家推荐性标准的制修订背景,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并解读了新旧标准在产品技术要求、检验项目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差异。重点阐述了标准制修订的内容和依据,为国内相关检测机构和生产销售企业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准确判定产品质量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制备并评价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ETEC)标准物质。方法 分别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MALDI-TOF MS)、生化、16 s RNA基因序列测定三种方法确认菌株种属。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600个ETEC标准样品(103CFU/样品);从中随机抽取20个进行均匀性检验;模拟25℃和37℃的运输温度测试样品的运输稳定性,同时在4℃和-20℃的条件下进行保藏稳定性检验。组织3家实验室对样品进行协同验证。最后选择20件食品基质来验证样品的使用效果。结果 生化、MALDI-TOF MS、16 s RNA基因序列鉴定CMCC(B)43208为大肠埃希氏菌,lt、stp、sth基因确认其为ETEC。均匀性检验中,单因素方差分析得F=1.48,小于FINV(0.05,19,20)。稳定性检验中,在25℃和37℃保藏7 d后结果为103CFU/样品,在-20℃保藏60 d和4℃保存28 d后结果为103CFU/样品。协同标定实验中,3家实验室检测样品中菌株均为ETEC(103CFU/标准样品)。使用效果评价中,ETEC标准样品加入20种食品基质后均可检出,而本底对照均未检出。结论 本实验制备的...  相似文献   
46.
目的 为满足实验室酵母菌日常检验质量控制需求及实验室间比对,制备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用标准物质。方法 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及ITS位点测序对研究用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确认后,刮取适宜菌苔于保护剂中混匀后冻干,制备104 CFU/样品浓度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003等标准要求进行均匀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将样品放于25 ℃和37 ℃及-20 ℃、4 ℃条件下,分别进行运输稳定性检验及储存稳定性检验。依据国家标准GB 4789.15,将研制的本标准物质加入7类食品基质共20件样品中进行检验,验证真实食品样品中适用性。组织3家实验室,对本标准物质进行协作标定。结果CMCC98025经生化鉴定为解脂耶氏酵母菌,准确度为93%;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为解脂耶氏酵母,分数为2.012;ITS位点测序结果与NCBI Genbank中已有序列比对,匹配最优结果为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Accession number :CP061015.1;Query Cover:95%;Ident:100%)。均匀性测试结果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单因子方差分析计算F0.05(19,20)=2.137,F值为1.697,F<F0.05,符合均匀性要求。25 ℃及37 ℃培养箱中放置7天,标准物质中菌含量仍保持在104 CFU/样品,可保持稳定。标准物质于4 ℃储存28天及-20 ℃储存90天,菌含量为104 CFU/样品,复苏率均在91%以上,说明4 ℃放置较短时间及-20 ℃放置较长时间样品稳定。7类食品样品基质中加入本标准物质后进行检验,均可检出,回收率为81.3%。经三家实验室协作标定,本标准物质平均浓度为2.0~3.0×104 CFU/样品。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解脂耶氏酵母菌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真实食品样品中应用验证及协作标定结果均符合要求,可应用于食品中解脂耶氏酵母菌定性检验,今后可作为实验室日常检验工作的阳性对照质控样品,也可作为实验室间比对样品发放,以保障日常检验工作结果可靠性,进一步提升检验机构人员的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47.
薄壳山核桃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优化薄壳山核桃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以薄壳山核桃仁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油脂,筛选出水酶法提油的适宜酶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研究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对薄壳山核桃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水酶法、压榨法和溶剂浸提法3种方法制取的薄壳山核桃油的品质。结果表明:蛋白酶为适宜的酶制剂;水酶法提取薄壳山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4、加酶量2.5%、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2.0 h、酶解pH 8,在此条件下薄壳山核桃油提取率为68.44%;薄壳山核桃油中含有7种主要脂肪酸,分别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花生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且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油酸含量高达70%以上,亚油酸含量在15%以上。3种制油方法中,水酶法制取的薄壳山核桃油具有较高的油酸、生育酚、总酚、β-谷甾醇和角鲨烯含量,油脂品质最好。水酶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桃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8.
不同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水酶法、压榨法和浸出法3种制油方法对油茶籽油酸值、过氧化值以及VE、β-胡萝卜素、多酚、磷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制油方法中,水酶法制取的油脂(水酶油)酸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制油方法(P<0.05).3种制油方法所得油脂过氧化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以压榨法制取的油脂(压榨油)为最高,水酶油最低.VE、β-胡萝卜素含量以水酶油中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压榨油和浸出油(P<0.05).多酚及磷脂含量以压榨油最高,水酶油最低,仅为4.12 μg/g和2.87 μg/g,显著低于压榨油和浸出油(P<0.05).  相似文献   
49.
王亚萍  白子竹  韩军 《中国皮革》2022,(10):67-70+79
探究了鞋面用拒水拒油棉织物在洗涤过程中物理性能的保持情况。测试了不同洗涤次数后织物的拒水性能、拒油性能、折痕回复角、耐磨性能、断裂强力等性能,对拒水拒油织物在洗涤过程中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鞋面用拒水拒油棉织物的拒水性能、拒油性能随洗涤次数的增加而降低;耐磨性能和透湿性能随洗涤次数增加而增强,洗涤15次后两种性能均减弱;折痕回复角、透气性随洗涤次数增加而降低,洗涤15次后透气率提升;织物单位面积质量、断裂强力、撕破强力、抗紫外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为探讨并联机床结构刚度对并联机床性能的影响,在并联机床刀具顶点受力相同的情况下,利用AN SYS软件对三种并联机床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了静刚度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三种结构的位移变形、最大应力和动平台的最大位移变形。经过分析比较,认为交叉结构是并联机床比较理想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