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是由葡萄糖醛酸和乙酰半乳糖胺交替连接的带负电荷的线性大分子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包括修复关节软骨、抗氧化、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及抗肿瘤等,但CS的高分子量限制了其很多功能的有效发挥。软骨素裂解酶(chondroitinase,Chase)作为一类降解CS的裂解酶,可裂解CS产生低分子量CS,从而有效克服CS生物利用率低的缺点。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简要介绍了CS和低分子量CS的生物活性,阐述了Chase裂解CS的催化机制,系统梳理了Chase的种类和来源、发酵生产和表征以及重组表达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深入理解低分子量CS和Chase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促进Chase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市场上含有鲟鱼皮二肽基肽酶-IV (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肽咀嚼片的相关产品较少的问题,采用湿法造粒技术和模糊数学法分析方法及单因素实验、响应面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咀嚼片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咀嚼片最优配方为肽粉添加量46.52%,木糖醇添加量23.94%,CMC-Na添加量7.88%,硬脂酸镁添加量7.00%,奶粉及微晶纤维素添加量分别为10%与4.66%;在转台速度20 r/min,充填深度11 mm,充填压力28 kN,原料粒度350目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咀嚼片硬度适中,表面光滑且色泽均匀,模糊数学分析法综合得分为69.75分。本研究通过辅助加料配合湿法造粒技术,对鲟鱼皮DPP-IV抑制肽咀嚼片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旨在为咀嚼片产品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尚楠  刘丽莎  旭日花  武瑞赟 《食品科学》2010,31(23):300-304
为探讨双歧杆菌RH 菌株对肠道菌群平衡失调的修复功能,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考察双歧杆菌活菌(LB)、菌体破碎物(CE)及发酵上清液(FS)3 种处理物灌胃由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失调模型小鼠后对其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产气荚膜梭菌、肠球菌、肠杆菌和拟杆菌6 大类主要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3 种处理物均可使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极显著增加(P < 0.01),产气荚膜梭菌和肠球菌数量显著降低(P < 0.05 和P < 0.01),并能使肠杆菌和拟杆菌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说明该双歧杆菌LB、CE 和FS 均可起到修复、调节小鼠肠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钠盐替代物复合配方对萨拉米香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钠盐替代物复合配方将萨拉米香肠的氯化钠添加量降低至正常值的72%,并通过与正常组及低盐组(氯化钠添加量为正常值的72%)香肠进行对比,研究钠盐替代物复合配方对萨拉米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盐配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降盐导致的萨拉米香肠pH值、水分含量、色差、质构及感官问题,并且发酵期结束时(3 d),复合盐组pH值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乳酸菌数量明显高于正常组,而成熟期结束时(43 d),乳酸菌数仍明显高于正常组,葡萄球菌数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说明复合盐配方的使用对发酵剂中微生物的生长存在积极影响。因此,将钠盐替代物复合配方应用于低盐萨拉米香肠制备可以加速发酵,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类植物乳杆菌L-ZS9生物被膜态的黏附能力及形成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蕾  武瑞赟  李军  李平兰 《食品科学》2016,37(15):135-143
旨在探究生物被膜态类植物乳杆菌L-ZS9的黏附能力,并确定影响其形成的主要因素。通过体外黏附实验,比较L-ZS9浮游与生物被膜两种状态下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被膜态L-ZS9黏附率为浮游态的1.5 倍,且黏附相关基因fbb、ropN和rrf2均上调表达,显示了被膜态的黏附优势。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考察了培养时间、温度、营养物质、蛋白酶、群体感应自诱导信号分子(autoinducer-2,AI-2)对L-ZS9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L-ZS9于37 ℃培养36 h被膜形成量最多,维持营养物质充足有利于被膜的形成,各营养物质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低pH值和胆盐会破坏已经形成的生物被膜;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不仅抑制初始被膜的形成,且可以破坏成熟的被膜;体积分数0.5%的信号分子AI-2对被膜形成的促进作用最强,并可缓解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物被膜是大多数细菌在自然状态下的一种生长方式,使菌体具有浮游态时不具有的优势。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该系统是细菌依赖于群体密度而调控其生理行为的一种机制。其中LuxS/2型自诱导物(autoinducer 2,AI-2)群体感应系统又称种间群体感应系统,广泛存在于G+及G-菌中。其信号分子AI-2被认为是种间通用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多种细菌的生物被膜。此外,目前已发现多种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它们可以影响许多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目前研究人员已开始致力于揭示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生物被膜形成的分子机制,这对于进一步理解LuxS/AI-2型群体感应系统与生物被膜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氨基酸组成、矿物质含量、维生素和卵磷脂含量等角度分析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和马苏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masou)鱼籽的基本营养组成,并通过构建胰岛素抵抗HepG2肝细胞模型,以葡萄糖吸收水平为指标,研究马苏大马哈鱼籽来源的卵磷脂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马...  相似文献   
18.
为从鲟鱼皮中分离提取出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活性肽,以鲟鱼皮胶原蛋白为主要材料,利用蛋白酶进行酶解,以DPP-IV抑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鲟鱼鱼皮中DPP-IV抑制肽的制备工艺条件,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料液比1∶100(g/mL)、pH?6.12、加酶量10?170.35?U/g、酶解时间12.12?h。在此基础上,通过超滤、凝胶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多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后具有DPP-IV抑制活性肽氨基酸组成为:甘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赖氨酸(GPSGLDGAK),IC50值可达(61.27±1.16)μmol/L。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鲟鱼皮生产新型的生物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