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工业技术   154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针对悬臂梁微小缺陷难以直接从模态振型进行有效识别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平稳小波变换的悬臂梁微小缺陷检测方法。通过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悬臂梁进行建模和模态分析,得到了悬臂梁的模态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利用平稳小波变换对悬臂梁模态振型进行正交分解以得到平稳小波变换的近似系数(含模态振型的低频信号成份)和细节系数(含模态振型的高频信号成份)。最后,从平稳小波变换细节系数中提取了悬臂梁的微弱缺陷信息,实现了悬臂梁微小缺陷的有效定位和检测。从有限元模拟和平稳小波变换的结果可知,悬臂梁不同位置缺陷的前四阶细节系数都可以有效用于微小缺陷的定位。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在结构缺陷萌生之初就可以有效识别缺陷的存在,避免结构灾难事故的发生,可推荐用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2.
欧阳平  邢晓晨  张贤明  陈凌 《应用化工》2015,(2):344-348,354
从人类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和工业材料日益苛刻的应用条件出发,综述了抗氧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天然产物、高分子、食品、医药、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不同领域抗氧剂向环保、无毒、多功能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从油中水分检测方法的角度,论述了蒸馏法、卡尔费休法、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介电常数法以及电阻法的应用现状和特点,为了更好的实现对润滑油中水分的检测,各检测方法应该加强对样品和环境因素的控制,基于检测方法的传感器和检测设备研究和在线监测系统和仪器的连接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正>0引言烟气脱硝是水泥生产中重要的环保措施,根据GB 4915—2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1],自2015年7月1日起所有水泥企业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400mg/m3(标态,下同)、氨排放限值为10mg/m3。目前主流脱硝技术为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工艺(SNCR),还原剂为氨水。脱硝装置一般都实现了DCS控制,但PID自动控制效果较差,导致大多数企  相似文献   
105.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压力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研究了突出过程中瓦斯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突出过程中瓦斯对煤体的破坏作用。研究发现:应力和瓦斯压力达到一定梯度才能引起煤与瓦斯突出,突出的发动明显滞后于卸压过程;突出发生时,瓦斯压力的变化有明显的规律性,瓦斯压力变化形态呈现出突然降低、快速升高并波动、达到波动峰值后逐渐降低,瓦斯压力的变化形态与突出发展的演化过程有较好的对应性;压出与突出过程中的瓦斯压力变化形态有显著差异。煤体在应力和瓦斯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剪切和拉伸破坏,靠近卸压口处的煤体层裂破坏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6.
通过研究新型荧光材料2-(2-溴-5-乙烯-噻吩)-8-羟基喹啉锌(BTHQZn)的电致发光特性,发现BTHQZn具有良好的电致发光特性和空穴传输特性,利用此特性制备了掺杂型有机电致黄光器件,结构为ITO/2T-NATA(30nm)/CBP∶5%Ir(ppy)3∶10%BTHQZn(20nm)/Alq3(50nm)/LiF(0.5nm)/Al,器件在12V时实现了黄绿光发射,最大发光亮度为4552cd/m2,色坐标为(0.3954,0.4976),在11V电压下的最大发光效率为2.82cd/A。  相似文献   
107.
CDM机制与填埋气回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填埋气回收利用项目申请清洁发展机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描述了申请清洁发展机制(CDM)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或制定自有的类似的市场机制,引导国内填埋场自发主动地回收利用填埋气,以提高填埋场的管理运营能力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分别采用热缩聚法和水热法合成了g-C3N4和In2S3,再用简单的机械研磨工艺制备出了In2S3/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In2S3/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形貌、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四环素(TC)来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研磨比例为1∶4(摩尔比)的In2S3/g-C3N4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在氙灯下TC的光降解表观速率常数是0.025 1 min-1,分别是In2S3和g-C3N4的2.9倍和1.6倍,在自然光下TC的光降解表观速率常数是0.010 4 min-1,分别是In2S3和g-C3N4的2.6倍和1.4倍。In2S3/g-C3N4复合光催化剂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归功于载流子的高效迁移和分离以及增强的光吸收能力。本研究为设计和开发用于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提供了一条有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9.
物料预处理对苦荞麦中总黄酮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物料粒度、扰动、烘烤和紫外线处理对乙醇 -水回流热提苦荞麦中总黄酮的影响 ,并由计算机进行了拟合。试验发现 :物料 80℃烘烤 4h过 6 0目筛 ,再经紫外线照射 90min后 ,提取 1次 ,总黄酮得率便可达 4 32 9% ;扰动因素对提取无太大影响 ;从而证明物料预处理对苦荞麦中总黄酮的提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提出一种城配网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构建安全性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包含了短路容量比、N-1越限数、重载变压器比例和电压越限率等4个子目标,然后基于不同运行方式的运行数据采用拟态物理学优化算法对指标值进行优化,最后采用组合赋权法量化计算安全性综合评价值和安全排名。以某城配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作为仿真算例,首先验证了所提算法的计算性能,收敛速度最快约为28步,迭代结果也最小,安全性最好;然后实现了对不同城配网的安全性评价,EZ网安全性最好,AP网安全性最差,对城配网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