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聚氨甲酰基磺酸钠(PCS)属阴离子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由脱环法测得其cmc为9.11×10-4mol/L,γcmc为46mN/m;由电导法测得cmc为8.99×10-4mol/L。PCS对羊毛纤维有一定的渗透作用,渗透力与溶液pH值和温度基本无关。PCS与磷酸三丁酯复配后,渗透性增强,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2.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的聚乙二醇为原料、十六醇为封端剂,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50000范围内的一系列两亲性脂肪族聚氨酯.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凝胶渗透色谱-光散射联用仪(GPC-LS)、高级旋转流变仪对两亲性聚氨酯的结构及其水分散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43.
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聚法制备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试验表明,影响其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改性方法,扩链剂,交联剂的品种和用量,异氰酸酯指数。  相似文献   
44.
SBS/MMA—BA接技贴塑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用MMA和BA为接枝单体,对SBS进行溶液接枝共聚改性,并配合增粘树脂制备了贴塑胶。探讨了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庆温度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阐述了溶剂和增粘树脂的选用原则。试验结果表明,该胶对纸/BOPP的复合具有良好的粘接强度。  相似文献   
45.
以聚乙烯醇(PVA)和合成硅酸镁锂为原料,采用溶液插层-流延成膜法制备了不同合成硅酸镁锂含量的PVA/合成硅酸镁锂纳米复合膜,并对PVA/合成硅酸镁锂纳米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6%(wt,质量分数)合成硅酸镁锂含量制得的PVA/合成硅酸镁锂纳米复合膜,结晶熔融温度达到253.1℃,平衡溶胀比为2.6,拉伸强度最大达到78MPa、断裂伸长率达到100%,耐水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6.
47.
介绍了一种乙烯基乳液-异氰酸酯木材胶粘剂,探讨了配方中主要成分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该胶具有良好的胶接性、耐水性。  相似文献   
48.
高强度、高模量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微晶取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X射线衍射研究了高强度(T系列)与高模量(M系列)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两类碳纤维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1)高模量碳纤维的晶胞尺寸较接近于石墨结构;(2)高模量碳纤维的晶粒尺寸和取向度大于高强度碳纤维;(3)高模量碳纤维的二维层状堆砌比高强度碳纤维排列规整,并存在两种不同晶胞尺寸的六方晶系石墨结构。取向度增大,使晶粒尺寸增大,层状堆砌趋于规整,有利于提高拉伸模量。存在适度的层状紊乱堆砌和不完善微晶以及缺陷,有利于提高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49.
50.
粒径为1~1 000 nm的智能纳米水凝胶是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的智能聚合物纳米材料。介绍了制备智能纳米水凝胶的4种方法:沉淀聚合/交联法、反相乳液聚合/交联法、自组装/交联法和微模板成型/交联法,评述了这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论述了温度、pH、光、磁场和分子识别等单刺激响应性智能纳米水凝胶以及多重刺激响应性智能纳米水凝胶的研究进展情况;最后简单介绍了智能纳米水凝胶在药物输送与可控释放、医学诊断、生物传感器、智能微反应器和吸附与分离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