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菲律宾蛤仔中过敏原的情况,对其主要过敏原进行鉴定和分子克隆。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印迹验证原肌球蛋白,双向电泳对蛋白等电点进一步确定。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蛋白的热性能测定以及蛋白克隆和测序来分析原肌球蛋白。结果菲律宾蛤仔原肌球蛋白的分子量在37 k Da左右,等电点为5.1,热稳定性较强。原肌球蛋白的基因序列全长为855 bp,编码284个氨基酸,对序列进行同源对比,相似性较高。结论本实验证实了原肌球蛋白为菲律宾蛤仔的过敏原,为认识菲律宾蛤仔过敏原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发光细菌进行褐牙鲆中氯霉素残留快速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青岛近海分离鉴定出1株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leiognathi)YL,发光性质及其发光规律曲线的测定表明,鳆发光杆菌发光规律稳定,持续发光时间长,发光强度大。各种抗生素的抑菌圈试验得出,鳆发光杆菌YL对氨零素最敏感。在浓度0~1.0μg/L,氯霉素的浓度与鳆发光杆菌的抑制发光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氯霉素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它族抗生素的干扰。褐牙鲆加标回收试验中,鳆发光杆菌检测氯霉素残留的方法检出限为0.14μg/kg。  相似文献   
13.
利用鳕鱼皮、鲽鱼皮、马哈鱼皮、鱼骨作为原料,分别用化学方法和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并对提取的胶原蛋白的性质、各种原料的前处理时间和提取率进行了比较,同时用鲤鱼鳞、猪骨为对照.结果发现酶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纯度高,灰分少;鳕鱼皮、鲽鱼皮胶原蛋白提取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鳕鱼骨与猪骨、鲤鱼鳞一样可以进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PVM与网络并行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散耦合的异构型并行处理系统近年来又有较大的发展,这种只能支持粗粒度并行的计算环境,由于通讯硬件的更新和软件环境的开发,其性能已经能够与某些MPP机相媲美,因而形成并行处理领域一个强有力的分支-网络计算,本文围绕PVM,讨论网络计算的软件环境,概述其特色和发展,并与其它基于消息传递的软件环境相比较,最后预测PVM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在Transputer网络上并行计算五层数值预报模式的一个方案:用一个Transputer芯片完成一层的计算量,最大限度地缩小层间数据交换,试验结果的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林洪 《机电技术》2011,34(5):137-138,142
介绍了船舶主机及轴系校中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点,难点和注意事项。所介绍的主机及轴系校中的通用工艺过程,可供大部分船型主机及轴系校中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林洪  王敏 《计算机科学》1996,23(2):7-10
并行程序的指称描述的基本技术的“再继续(Resumption)”,用以描述异步并发进程中命令的可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探究四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丙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氰戊菊酯)对斑马鱼神经毒性的作用,并与大鼠毒性结果进行比较,以期为斑马鱼在食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四种农药采用静态暴露方法,分析其在高中低三种剂量下对斑马鱼幼鱼的形态、神经行为的影响;同时以活性氧(Reactive oxygen,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为指标,研究各农药在高中低剂量下对斑马鱼幼鱼神经化学的影响。结果 四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对斑马鱼幼鱼造成了体长变短、脊柱弯曲等形态变化;除丙烯菊酯外,其他三种农药均使斑马鱼幼鱼出现显著的运动活性降低趋势;在神经化学方面,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四种农药随着浓度增加均使斑马鱼幼鱼体内的AchE活性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升高;但四种农药对ROS活性变化各有差异:溴氰菊酯与高效氯氰菊酯对斑马鱼幼鱼的ROS影响无显著性差异,而丙烯菊酯和顺式氰戊菊酯在高中剂量下均可导致斑马鱼幼鱼ROS显著增加。结论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斑马鱼幼鱼产生了显著的神经毒性作用,首次发现形态变化和AchE活性的变化与大鼠相关结果体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有望替代大鼠用于更加简便快捷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其余指标与大鼠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可能与两者生物学特性的差别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