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3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加速溶剂萃取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速溶剂萃取(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方法。ASE具有比传统萃取方法耗时短、使用溶剂量低、自动化高的优势,现已成为较好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之一。文章介绍了加速溶剂萃取的原理、影响因素、操作方法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直接浸渍冷冻过程中溶质在对虾中渗透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直接浸渍冻结过程中,溶质渗透是影响直接浸渍冻结应用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建立明胶模型,研究直接浸渍过程中不同溶质的渗透模型及规律,并对对虾中的溶质渗透规律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溶质中的甜菜碱、丙二醇及氯化钠在明胶模型中的渗透深度分别为0.2 cm、0.35 cm及0.4 cm,渗透量分别为4.35±0.12 mg/g、6.15±0.12 mg/g、11.73±0.18 mg/g;在对虾中的渗透深度分别为0.25 cm、0.31 cm、0.35 cm,渗透量分别为0.86±0.07 mg/g、1.53±0.11 mg/g、1.67±0.08 mg/g。通过对直接浸渍冻结过程溶质的变化进行回归分析,溶质的渗透规律可用回归模型进行表达,并且甜菜碱、丙二醇及氯化钠在对虾中的渗透变化趋势与明胶模型相对一致,前5 min内,甜菜碱、丙二醇、氯化钠扩散速率较大,几乎呈直线增加,6 min后,扩散速率减慢。根据所建立的传质模型,甜菜碱、丙二醇、氯化钠在明胶的平均扩散系数分别为4.16×10-7m2/s、1.27×10-6m2/s、1.66×10-6m2/s,在对虾中的平均扩散系数分别为2.34×10-7m2/s、9.36×10-7m2/s、1.36×10-6m2/s。  相似文献   
53.
实验通过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研究了养殖鲟鱼籽酱在冷藏条件(0℃)下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鲟鱼籽酱脂肪总体组成为:23.03%饱和脂肪酸(SFA),33.6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33.0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富含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如EPA(二十碳五烯酸,C20∶5(n-3))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营养价值非常高。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升高,不饱和脂肪酸(UFA=MUFA+PUFA)含量显著降低,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明显(p<0.05),由此表明,仅低温冷藏不能保持鱼籽酱的脂肪酸营养品质。此外,在鲟鱼籽酱贮藏3月后,MUFA和PUFA出现显著性减少,且到贮藏5月时,分别从3月时的36.79、32.43降到34.83、31.86。由此可初步认定为35个月为鲟鱼籽酱冷藏时质量控制的关键时间段。   相似文献   
54.
海洋动物多糖是一种天然的活性多糖,因其独特的结构和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抗凝血、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海洋动物多糖种类、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方法、生理调节功能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海洋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采用不同的气体组成A(50%CO2/10%O2/40%N2)、B(60%CO2/10%O2/30%N2)、C(70%CO2/10%O2/20%N2)和空气(对照)分别包装鲜罗非鱼片,在-0.5±0.2℃贮藏,研究不同CO2比例气调包装在冰温贮藏条件下对鲜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罗非鱼的冰点在-0.8~-0.9℃之间,贮藏7d以后,与对照相比,气调包装能显著抑制产品细菌菌落总数和嗜冷菌数的增长(p<0.05)。在冰温贮藏期间,气调包装样品的肉汁渗出率要高于对照产品,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四组样品的TVB-N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贮藏10d以后,对照的TVB-N值开始高于三种气调包装样品;包装方式对产品pH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照的pH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基本呈上升趋势,四种处理的罗非鱼片在整个贮藏期间TBA值几乎都没有变化。三组CO2比例气调包装样品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冰温条件下,气调包装处理能明显延长鲜罗非鱼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56.
从鲭鱼体内分离7 株生物胺产生菌,其中3 株菌可以产生色胺,4 株菌可以产生2-苯乙胺,4 株菌可以产生腐胺,1 株菌可以产生尸胺,3 株菌可以产生组胺,1 株菌可以产生酪胺。组胺生成量较高的No.1菌株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及菌种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极有可能为侵肺巴斯德氏菌,可信度为99.9%。  相似文献   
57.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分别检测未经添加剂处理的鲟鱼籽酱、添加0.5‰山梨酸钾和0.2‰抗坏血酸的鲟鱼籽酱(A1组),添加0.5‰山梨酸钾、0.2‰抗坏血酸和0.2‰乳酸链球菌素(Nisin)的鲟鱼籽酱(A2组),添加0.5‰山梨酸钾、0.2‰抗坏血酸和0.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鲟鱼籽酱(A3组),在0℃冷藏时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经NIST 05a.L和NIST 05.l谱库数据库检索,确定其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初始鲟鱼籽酱检测出46种挥发性成分,醛类物质作为主要气味贡献组分,其中壬醛、己醛、辛醛和庚醛含量较高,另外,一定含量的D-柠檬烯、长叶烯和石竹烯可能赋予新鲜鲟鱼籽酱独特的柠檬香、木香等清新气味。3组复合添加剂的使用,都有利于防止在贮藏过程中鱼籽酱挥发性物质的流失,减少了酮类和醇类物质的变化。其中,A2组中,山梨酸钾、抗坏血酸和Nisin的添加促进了贮藏3个月后鱼籽酱中醛类物质的还原反应,导致醛类物质的大量减少,酯类物质的大量增加。最后,在贮藏期间醛类物质的变化,显示A1组和A3组复合防腐剂的处理促使鲟鱼籽酱具有更浓的腥味、青草味。  相似文献   
58.
通过分析脆肉鲩在冷藏过程中质构、a*值、高铁肌红蛋白、脂肪氧化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处理下a*值和高铁肌红蛋白的变化,探讨冷藏过程中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a*值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肌红蛋白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和TBA值显著性负相关。通过D-最优设计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肌肽、VC和烟酰胺复配对肌肉暗色肉颜色影响明显,肌肽的作用最大,8mmol/L的肌肽与0.04%的VC和0.02%的烟酰胺的复配效果最好。该复配能减慢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而具有较高的a*值。进一步揭示脆肉鲩暗色肉中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呈显著的负相关,可用a*值对暗色肉冷藏过程中颜色的改变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9.
建立了鲣鱼中精胺、亚精胺、酪胺、色胺、组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8种生物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方法。样品依次使用0.2%(体积分数)酸化乙腈和二氯甲烷提取除杂,随后经C18色谱柱进行分离,采用甲醇和0.5%(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通过电喷雾正离子(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扫描,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模式下获得质谱数据,并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8种生物胺可在6 min内分离,且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性系数R为0.995 6~0.999 6,检出限为75~150μg/kg,定量限为250~500μg/kg,样品平均回收率为82%~113%,相对标准偏差为2.3%~9.7%。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回收率和精密度,适用于鲣鱼中生物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60.
本实验以鲟鱼加工下脚料为原料,研究酶法提取鲟鱼鱼油的工艺条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鱼油提取质量的影响,对3 种抗氧化剂在鱼油提取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量0.6%,水解时间2h,水解温度40℃,pH7,该工艺条件对鲟鱼内脏鱼油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氨法、钾法和蒸煮法,提取鱼油的过氧化值略高于氨法和钾法,但低于蒸煮法。TBHQ、VC、茶多酚三种抗氧化剂对鱼油抗氧化作用以TBHQ 效果最好。应用本法从鲟鱼肚及鲟鱼内脏提取的鱼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与咸海卡拉白鱼接近,明显高于淡水养殖鱼类,是加工鱼油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