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作为生物体中的一类基本生物大分子,DNA是离子辐射引致生物效应的关钆靶分子。双链断裂(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非重接性的DSB则被认为是细胞杀伤效应的最重要的损伤。在辐射损伤过程中,射线品质、剂量以及生物体的辐射敏感性等对生物体的损伤程度都有重要影响,已有很多涉及这些方面的报道。DNA浓度可能也是影响辐射致DNA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DNA是生物体中一类最基本的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电离辐射引致细胞杀伤或转化的主要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损伤,如碱基变化、糖基损伤、单链和双链断裂(DSB)以及DNA和蛋白质的交联等。其中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非重接性的DSB则被认为是  相似文献   
33.
为消除HI 13串列加速器由于升级改造可能引起的分析磁铁常数K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利用共振核反应12C(p,α0)9B对常数K进行了重新刻度。重新刻度的K为(43.5282±0.0007)eV•Hz-2,较原始刻度值降低了0.652%,能量分辨为ΔE/E=(1.56±0.25)×10-4,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34.
分别利用241Am放射源和HI-13串列加速器产生的α粒子和7Li离子来模拟硼中子俘获治疗中的核反应产物,对DNA水溶液进行辐照,然后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DNA碎片进行观测,最后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获取DNA碎片长度、DNA形态的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DNA碎片的平均长度随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线性和开环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随着剂量的增大逐渐增多;7Li离子比α粒子具有更强的相对生物学效应。   相似文献   
35.
简述了比值计量系统的原理及其几种典型的结构形式,介绍了计量泵作为执行元件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了该系统的输出特性,并给出了高压过程下的系统输出特性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36.
DNA是生物体中一类最基本的大分子,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也是电离辐射引致细胞杀伤或转化的主要靶分子。电离辐射可引起多种类型的损伤,如碱基变化、糖基损伤、单链和双链断裂(DSB)以及DNA和蛋白质的交联等。其中DSB是辐射所致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非重接性的DSB则被认为是细胞杀伤效应的最重要的损伤。  相似文献   
37.
电离辐射的直接和间接作用(自由基)可引起DNA分子的碱基损伤、链断裂(包括单链和双链断裂)和交联等多种损伤。其中,双链断裂(DSB)是辐射引起的各种生物效应中最重要的原初损伤。在液态环境下,辐射诱导产生的自由基可能是单链和双链断裂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建立适当的体外模式系统来研究自由基诱导单链和双链断裂的反应动力学是十分必要的。本实验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开展了重离子辐射中直接和间接作用致DNA链断裂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8.
棉短绒作为军需民用的重要工业原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广泛的用途。棉籽剥绒在整个籽棉加工过程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它是轧花后不可缺少的一个工序,同时也是我们棉花加工厂增加资金积累的主要来源。我们新疆的棉短绒生产从八十年代初起步,由于没有稳固的市场,产量很不稳定,所以发展较慢,至目前方具一定的规模。产量从1985年的228吨,增加到1995年的3万余吨。1985年至1987年三年由自治区计委配额补贴拨专项资金用于扶植棉短绒生产的基础建设,同时自治区供销社、棉麻公司也不断地为开拓棉短绒生产积极筹措资金。十年共发放棉短绒生产…  相似文献   
39.
正确地采用配棉工艺和方式,是决定棉花加工生产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一个棉花加工厂而言,如果其设计生产能力和加工周期确定以后,所要选用的设备同时也相应定型。在设备运行满足生产及质量要求的条件下,是否使设备达到预期的生产率,其配棉工艺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了。因为在生产中由于配棉采用的工艺不合理,经常会出现给轧花机供棉不足空车运转,或是多台轧花机中的有配棉过剩而又有其中几台轧花机的储棉箱中没有棉花等现象。从而造成动力消耗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无保证等弊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目前所采用的轧花配棉工艺大致可分为气流配棉和机械(螺旋输送器)配棉二种类型。而气流配棉又可为负压配棉和正压配棉二种方式。在生产使用中以负压配棉形式较多,这种配棉装置在具体的制作中又根据所供工作轧花机台数不同又有三管配棉器和离心式籽棉分离器之分。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和方式,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不破坏原有棉花品级的原则下满足生产设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太行菊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相中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及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征,采用萃取法制得太行菊黄酮的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残余水相和石油醚相,使用体外(PNPG) 法建立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筛选模型,通过酶促反应动力学绘制Lineweaver-Burk曲线,分析太行菊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抑制类型。太行菊不同极性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活性与黄酮的质量浓度之间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中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黄酮质量分数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萃取相,且高于阿卡波糖,而残余水相和石油醚相中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低于阿卡波糖。酶抑制活性乙酸乙酯(IC50=1.01 mg/mL)<正丁醇(IC50=1.25 mg/mL)<阿卡波糖(IC50=1.47 mg/mL)<残余水相(IC50=1.77 mg/mL)<石油醚(IC50=2.12 mg/mL)。酶抑制动力学研究发现,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中太行菊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是混合型抑制类型中竞争与非竞争关系;残余水相和石油醚相中太行菊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是竞争与反竞争的混合抑制类型。太行菊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相黄酮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在开发成辅助降血糖的保健食品或药品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有望将太行菊醇提物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黄酮开发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