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研究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杜仲叶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及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抗凝血活性。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影响多糖得率因素的范围,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关键影响因素,再采用Box-Behnken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了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等理化性质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等抗凝血指标。结果表明,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为关键影响因素,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130 W、提取温度49 ℃、微波功率200 W、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杜仲叶多糖的实际得率为4.02%±0.03%,与理论得率4.08%接近。所得杜仲叶精制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Mw)为1653 k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果糖37.3%、葡萄糖35%、N-乙酰-D氨基葡萄糖14.6%、半乳糖8.6%、阿拉伯糖4.4%。分析结果显示,杜仲叶多糖为β型酸性多糖。与阴性对照相比,杜仲叶多糖能极显著延长APTT(P<0.01),而当杜仲叶多糖浓度为8 mg/mL时,PT、TT亦能极显著延长(P<0.01),说明杜仲叶多糖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影响凝血系统,同时也能够通过外源性、共同途径来影响凝血过程。此研究可为我国丰富的杜仲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茶叶籽油的超声波辅助LVK脂肪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LVK脂肪酶浓度、初始p H、酶解温度和时间为考察因子,茶叶籽油水解率为响应值,运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对其酶解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数学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0 W,搅拌转速800 r/min,油水比1∶1.75(w/v),氯化钙浓度0.25%,LVK脂肪酶浓度5.5%,酶解温度49.5℃,初始p H9.4,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水解率实测值为83.15%,模型预测值为82.06%,水解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制备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仲籽油为原料,在常压下皂化水解并用正己烷萃取制备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在单因素超碱量、KOH-乙醇溶液/油的比例、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和酸化pH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超碱量、皂化温度、皂化时间和酸化pH四个因素,应用响应面设计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皂化工艺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通过气质联用仪分析杜仲籽油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制备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超量碱52%,皂化温度77℃,皂化时间82min,酸化pH2.7,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混合脂肪酸的酸值为159.19mg KOH/g。气质联用仪分析结果显示杜仲籽油混合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可达60.14%,可以作为进一步分离提取杜仲籽油α-亚麻酸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获得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α-亚麻酸的含量。方法以不饱和脂肪酸碘值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对尿素包合法提取杜仲籽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工艺进行优化,并用GC-MS定量分析α-亚麻酸的含量。结果在脂肪酸、尿素和95%乙醇三者比例为1:3:9.8,包合温度为?21.8℃,包合时间13 h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的碘值达到了289.67 g/100 g, GC-MS定量分析,其中α-亚麻酸的含量达到85.41%。结论尿素包合方法可有效地提取不饱和脂肪酸,并且可以提高α-亚麻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冻干鸭蛋清蛋白粉为原料,以凝胶硬度和弹性为指标,在探究鸭蛋清蛋白凝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考察金属离子对凝胶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鸭蛋清蛋白凝胶形成的最佳条件为:蛋清蛋白质量分数12.0%、pH 8.0、80 ℃加热40 min。不同浓度钠离子和钙离子对凝胶弹性的提高均有显著作用,高浓度钾离子作用不显著,镁离子、锌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浓度较大时反而有抑制作用。镁离子对凝胶硬度增加有显著作用,钾离子无显著影响,钠离子和钙离子为先促进后稳定的趋势,锌离子和亚铁离子对凝胶硬度增加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八月瓜幼果多酚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仁勇  杨万根  余佶 《食品科学》2015,36(10):76-80
为了综合利用八月瓜幼果资源,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八月瓜多酚。探讨了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对多酚的萃取效果,采用响应面法,以多酚萃取得率为响应值,考察原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多酚萃取的影响,并优化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可使八月瓜幼果多酚萃取得率提高约2.45 倍,产品纯度提高约15.49%;优化所得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6(g/mL)、萃取压力37 MPa、萃取温度51 ℃,此条件下八月瓜幼果多酚萃取得率可达6.41%,产品纯度为87.69%。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湘西腊肉中分离出在50℃能生长的耐高温酵母菌菌株,然后通过产酒精、耐盐性、耐亚硝酸盐性、耐热性实验筛选出2株酵母菌,并通过形态与液体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实验进行种属鉴定,鉴定结果分别为热带念珠菌和乳酒念珠菌。  相似文献   
18.
王卫东  杨万根  付湘晋 《食品科学》2010,31(23):157-159
采用硫酸氨沉淀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分离白鲢鱼肌肉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LOX),同时采用反相高效液相(RP-HPLC)检测其反应产物,对鲢鱼肌肉LOX 进行鉴定,并研究鲢鱼肌肉LOX 的底物特异性。结果表明:白鲢鱼肌肉LOX 催化花生四烯酸主要形成12- 氢过氧化物,12-LOX 是鲢鱼肌肉中主要的LOX;白鲢鱼LOX的最适底物是亚麻酸。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广式腊肠的风味形成机理,探索烘烤过程中广式腊肠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游离脂肪酸、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羰基值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酯类和醇类化合物是烘烤过程中广式腊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体成分;各类游离脂肪酸总含量在烘烤过程中呈增加的趋势,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在烘烤至32h 后呈下降的趋势,而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则略有上升;TBA 值和羰基值的变化显著,但在广式腊肠烘烤过程中没有发现大量的醛、酮类物质存在,这可能与脂肪酸进一步与醇反应生成酯有关。所以,广式腊肠在烘烤过程中脂肪不断氧化水解,且氧化程度逐渐加深,酯类化合物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固相微萃取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广式腊肠活性风味物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4 种不同类型萃取纤维头的萃取效果,优化萃取温度和时间等条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广式腊肠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 嗅闻(GC-O)技术对其进行感官嗅闻评价。经过对3 种代表性品牌的广式腊肠的GC-O 评价,从30 多种挥发性成分中鉴别出13 种风味活性化合物(4 种醛、8 种酯和1 种酮)。这些风味化合物对广式腊肠整体风味贡献很大,是广式腊肠的重要特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