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2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五倍子单宁和石榴皮多酚对常见食用油脂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chaal烘箱法,测定食用油脂的过氧化值POV(peroxide value)、酸价AV(acid value)和碘价IV(iodine value),研究石榴皮多酚、五倍子单宁、茶多酚和特丁基对苯二酚(butylhydroquinone,TBHQ)对常用食用油如猪油、豆油、菜籽油、芝麻油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抗氧化剂五倍子单宁和石榴皮多酚对食用油脂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五倍子单宁、石榴皮多酚可以作为油脂的天然抗氧化剂应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2.
异荭草素是一种木犀草素糖苷类天然黄酮物质,广泛存在于荭草、玉米、黑米、荞麦、竹笋、山楂、黄瓜等多种食物中。异荭草素具有多种功能活性,如可降低由氧化、炎症、癌细胞增殖等导致的机体疾病发病风险。作者综述了异荭草素的结构性质、分布、功能活性、体内代谢以及化学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生物活性的深入探究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
皮蛋加工过程中流变与凝胶特性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流变仪与质构仪测定皮蛋在加工过程中不同时期蛋白与蛋黄流变与凝胶特性,研究其变化规律。流变分析结果表明:皮蛋在腌制期间其蛋白表现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特征,其黏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表现为剪切稀化流体;蛋黄从非牛顿流体的胀塑性流体逐渐转变为假塑性流体,其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明显降低。质构分析表明:皮蛋加工过程中蛋白凝胶的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再略增大的趋势;弹性呈先增大,再减少,然后保持不变的趋势。蛋黄凝胶的硬度呈先增大后基本保持不变的趋势;弹性则呈先增大,再略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4.
廖斌  贾佳  李鑫  赵燕  李建科 《中国酿造》2012,31(2):121-124
大豆多肽因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该研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发酵的方法制备大豆肽,以大豆肽的转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发酵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且得出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4%、发酵时间24h、初始pH值为7.0、接种菌龄16h、接种量2%,其转化率达31.51%,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皮蛋腌制过程中碱度、pH及质构特性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简易传统铜盐清料法腌制皮蛋,研究皮蛋腌制过程中料液碱浓度、蛋内pH和游离碱度、蛋白的质构特性的变化规律,旨为皮蛋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开发代金属添加剂和研究新加工工艺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在腌制过程中,料液碱浓度呈下降趋势;蛋白pH和游离碱度呈现先迅速升高,后逐渐下降,再缓慢回升的趋势;蛋黄pH和游离碱度则一直呈升高的趋势;蛋白硬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蛋白弹性、咀嚼性、内聚性均是先上升再略有下降,然后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6.
赵玉  张玉环  李建科  张芬 《食品科学》2022,43(8):184-189
选取甘肃陇南代表性品种莱星和鄂植8号初榨橄榄油及消费口碑良好的特级混合初榨橄榄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比较3 种初榨橄榄油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筛选其香气活性物质,最后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各呈香组成对橄榄油香气轮廓呈现的贡献性,从而鉴定出3 种橄榄油各自的关键香气成分。结果表明:采用GC-MS在莱星、特级混合及鄂植8号初榨橄榄油中各检测出35、30 种及25 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己醇、3-己烯-1-醇、(E)-2-己烯-1-醇和(E)-2-己烯醛的含量丰富。采用GC-O在3 种初榨橄榄油中各筛选出13、15 种和12 种香气活性成分,包含具有青草特征的C6化合物、呈现油脂香气的庚醛和(E,E)-2,4-癸二烯醛以及表现其他气味信息的香气物质。OAV分析发现3 个样品各有12、13 种及11 种关键香气成分(OAV≥1),以1-辛烯-3-醇、芳樟醇、(E)-2-己烯醛和(E,E)-2,4-癸二烯醛为代表的OAV较高,对初榨橄榄油呈香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筛选出3 种初榨橄榄油的关键香气成分,结果可为提升初榨橄榄油风味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7.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入世后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李建科  陈锦屏 《食品科学》2003,24(8):272-276
食品安全是国际贸易中各缔约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入世后,食品安全形势相当严峻。认真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和国际贸易中的形势,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是我国农产品顺畅参与国际贸易的当务之急。本文回顾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食品安全形势,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8.
以提取蛹油和蛹蛋白后的蛹渣为原料,提取蛹渣甲壳素,研究制备蛹渣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间歇碱处理制备壳聚糖方法的脱乙酰度高于连续碱处理方法,制取蛹渣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为50%,处理温度为95℃,处理时间为14h,甲壳素与NaOH溶液配比(m:v)为1:25,每2h换碱一次,产品水洗至中性,反复进行7次,可得到脱乙酰度为80.61%,黏度为245mPa·s,水分含量为7.68%,灰分含量为0.40%的白色粉末状壳聚糖,产率为56.38%.产品质量指标符合相关企业标准,本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的一种清除超氧离子的重要酶类.人类的多种疾病与SOD的活性变化有关.本文以中华稻蝗为原料,经丙酮沉淀和硫酸铵盐析提纯SO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0.
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供电系统是重要的移动装备电源形式,可作为重要工程的备用电源,也可作为直流微电网的重要支撑电源。脉冲负载集成了大量电力电子器件,是一类功率波动明显且切换频繁的负载形式,以含大功率收发组件的数字式雷达为代表。在脉冲负载工作过程中,线路中电流与电压呈强烈非线性,系统动态过程复杂,难以运用解析方法表示柴油发电机组内部的机电过渡过程与电磁暂态。文中建立了基于Matlab/ Simulink 的系统模型,分析了脉冲负载在不同工作模式时,柴油发电机组输出电压与频率的瞬态和稳态指标,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柴油发电机组-整流器-脉冲负载系统的运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