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1.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难题,减少二氧化碳(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碳中和是当务之急.以"能量的提供–储存–消耗–再提供"为目标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可以通过消耗CO2获取物质和能源并实现循环利用,有助于缓解上述问题.气凝胶材料具有超高孔隙率、超大比表面积和超低密度等特性,其连续三维网络结...  相似文献   
22.
针对电动公交车用永磁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受电机参数摄动、挡位变化及载荷变化的问题,在建立控制系统主回路的基础上对电动公交车的驱动和滑行工况再生制动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鲁棒H_∞控制方法。以控制系统的最小干扰和良好的鲁棒性为控制目标,将鲁棒H_∞控制器中加权函数的选取转化成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出最佳的鲁棒H_∞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鲁棒H_∞控制器在公交车驱动时的速度响应较双闭环PI控制更快,在下坡滑行工况再生制动时比双闭环PI控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强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23.
采用无压烧结SiC作为母材,SiC基SiC-Al2O3-Y2O3粉末作为中间层,使用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SiC陶瓷。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剪切试验等手段对SiC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微观组织表征结果表明,SiC接头界面结合质量较高,各个位置中间层厚度均匀。接头的主要相组成为β-SiC和Y-Al-Si-O-C,中间层SiC为细小的β-SiC晶粒,母材与中间层处晶粒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择优取向。由于放电等离子扩散连接的快速连接过程,接头处未发生明显的β→α相变。同时,由于接头为近同质SiC接头,界面处未出现明显应力集中。通过剪切试验,对比不同温度热处理前后的接头剪切强度。SiC接头的初始室温剪切强度为219.9 MPa,在经过800℃/2 h的空气中热处理后接头强度升至320.8 MPa,进一步提高热处理温度至1 300℃,接头强度升至389.1 MPa,接头断裂主要发生在母材,断口呈现河流状花样,为脆性断裂。接头强度的上升归因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S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