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53篇
工业技术   13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锌焙砂中性浸出是湿法炼锌工艺流程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初始酸度、冲矿温度、浸出时间和焙砂粒度等因素对锌焙砂中浸的影响,试验结果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初始酸度50 g/L、冲矿温度65 ℃、反应时间60 min、焙砂粒度≤96 μm;4个考察因素均对中浸渣含锌有极显著性影响,影响由大到小为焙砂粒度>初始酸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某公司结合试验结果,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在锌精矿焙烧出料系统增加风选球磨装置,锌焙砂粒度降低至≤120 μm;在中浸双沸腾浸出槽后以串联方式增加2个100 m3搅拌反应罐,同时进行工艺流程再造.经改造前后的生产实践对比,中浸渣锌质量分数从28%~35%降低到22%~25%,中上清液质量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大豆蛋白系列产品为例,研究了辐射加工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经辐射加工技术处理后,产品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各项理化指标、良好的功能性,而且产品卫生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各项指标均符合企业产品质量标准。该项技术的开发应用,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大豆蛋白企业产品微生物超标的问题,实现了大豆蛋白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3.
朱军 《湖北电力》2007,31(5):53-54
对新建超临界机组调试冲管阶段过程中影响汽水管道和支吊架安全性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结合计算实例和冲管实践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膨胀石墨(EG)在阻燃软泡聚氨酯铺地材料中的应用,考察了不同种类EG的热降解历程,比较了不同种类EG及用量对阻燃软泡聚氨酯力学性能、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具有大膨胀倍率、高成炭性、高热释放量的EG所制备的软泡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能较好;随着EG用量的增加,软泡聚氨酯材料的阻燃性能提升,但力学性能下降明显。通过临界热通量测试,给出了EG不同测试阶段的阻燃机理,为后续铺地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
以聚酰胺6(PA6)为电梯靴衬材料,制备了PA6/纳米Al2O3复合材料。在电梯工况下研究纳米Al2O3含量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纳米Al2O3对PA6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电梯工况下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PA6/纳米Al2O3复合材料摩擦因数经历了先急剧增大后迅速减小再平缓的变化过程;随着纳米Al2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当纳米Al2O3含量为4%时,其减摩耐磨效果最为显著,对应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分别比纯PA6降低23.5%和84.3%;复合材料的磨损行为与纳米Al2O3含量有关,纯PA6磨损形式主要是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并存,随着纳米Al2O3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经历了磨粒磨损先增强后减弱和黏着磨损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6.
强化生物脱氮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分步进水型序批式反应器(SFSBR)工艺的运行方式、工艺特点、关键参数和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工艺的应用前景。与传统SBR工艺相比,SFSBR反应阶段包含多个缺氧/厌氧-好氧子循环,并在各缺氧阶段始端进水,使进水中的有机物作为反硝化细菌碳源转化前一好氧阶段产生的硝态氮,提高了反硝化碳源补给率,强化了整个系统的生物脱氮能力。SFSBR工艺不仅适用于新建污水处理厂,而且适用于传统SBR工艺的改造和功能扩展,在实际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57.
循环经济体系内的建筑节能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推行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阐述了建筑节能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提出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发展建筑节能的新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建筑节能的外部性,并探讨了推动建筑节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常压低温冷等离子体还原过程中气体常量对Fe_2O_3还原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冷压成形后高温烧结的方式制备Fe_2O_3试样块,利用射流型常压冷等离子体还原铁基氧化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还原前后的物相,用扫描电镜观察还原前后的微观形貌,讨论了还原过程中气氛的作用和影响。结果等离子体的还原能力取决于还原气体的成分与含量,其中氮等离子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无法还原Fe_2O_3,氨气+氮气混合气体为工作气体的常压低温冷等离子体能将Fe_2O_3还原成Fe_3O_4和金属Fe,还原能力随着氨气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还原速率随着氨气含量的增加而下降。氨气在等离子体中可产生多种还原性物质,如N_2H_4、H和H_2*等,能将Fe_2O_3还原,且过程表现为过渡还原,即Fe_2O_3先被还原成Fe_3O_4,再被还原成金属Fe。结论常压低温冷等离子体中的电子与热效应无法还原Fe_2O_3,添加氨气后的等离子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活性物质,才能还原金属Fe表面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59.
采用兰炭作还原剂,对高炉粉尘进行还原焙烧,再对焙砂进行磁选,然后浸出磁选尾矿中的锌,实现锌、铁分离。在热力学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焙烧条件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碳焙烧可使高炉粉尘中的铁酸锌选择性还原为磁性氧化铁和氧化锌,较优的焙烧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800 ℃,焙烧时间2 h,配炭量50%。磁选可分离出焙砂中的磁性氧化铁。采用1 mol/L的硫酸在室温下浸出磁选尾矿1 h,锌、铁浸出率分别为75.39%和27.46%。  相似文献   
60.
为加强对汽车消费者进行汽车发动机燃料油使用知识的服务与指导,上海高桥分公司选用3种不同车型的车分别使用90^#、93^#、97^#汽油,通过实车道路试验及台架试验考察了不同标号汽油对车辆性能及排放的影响。试验表明:随汽油辛烷值的提高,汽油的油耗有不同程度的改善;CO也有所降低;车辆的加速性能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