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79篇
工业技术   329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2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7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南化氮肥厂硫酸车间一、二系统进行部份技术改造后,于1986年10月上旬进行了化工试车,当时干吸工序酸浓度表尚未调试好,暂时不能使用,只好用人工分析来代替。整个化工试车很不顺利,尤其是焙烧工序的排渣设备及干吸工序的排管冷却器经常  相似文献   
62.
水相酶促酯化法拆分dl-薄荷醇的连续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脂肪酶活性、稳定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因素,如有机溶剂和反应温度等首先进行了优化。其次,使用悬浮于环已烷的粉末状游离脂肪酶(CandidacylindracealipaseOF360)作生物催化剂,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高效的非水相游离酶连续搅拌釜反应器。当使用高度反应性的丙酸酐作为薄荷醇的酰基给体,进行连续的酶促对映选择性酯化反应时,醇的转化率在两周内可保持40%以上,所生成酯的光学纯度超过95%e.e。但是,当使用相应的游离丙酸(而不是酸酐)作酰基给体时,薄荷醇的转化率在连续操作开始后迅速下降,表明使用酸酐时的生产力要比使用游离酸时高。最后,对底物溶液的浓度和流速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同时对反应器系统的含水量进行了监测,并通过对酸酐料液的浓度或流速进行微调的方法,有效地将有机溶液相的水分浓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2~4mmol/L)之内,结果,dl-薄荷醇对映选择性连续酯化反应非常稳定地运行了两个月之久(转化率47~35%,光学纯度95~98%e.e.),酶反应器的半衰期超过200天。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主要介绍了ADSS,OPGW和GYTA光缆在长葛电网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骨干通信网的建设原则、投资估算及成效分析.  相似文献   
64.
利用三聚氯氰的温度梯度反应活性,在较低温度下,用多乙烯多胺与三聚氯氰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出一种以三嗪环为连接点的不溶含氮大分子颗粒吸附剂(N-MGA),并将其用于去除水体中的Cd(Ⅱ).通过元素分析、FTIR和SEM对N-MGA进行表征,同时对Cd(Ⅱ)的吸附进行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拟合和吸附机理进行研究,考察了溶液pH对Cd(Ⅱ)吸附性能的影响、吸附剂的吸附-解吸再生循环性能及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吸附剂对Cd(Ⅱ)的吸附机理是利用吸附剂氨基上氮的孤对电子与Cd(Ⅱ)的配位络合作用进行吸附,且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最大吸附量可达539.1 mg/g,且对Cd(Ⅱ)的吸附较为容易,吸附能力较强;在Cd(Ⅱ)初始质量浓度为3636.5和70.0 mg/L时,对Cd(Ⅱ)的吸附率分别可达97.5%和99.9%,且10次吸附-解吸再生循环中吸附率维持在97.0%~98.2%,解吸率均在97.6%以上,吸附剂回收率均在92.0%以上.  相似文献   
6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智慧城市和智能医疗建设中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教师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设计全新的导向驱动式教学模式,从兴趣驱动、问题驱动和任务驱动入手,引导学生探索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和数据挖掘等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尽快使学生掌握编程、图形图像识别和智能化系统设计等知识,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66.
目前3D打印技术广泛采用基于STL模型的切片算法,而拓扑关系的重建与有序交点的获取则是切片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STL文件信息存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冗余信息的快速切片算法。首先建立与当前切平面相交的三角形集合,求出集合中各三角形与切平面的交点信息并存入临时数组,将坐标值重复的交点视为冗余信息;然后根据冗余信息确定三角形间的拓扑关系,并据此确定各交点的次序,同时将已知次序的交点信息从临时数组中删除,若数组中已不存在某交点的信息冗余,则判定有序点列已形成一个封闭的截面轮廓;再采用上述方法,得到当前切层内可能存在的其余封闭轮廓,直到临时数组为空。通过实例验证,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近年来,为了尽可能减轻机械零件和结构件的重量,使用高强度钢材的要求更多了。但是随着钢的强度不断提高,由氢引起的延迟破坏敏感性也增大了。因此对航空、宇宙开发以及海洋开发等使用的马氏体高强度钢、桥梁等使用的高强度螺栓钢以及酸性油田用钢等钢材来说,延迟破坏或者氢脆开裂等问题就越发重要了。  相似文献   
68.
<正> 一、绪言通过热自由锻锻造的大型锻钢件多用作造船、电力、冶金、石油化学等工业用设备部件。日本作为世界上超大型锻钢件制造的先驱,1969年生产的低合金钢钢锭最大为400t,1980年为570t,在1986年首次浇注,锻造了600t 的低合金钢锭。现在世界上每年浇注40余支350t 以上的钢锭用于大型锻钢件的制造。  相似文献   
69.
由于人体运动的复杂性,现有基于低质量深度图像的三维立体姿态跟踪和识别 方法的准确性较低、鲁棒性较差。针对低质量深度图像的人体运动姿态和识别问题,本文设 计了一种基于三步搜索算法的人体运动姿态的跟踪和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获取的深度信 息进行分析,从而判定人体轮廓;然后通过基于深度图像的骨骼跟踪方法跟踪特定骨骼点, 并采用三步搜索算法进行运动估计,跟踪获取人体运动轨迹;最后利用获取的骨骼点坐标实 现人体运动姿态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光照影响的鲁棒性较强,且能有效地提 高人体运动姿态跟踪与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一大发展热点,正逐渐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物联网技术使环境监测实现信息化、数字化,使环境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环境成为环保产业的助推器,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路,从完善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方面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该文对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环保领域中的重点应用进行了梳理,旨在针对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