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最大风能追踪的控制策略研究都是基于风速测量基础之上,但在实际应用中,要想在风到达桨叶之前就准确地测出风速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文中提出了运用转矩观测器来预测风力发电机组机械传动转矩的控制技术。介绍了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7.5 KW的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实现了定子侧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用转矩预测法实现最大风能追踪。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决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点云数据存在密度高但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以及绝缘子表面纹理信息不全等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载激光点云的电网绝缘子识别方法。首先分析杆塔中不同部位的强度值直方图, 用强度值滤波剔除大部分的杆身点云; 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局部点云特征值, 根据特征值构建的局部熵函数和空间分布特性删除冗余的平坦区域点云, 并通过栅格修补的方法避免出现点云空洞; 最后针对传统采样一致性初始配准(SAC-IA)算法精度低和速度慢的问题, 通过增加采样点对的距离约束关系和自适应调整参数改进SAC-IA算法完成绝缘子的位姿估计。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正确高效地识别杆塔中的绝缘子, 运行时间大幅减少, 提取正确率达到95.16%。该研究在无人机自主巡检航线规划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金属水热反应产氢过程,总结了基于金属水热产氢原位还原CO2生成甲酸、甲醇和甲烷等化学品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所涉及的反应路径和机理,最后指出了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4.
Kamwale铜钴矿区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的北西部,是非洲中部卢菲利(Lufilian)弧形构造带北西段的一部分。区内地层以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罗安群、孔德龙古群和恩古巴群地层为主。该区经历了多次推覆运动,相互叠加,构造主要为褶皱及断裂(块)构造,整体相对比较复杂。该矿床属于层控型铜钴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加丹加超群罗安群矿山组(R2)内,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到中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罗安群(ROAN)地层和成矿后的推覆构造作用所控制。通过本次补充勘查工作,综合分析认为主矿体在东西两侧及深部还未进行工程封闭控制,还有扩储空间;矿区中部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仍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5.
目前,锆石定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盆地演化恢复重建中。通过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柴北缘)关键变形期地层——上侏罗统进行地层序列、沉积环境、碎屑锆石定年等研究,深入探讨了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的柴北缘的时空演化格局。多个证据表明,中晚侏罗世,祁连山开始隆升,整个柴北缘处于弱挤压的环境之下,构造属性发生了反转。①祁连山前的绿草沟以及团鱼山的野外露头表明,上侏罗统为一套干旱环境下的辫状河、滨浅湖体系的沉积序列,与中侏罗统差异较大;②地震剖面及野外露头中,上侏罗统与上下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③绿草沟及团鱼山的上侏罗统粗砂岩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2个地区的上侏罗统具有相似的年龄谱特征,锆石年龄介于2 800~222Ma之间,其中,团鱼山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别为242~226Ma,峰值年龄为242Ma;414~255Ma,峰值年龄为383Ma;964~559Ma,峰值年龄为559Ma;1 515~1 125Ma,峰值年龄为1 130Ma;2 437~1 746Ma,峰值年龄为1 960Ma,通过与周边物源区年龄谱的对比,上侏罗统的主要物源区为南祁连地区,与中侏罗统的年龄相比,上侏罗统碎屑锆石年龄表现出反序剥蚀的特征。弱挤压环境下形成的中上侏罗统之间的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高效通道,上侏罗统岩性圈闭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6.
主轴轴颈外圆的圆度对机床主轴部件的回转精度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磨削加工是实现轴颈外圆高精度加工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磨削技术在主轴外圆加工上已长期应用,但是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还难以对一个既定的磨削系统的磨削成圆过渡过程进行完整有效的定量仿真,也难以对磨削工件的最终圆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在吸收国内外磨削转子系统模型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外圆磨削过程中砂轮和工件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材料去除、转子振动及变形协调规律,建立了外圆磨削系统的双转子耦合振动模型,提出了模拟轴颈材料去除和圆度变化的"磨削力-瞬时磨削深度"迭代算法。利用所建立的双转子模型和迭代算法,对不同磨削策略下轴颈外圆成圆的过渡过程进行了定量仿真,再现了轴颈材料去除和外圆轮廓变化的全过程;比较研究了不同磨削策略对磨削效率和最终加工圆度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相应的磨削试验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证实了所提出的轴颈外圆磨削的双转子模型和迭代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
明山—那林金矿床位于广西凌云县与凤山县交界处,是桂西北一处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二段,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了金矿体的产出,矿石金属硫化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金多以包裹金形式赋存于硫化物中。研究区内已开展过各类地质研究工作,但对矿床解剖尚不够深入,制约了后续找矿工作的开展。为探讨明山金矿后续找矿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对其控矿构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主控矿断裂F2具有先挤压后拉张的特征,矿体形成于F2由挤压向拉张转换的阶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矿床形成于右江盆地由碰撞挤压到碰撞后伸展的构造转换期——晚三叠世,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但印支末期的岩浆活动可能为成矿流体运移提供了热源。通过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矿体的矿化富集规律、成矿物质及成矿动力来源,对研究区后续找矿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8.
主轴轴颈的圆度直接影响液体静压主轴系统的回转精度,要制造纳米级回转精度的液体静压主轴系统,必须不断提高主轴零件轴颈的圆度。目前国内外高精密磨床可实现的轴颈磨削圆度范围在0.2~0.5μm,要想进一步提高轴颈磨削圆度,以上磨削方案已很难满足需要。基于此,系统研究头架主轴、尾架主轴和砂轮主轴均采用液体静压支承的全静压支承结构磨削系统的磨削成圆规律,探讨可能达到的圆度极限。首先建立计入头架主轴回转误差、尾架主轴回转误差、双顶尖不同轴误差、砂轮主轴回转误差和工件初始表面轮廓圆度误差的磨削系统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出基于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的“磨削力-瞬态磨削深度”循环迭代收敛算法,实现工件外圆轮廓形成过渡过程的定量仿真。研制全液体静压主轴支承结构磨削系统,通过磨削实验和磨削成圆仿真结论的对比,证实所建立模型和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所提模型和仿真算法,研究各磨削系统误差对磨削圆度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可实现的磨削圆度极限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9.
介绍空分设备实施冷备用的原因,叙述空分设备冷备用开车的实施过程以及冷备用停车和开车时的注意事项,最后分析了空分设备实施冷备用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
对污水管网发生渗漏的管段进行诊断并确定入渗和入流水量,对于提高污水管网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某平原河网典型地区污水管网的主要泵站流量计流量数据、相关气象水文站降雨及水位数据,以及区域内的18家工业企业的流量排放数据,系统分析了各重要泵站节点在常规工况、节假日工况、小雨工况及大雨工况4种工况下的水量平衡,建立了该区域污水管网的晴天及雨天水量平衡关系,分析了晴天及雨天管网节点水量平衡关系和水量沿程变化规律,提出了控制污水管网外来水量的相关措施,对于减少污水管网外来水量并保持污水管网高效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