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本文介绍了贴身穿着某些织物时引起的刺痒感以及其他皮肤反应的神经心理学原理,分析了织物引起的刺痒感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了几个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42.
纵横步进编织工艺是目前应用于制作多维纺织结构复合材料预成形体的主要手段,而载纱装置的设计是实现纵横步进编织工艺的重要工作。本文叙述了纵横步进编织的工作原理及理论上对载纱装置的要求,并介绍了载纱装置及其改进。  相似文献   
43.
敖利民  唐雯 《纺织学报》2018,39(8):33-40
为探讨经纬交织无重复规律织物的织造控制方法,以提综开口综框状态的二进制表达为基础,提出基于综框随机升降的随机织物的概念,给出了随机织物的织造控制方法,分析了不同织造控制方法的经纬交织特征。采用织物设计软件对随机织物进行模拟,探讨其可织性。利用打样机织制了小样,对其交织特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综框升降的随机控制,可织制无规律、不循环的随机织物;织造时可采用实时随机控制,也可采用预先生成提综序列的方法;生成随机提综序列可采用放回式抽样和非放回式抽样方法,分别织制非限制型和限制型随机织物;随机织物表面存在随机分布的不同长度经浮长线和纬浮长线,织物纬向呈现出凸起的立体条纹,可赋予织物良好的通透性和抗撕裂性能;随机织造时,各综框经纱的交织次数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4.
为探讨由多根单丝组成的长丝纱在受到拉伸作用时,发生单丝断裂的性能及其测试与表征方法,对一种锦纶6 无捻长丝纱进行了拉伸试验,获取了断丝发生的典型拉伸断裂曲线;通过分析该断裂曲线特征,建立了基于断丝频次和应力条件的表征长丝纱断丝性的指标体系;对3 种不同长丝纱进行了拉伸不同验,分别计算出表征长丝纱断丝性的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丝纱在拉伸至断裂过程中,部分试样会发生单丝断裂现象,且可能不只发生1 次;每次单丝断裂均会在拉伸断裂曲线上形成一个锯齿状波形;长丝纱的断丝性可用一定次数拉伸试验中断丝发生的频次类指标和断丝发生时的应力类指标进行表征,发生第1 次断丝时的应力值越低,断丝频次越高,表明长丝纱越易发生断丝。  相似文献   
45.
为测试与评价空气网络包覆弹力纱的实际弹性,分析了空气网络包覆弹力纱的结构及其拉伸性能特征,提出了采用"力学拉伸曲线前段解析法"测算氨纶丝实际预牵伸倍数的方法;分析了典型无张力拉伸断裂曲线,给出了氨纶丝实际预牵伸倍数的计算方法,并对不同规格的空气网络包覆弹力纱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无预加张力拉伸试验的方法,可测得氨纶丝预牵伸的伸长量;结合拉伸试验试样长度,可计算出氨纶丝的实际预牵伸倍数;氨纶丝实测预牵伸倍数均小于名义预牵伸倍数,二者差异的大小取决于预牵伸倍数以及氨纶丝的线密度。氨纶丝的预牵伸倍数越大,差异越大;氨纶丝的线密度越大,差异越小。  相似文献   
46.
为探索机织物交织规律表达隐含数字信息的可行性,分析了织物组织的数字化表示方法。以将数字串信息和字母串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为例,提出了利用织物组织数字化表达的逆转化过程,将数字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的方法;分析了由数字信息转化而成的织物组织可织性问题及可行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机织物的织物组织可用二进制数组及十进制数组进行表达,以简化织物组织的表达与传递;利用织物组织数字化表达的逆转化过程,可将数字串和字母串等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赋予织物组织承载隐含信息的能力;由数字串和字母串等信息转化为织物组织可能存在可织性问题,应先进行必要的分析,再采用双轴织造等技术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47.
敖利民  唐雯 《纺织学报》2021,42(11):39-45
为探讨空心锭包覆纺纱区别于其他采用空心锭机构纺纱技术的包缠作用特征,对包覆纺纱与平行纺纱、空心锭花式捻线技术的工艺路线和包缠作用原理进行比较,指出包覆纺纱采用“顺向包缠”的工艺配置实现外包缠纱对芯纱的直接包缠,并对包缠作用进行速度分析和张力分析。结果表明:外包缠纱包缠角的波动,在芯纱速度与包缠速度匹配失衡时,会引起包缠点的移动,会合导纱钩将缠绕点的波动及由此导致的包缠捻度变化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一定的芯纱张力是实现正常包缠作用的必要保证,张力匹配不当导致的包缠点偏离中心线会引起包缠结构的变化;包缠张力使芯纱产生与缠绕方向的同向回转,对包缠捻度有抵消作用。  相似文献   
48.
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在传统纺织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溶性PVA纤维在纺织领域的应用,重点分析了水溶性PVA纤维的混纺-织造-溶除工艺的理论依据、应用实例及重要工艺参数的制定,并拓展了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应用该技术的外延,同时,对混纺-织造-溶除工艺应用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9.
敖利民  苏娟  唐雯 《纺织学报》2022,43(12):54-61
为探讨影响空心锭包覆纺纱包缠捻度及其分布的因素及影响程度,分析了外包缠纱退绕及芯纱在包缠张力作用下扭转产生的附加捻度,以及影响附加捻度大小和波动的因素;对采用不同芯纱速度、线密度、张力以及粗细不匀芯纱纺制的包覆纱进行了捻度测试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外包缠纱退绕产生的附加捻度的捻向与包缠捻向相同,而芯纱扭转产生的附加捻度的捻向与包缠捻向相反;随纺纱工艺的不同,二者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包缠捻度的偏差大小和分布均匀度;包缠捻度具有纱线加捻的类似捻回分布特征,芯纱粗细不匀显著影响短片段捻回分布均匀度,粗节处捻回少,细节处捻回多。  相似文献   
50.
介绍了分形涤纶与棉交捻纱的结构及其织物的性能,以分形涤纶与棉交捻纱为原料,利用喷气织机开发JC5.83×2+3.33/5.83×2+3.33 524/283 160府绸织物.通过生产实践,系统地研究了分形涤纶与棉交捻纱织物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各工序的工艺要点;生产该织物的关键技术是整经前需蒸纱定捻,浆纱选用低黏度的CP-L浆料,织造时纱线张力与纬密不宜太大,织机最好选用带PVC纱管的纱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