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1.
聚对苯乙炔(PPV)类聚合物是目前研究最热也是最早应用于聚合物显示的一类材料,其大的共轭体系不仅有利于电子的注入、载流子的迁移,也有利于降低驱动电压,提高材料的荧光量子效率。主要对聚对苯乙炔类聚合物结构的修饰改性及其性能进行了综述,对PPV类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及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分光光度法检测戊二酸中微量钨含量的方法。利用钨(Ⅴ)与KSCN生成稳定的黄绿色可溶性络合物的显色原理,在400 nm波长处检测钨含量。线性范围为0.4—4μg/mL,最低检出限为0.1μg/mL。  相似文献   
13.
过渡金属催化的Sonogashira反应是合成碳碳叁键的重要方法,此反应已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活性中间体和材料化学等。近年来,使用廉价的铜盐来代替钯做催化剂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铜催化的Sonogashira反应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以苄氯和苯甲醚为原料,氯化锌负载羟基磷灰石(ZnCl2/HAP)为催化剂,经Friedel-Crafts反应合成了对苄基苯甲醚,收率84.3%,纯度98.8%。产品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表征。考察了苯甲醚体积、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循环使用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适应的工艺条件:苯甲醚50mL、回流反应时间5min、催化剂0.3g(相对于0.05mol苄氯)。催化剂可循环使用4次,收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戴志群  未本美  关金涛  张开诚 《广东化工》2012,39(2):229-229,223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对有机化学实验实施"绿色化"的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文章从合理设计实验、使用"绿色"合成方法、开设微型实验、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及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6-取代DHT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病毒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亚胺与尿素在醋酐/乙酸中反应得到6个6-取代DHT衍生物,所合成化合物的结构经IR、^1H NNR及元素分析确证。测定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中取代基为硝基时,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含氟联苯乙炔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低温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合成了高双折射率、低黏度的含氟联苯乙炔类液晶系列化合物(Ⅵ),这些化合物经过IR、1H-NMR、13C-NMR、19F-NMR、MS鉴定确定分子结构正确,其液晶相态经过DSC和POM测定,并测试分析了它们的折光率和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液晶化合物的双折射率达到0.32以上;与其他结构相当的炔类化合物相比,具有较低的低温黏度以及较小的温度依赖性。这些特性有利于降低液晶材料的黏度并提高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8.
含氟三苯二炔类液晶化合物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越来越多的液晶应用要求向列相液晶材料具有高双折射率性能。本文合成了5个高双折射率含氟三苯二炔类液晶化合物(Ⅳ),经过IR,1 H NMR,13 C NMR谱图鉴定,这些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完全正确;通过DSC和POM对其液晶相态测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类液晶化合物具有较低的熔点和相对较宽的向列相温度范围(达到100℃左右);对其折光率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液晶化合物的双折射率(Δn)值在0.47以上,改善液晶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高双折射液晶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液晶器件的响应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响应时间已经从25ms减少到3ms甚至更短。虽然这种改善与液晶层厚度的变薄有关,但主要原因应该归因于新型液晶材料的发展和使用。色序液晶显示能产生更高质量的图像,但前提是必须有能快速工作的液晶材料。液晶材料的旋转黏度系数、双折射和液晶层的厚度是影响液晶器件响应时间的3个主要因素。本文以液晶双折射这一因素为主线,从液晶化合物结构的角度介绍了影响液晶双折射数值的若干因素,包括中心环结构、中心基团上的桥键、极性基团和侧位-F对液晶双折射的影响等,延长分子的π电子共轭长度能有效提高液晶的双折射。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已合成的高双折射向列相液晶的分子结构及双折射值,最后对高双折射液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格氏试剂与卤代烃的偶联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形成C-C健的重要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过渡金属催化下的偶联反应,从机理、过程和方法上进行了探讨,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