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为了研究纤维素酶处理粗棉布后织物性能的变化,分析了纤维素酶用量、处理液pH值、处理液的温度、处理时间对减量率的影响,得出了合理的工艺参数.并测试了纤维素酶处理粗棉布前后断裂强度、硬挺度、悬垂系数、弹性、缩水率、丰满度的变化.认为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的织物手感柔软,表面光洁美观且有花纹,从而可提高粗棉布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考察不同配比枣发酵液、果胶酶前处理及摇床转速、摇瓶装液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微生物发酵枣香料产酯条件的优化.方法:进行微生物发酵枣香料的实验,通过发酵液总酯的测定来考察各项发酵条件对产酯的影响.结论:当大枣与豆芽汁按1∶5(W/V)配比作为发酵液,0.2%(W/W)的果胶酶添加量,45℃酶解2h,进行大枣发酵液的前处理,500mL三角瓶装入150mL大枣发酵液,在温度30℃,摇瓶转速100t/min的条件下,发酵5d,产酯最高可达5.93mg/mL.  相似文献   
2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脂肪酶用于旧新闻纸脱墨时脱墨浆浓、酶用量、酶作用时间、浮选剂用量对脱墨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在酶的最佳作用pH及温度环境下,采用12%浆浓、100IU/g干纸浆酶用量、30min酶作用时间及0.15%的浮选剂用量可使脱墨浆白度达到51.32%ISO,残余油墨含量达到6.58mm^2/g,脱墨率达到68.1%。  相似文献   
24.
中性纤维素酶在棉织物整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爱国  阎春娟  徐升运  赵文娟 《印染》2006,32(21):11-12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棉织物中性纤维素酶整理工艺,即酶用量4%(owf)、pH值6.5、时间45min、温度45℃、浴比20:1。与酸性纤维素酶整理的棉织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中性纤维素酶整理的棉织物效果较好,对织物损伤小,防沾色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5.
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旧彩色画报纸脱墨,就影响脱墨效果的脱墨浆浓、酶用量、酶作用时间、浮选剂用量,脱墨温度及pH进行了试验。初步确定在反应温度50℃,pH5.0时选用浆浓10%,酶用量50μ/g干纸浆,反应30rain,浮选剂用量0.20%,可以使脱墨浆白度达到69.3%IS0,残余油墨含量下降至11.17mm……2/g,脱墨率达到71.3%。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蛋白酶对纤维素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酶对蛋白酶比较敏感,淀粉酶在质量浓度为150 U/m L的蛋白酶条件下37℃处理30 min,相对酶活力为75.79%。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与纤维素酶相比,淀粉酶对高温更敏感,淀粉酶在100℃的沸水中处理1 min,相对酶活力为1.89%。研究了金属离子对纤维素酶和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纤维素酶激活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Cu2+Zn2+Co2+Mn2+Fe2+,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Mn2+Fe2+Co2+Zn2+Cu2+;对于淀粉酶激活作用不明显,抑制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Fe2+Cu2+Mn2+Zn2+Co2+。以上研究的目的是为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