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61.
作为电力系统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变压器的健康水平和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分析直流偏磁影响下变压器振动噪声信号对我国电网影响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了一套基于Web的变压器振动嗓声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在对变压器运行时振动噪声等信号实时采集的基础上,采用TCP下的Socket通信机制传输数据。并利用ASP.NET技术实现基于Web的数据发布,实现了对变压器运行时振动嗓声等信号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62.
利用输出波长为1064 nm、脉冲宽度为20 ns的钕玻璃YAG激光,对2A02铝合金进行了表面冲击试验。通过对激光冲击处理试样的HREM高分辨像观察,分析了激光冲击2A02铝合金材料微结构中的空位现象。结果表明,考察区域在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作用下,在形成大量位错的同时,伴随形成相应的空位;空位片成为激光冲击超高应变率形变条件下铝合金基体中的特征微结构;空位和位错的重组作用加剧了点阵畸变,引起的第三类内应力和纳晶化提高了激光冲击表面的硬度和残余压应力。  相似文献   
63.
在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中,将可更新资源进一步拓展为具有胜任力差异的人力资源,建立考虑胜任力差异的人力资源受限多目标项目调度问题模型.该模型是对传统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更接近研发项目群实际的扩展.针对模型提出两阶段优化算法,第1阶段是项目时序约束优化阶段,采用蚁群算法(ACO)进行任务列表的优化求解,通过对信息素增量规则的改进、串联进度生成机制(SSGS)及资源冲突消解策略的使用,使蚁群算法的求解效率和质量得以提高;第2阶段是资源约束优化阶段,以第1阶段求得的优化任务列表为输入,逐项对人力资源约束进行核查与调整,最终生成项目调度的优化方案.数值实验表明,考虑胜任力差异的数学优化模型更符合研发项目群管理实践,同时两阶段算法在求解质量方面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64.
该文研究并提出了一种轨迹引导下的举重视频关键姿态自动提取方法。 针对举重训练,首先提取稳定的杠铃轨迹,进一步分析杠铃轨迹和关键姿态之间的关系,将 杠铃轨迹和基于姿态集的方法相结合进行关键姿态检测。根据运动轨迹的曲线极值点提取关 键视频画面,而对于其他非轨迹极值点处的关键画面采用基于姿态集的姿态估计和目标检测 方法,对每个关键姿态分别训练了一个线性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图像的多尺度扫描模 式,并提出了统计计算相似度的方法来处理帧间相似度问题,实验表明该文方法在姿态检测 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都有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65.
对于具有搭接关系的活动网络来说,已有研究仅考虑到活动之间具有最小或最大时距约束关系。然而,由于实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活动之间通常也会存在时间窗类型的约束关系。因此,对搭接网络中同时存在最小时距、最大时距和时间窗约束关系下的网络可行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时间窗约束会导致搭接网络没有可行的时间参数;描述了具有时间窗的搭接网络的不可行问题,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本质;提出可行性的判断标准以及搭接网络不可行时的调整方法;最后根据传统网络计划中时间参数的计算原理得到了可行网络的时间参数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搭接网络在项目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6.
激光冲击诱导的45钢平衡组织的应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波长为1.054 μm脉宽为20 ns的Nd:glass激光器对表面覆有铝箔的退火态45钢进行了激光冲击处理.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x射线应力分析仪及显微硬度计对激光冲击试样的微结构演变、残余应力和硬度分别进行了观察和测试.结果表明,在"完全约束"和几近绝热的条件下,激光诱发的冲击波的超高应变率使45钢表面产生一系列应变效应.激光冲击在试样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可达425 MPa;激光冲击对材料内部各相的显微硬度有显著影响;受激光冲击后,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依据其位相出现不同程度的破碎现象;先共析铁索体内产生位错和孪晶,形变孪晶呈现薄透镜片状和交互状.  相似文献   
67.
针对稠油疏松砂岩油藏采油工艺中防砂管极易发生堵塞的现状,对现存防砂管的滤材和结构进行了改进,并进行防砂管基本性能试验和压力极限的堵塞试验.结果表明:防砂管的渗透率受压差影响明显;含粘土等固体颗粒的原油在渗流过程中更容易使防砂管发生堵塞;在相同的渗流环境下,经滤材改进设计的新型防砂管渗透率最高,阻力系数最小,渗流量最大,并且渗透率随时间降幅最小,渗透性能最好;同时在极限压力下,经结构改进设计的新型防砂管渗流流量最大,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渗流状态,试验结束后,绕丝完好,没有大量泥沙淤积吸附现象.  相似文献   
68.
从绝缘油物质成分原子水平研究揭示绝缘油的热裂解产气机制,是科学指导基于油中溶解气体实现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关键。基于反应分子动力学对三元混合绝缘油中不同物质成分的单分子、多分子和混合油体系的热裂解动力学过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分析了矿物油、天然酯和改性天然酯中不同类型油品分子的热裂解路径及产气行为,以及三元混合绝缘油的热裂解产气特性,并通过油品过热产气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结果表明:矿物油、天然酯和改性天然酯分子在热应力下会通过解环、脱羧与脱羰等反应转化为链状烃,再逐步裂解为烃类气体小分子;当油品分子体系增大时,分子热裂解方式与油品单分子相同,但其热裂解反应进程会加快。三元混合绝缘油热裂解仿真结果表明,其在低温过热时油中CO2含量最高,中温过热时油中H2和烃类气体含量增加,高温过热时油中C2H2含量增加,C2H4、C2H6含量增加显著,该油品过热产气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该成果可为基于油中特征气体分析实现三元混合绝缘油...  相似文献   
6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a_(0.96)D_(0.04))MnO_3(D=Ca,Sr,Rb,Sm)氧化物粉末后,先分别采用氩气气氛的放电等离子烧结和空气气氛的常压烧结制备出CaMnO_3(CMO)块体,并对其进行相组成分析,选择出更为优异的CaMnO3块体制备方法。再进一步制备出(Ca_(0.96)D_(0.04))MnO_3(D=Sr, Rb, Sm)氧化物块体,最后对(Ca_(0.96)D_(0.04))MnO_3(D=Ca, Sr, Rb, Sm)块体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热电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氩气气氛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CaMnO_3块体发生物相分解,原因是放电等离子烧结的烧结环境贫氧;空气气氛的常压烧结可以得到物相较纯净的(Ca_(0.96)D_(0.04))MnO_3(D=Ca, Sr,Rb, Sm)块体;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Ca_(0.96)D_(0.04))MnO_3(D=Sr, Rb, Sm)的ZT值在873 K时达到最大,分别为0.11、0.08和0.07,相比于未掺杂试样提高了1.3~2.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