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为了明确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脱水果蔬果胶性质变化对质构的影响,实验以南瓜为原料,采用不同微波强度进行处理,分析脱水南瓜硬脆度和微观结构,以及果胶含量、酯化度和单糖组成等性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微波强度为9 W/g时,南瓜获得较大的脆度和适中的硬度,孔状结构均匀。随着微波强度的升高,南瓜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螯合性果胶(CSP)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微波处理后南瓜果胶分子链断裂,分子量减小。随微波强度的升高,南瓜中不饱和半乳糖醛酸(UG)含量、果胶酯化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微波强度为9 W/g时,UG含量较高,达到10.54 mg/g。综合分析,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UG含量是影响南瓜硬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酯化度和WSP含量影响其脆度和多孔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固态渗透(solid osmotic dehydration, SSD)和液态渗透(liquid osmotic dehydration, LOD)过程中草莓水分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在糖渍72 h的过程中,2种糖渍方式下草莓水分含量均逐渐降低;在渗糖72 h时,SSD和LOD处理的草莓水分含量分别由91.83%下降至74.56%、79.90%。2种渗透方式的弛豫时间T22与T23值均伴随着渗透过程而变小,表示SSD和LOD都使得草莓中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流动性减小;同时峰面积A22值均逐渐减小,表示2种渗透方式均减少了不易流动水的水分含量。然而在LOD处理过程中,草莓中自由水峰面积在渗透过程中呈下降趋势,但下降不显著(P>0.05),同时弛豫时间T21峰位置逐渐右移,表示随着渗透时间的延长,草莓中结合水的流动性增强;相反,在SSD处理中,草莓中自由水峰面积在渗透72 h后显著下降(P<0.05),相比0 h,下降幅度达55.35%,并伴随着渗透时间的延长,草莓...  相似文献   
23.
文化遗产型景区保护机制需要不断创新,文章在分析国内外文化遗产型景区的保护现状的基础上,以福建土楼为例,从保护理念、保护投入、保护管理、保护技术、保护监督等方面试析文化遗产型景区保护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24.
为确定贮藏期间草莓脯褐变的化学途径,将草莓脯分别于37、25、4 ℃条件下贮藏,测定其色泽以及抗坏血酸、总酚、3 种游离糖、5 种游离氨基酸和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3 个温度下 草莓脯L*、a*、b*值均呈下降趋势,贮藏90 d色差ΔE为11.42~33.33,说明草莓脯贮藏期间色泽发生明显变化;抗坏血酸、总酚、游离糖和氨基酸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5-HMF含量则呈线性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谷氨酰胺含量外,其他色泽及化学指标与ΔE呈显著、极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P<0.05、P<0.01、P<0.001),说明色泽变化可能是抗坏血酸降解、多酚氧化和美拉德反应等途径的共同作用结果;聚类分析则将样品分为两类,较高温度、较长时间贮藏的样品与其他样品能够得以区分,说明温度与时间对褐变程度的影响不可忽略。总之,在草莓脯贮藏期间的褐变过程中,同时存在抗坏血酸、酚类、糖和氨基酸参与的褐变反应,但各成分含量变化与褐变程度存在不同步性。本实验结果可为草莓脯贮藏期间的褐变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为了建立准确、高效的玉米黄质及其异构体的检测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流动相、流动相比例和洗脱时间对玉米黄质碘催化-光异构化样品分离效果,采用光谱、色谱、质谱多种方法对玉米黄质及其异构体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玉米黄质及其异构体最佳的检测条件是流动相A:甲醇、MTBE和水,流动相B:甲醇和MTBE,流动相比例A为80/15/5,B为1/10,洗脱时间为24 min;通过对各个峰最大吸收波长、Q值、质谱离子碎片和与相关报道比对,在玉米黄质碘催化-光异构化样品中鉴定出了15/15’-顺式、13/13’-顺式和9/9’-顺式三种玉米黄质顺式异构体;全反式玉米黄质在5~250 n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检测快速等优势,可用于玉米黄质及其异构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及抑制剂钨酸钠(Na2WoO4)处理对发芽玉米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以‘苏玉29’黄色玉米为材料,将其进行不同质量浓度外源ABA浸泡处理后进行发芽,测定发芽玉米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脯氨酸、VC、总酚、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ABA处理能提高发芽玉米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脯氨酸、VC、总酚的含量和内源ABA含量;5 mg/L ABA条件下,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最高,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7.6%和20.1%,而Na2WoO4会抑制内源ABA的合成,同时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结果表明,ABA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发芽玉米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量。同时,发芽玉米籽粒中抗氧化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综上,外源ABA处理能够促进发芽玉米内源ABA合成,提高发芽玉米类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促进发芽玉米中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增强发芽玉米抗氧化能力,提高发芽玉米籽粒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7.
为明确真空微波干燥过程中,微波强度对胡萝卜和南瓜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的影响,本文采用静态体外模拟消化模型评价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的变化,采用透射电镜(TEM)和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壁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真空微波干燥后的胡萝卜和南瓜的细胞壁断裂,有色体结构破坏严重。经体外模拟消化,胡萝卜和南瓜消化液细胞结构破坏明显,细胞壁破裂严重,类胡萝卜素从细胞内部释放到消化液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鲜样,且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随微波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微波强度为9 W/g时,胡萝卜和南瓜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较高,其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相比于鲜样分别显著提高了12.02、24.2倍(P<0.05)。由此可知,选择合适的微波强度有助于提高蔬菜中类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28.
酚类物质是草莓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不稳定易降解的特点。为探究草莓脯酚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4、25和37 ℃贮藏温度下,不同包装的草莓脯中酚类物质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草莓脯中的酚类物质对热和光不稳定,随贮藏温度的升高,降解速率增大,半衰期减小;同一贮藏温度下,真空避光包装的降解速率最慢,其次是真空透光、非真空避光和非真空透光。四种包装方式下草莓脯中酚类物质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45、17.75、18.91和17.42 kJ/mol。四种包装材料预测模型的验证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99,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用于预测任意温度下贮藏的酚类物质含量及草莓脯货架期。同时对草莓脯中酚类物质的热力学参数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为阐释酚类物质降解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超声辅助烫漂对黄花菜干制品色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漂烫温度及超声辅助漂烫预处理对黄花菜干制品色泽的影响,分别在70、80、90℃三种温度下烫漂及超声辅助烫漂对黄花菜进行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所得干制品褐变度、色泽、抗坏血酸、叶绿素及5-羟甲基糠醛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漂烫温度升高,预处理时间变短,抗坏血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提高,褐变度与5-羟甲基糠醛含量降低,产品色泽较好。与普通烫漂处理相比,经功率密度为0.4 W/cm~2超声烫漂处理后干燥所得的产品抗坏血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褐变度与5-羟甲基糠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色泽更好。烫漂温度为90℃、功率密度为0.4 W/cm~2时超声预处理的干制品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0.4067 mg/g和0.87 mg/g,而褐变度、5-羟甲基糠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色泽最好。  相似文献   
30.
为评价不同品种冻干桃片的品质,本文选用11个水蜜桃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冻干桃片产出率、复水比、硬度、脆度等16项品质指标,采用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影响冻干桃片品质的核心因子,根据品质模型和综合得分评价冻干桃片的综合品质。结果表明:维生素C、总酚、果糖、硬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半纤维素、可溶性蛋白、产出率和蔗糖的变异系数较小,均小于15%,其它的指标差异不明显,各指标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指标进行简化和分类,桃片16项品质指标可用硬度、维生素C、总果胶、蔗糖、纤维素、色差(ΔE)这6个主成分来表示,并得出了桃片品质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分析发现最适宜冷冻干燥加工的桃品种是紫桃,最不适宜的是百丽和松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