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不同品种桂花挥发油成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CRM),对两种不同品种的桂花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共鉴定出α-甲基-α-(4-甲基-3-戊烯基)环氧甲醇、β-里哪醇、壬醛、丁香醛(、E)-β-紫罗兰酮、棕榈酸、水杨酸甲酯等71种组分,分别占各自总含量的95.49%、92.28%。结果表明,使用CRM法对重叠峰进行解析,得到纯的色谱和质谱,从而大大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该研究建立了油料油脂中生育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样品加入异丙醇和0.1 g抗氧化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经涡旋和超声提取,过0.22μm的有机滤膜,采用Poroshell 120 SB-C18液相色谱柱分离,以90%(体积分数)甲醇-水为流动相、流速0.75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94 nm,外标法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该方法10 min内可以实现4种生育酚基线分离。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的检出限分别是0.16、0.21、0.20、0.22μg/g,定量限分别是0.53、0.68、0.66、0.72μg/g,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2,且回收率为87%~109%,精密度为1.88%~9.89%。该方法提取过程简单且提取效率高,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满足实际油料样品中生育酚含量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23.
目的优化油菜籽中总酚提取工艺,建立油菜籽总酚测定方法,评估不同产地油菜籽中总酚含量差异。方法以芥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ileu比色法测定油菜籽中总酚含量,检测波长725 nm。同时探究了甲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油菜籽中总酚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了我国7个省份不同产地油菜籽总酚含量。结果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为1:20(g/mL),提取溶剂为50%甲醇,提取时间为3 h。芥子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1487X+0.0137,相关系数r~2=0.9996,线性范围为0.5~4μg/mL。油菜籽总酚含量范围为4455.21~7842.30 mg/kg。结论 Folin-Ciocaileu比色法简单、快速、准确,是油菜籽中多酚含量测定的可靠方法。不同产地油菜籽中总酚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贵州省油菜籽总酚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传统毛衫工艺现状的分析,探讨在智能化生产趋势下针织毛衫工艺设计思路,提出一种新的毛衫工艺计算方法。以毛衫袖窿部位为例,依据服装裁剪制版方法优化毛衫衣片图,并对毛衫廓型曲线进行函数仿真,结合衣片给出的毛衫密度参数,计算毛衫收放针工艺数据;并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为毛衫廓型结构的合理化设计提出新的思路与基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开发检测棉籽油特征标志物锦葵酸和苹婆酸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实现食用油中棉籽油掺假确证性鉴别。方法 利用碱式甲酯化方法对油脂样品进行酯化,正己烷提取脂肪酸甲酯,加入无水硫酸钠过滤,选择性离子扫描模式采集数据,外标法定量,以特征标志物判定食用油中是否掺假棉籽油。结果 建立的食用油中锦葵酸和苹婆酸高灵敏检测技术能准确鉴定食用油中5%棉籽油掺假。与基于脂肪酸组成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仅能鉴别大豆油中10%以上的棉籽油掺假相比,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标志物方法鉴别灵敏度更高。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食用油中苹婆酸和锦葵酸高灵敏检测技术,为鉴别食用油中棉籽油掺假提供了关键检测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分离在工业中广泛应用,表面活性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在泡沫浮选、萃取和膜分离3个方面的应用前景。通过对于分离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说明表面活性剂在分离中的作用,并探索表面活性剂在分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利益驱动的食用植物油掺伪现象危及消费安全和食用油市场秩序,亟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食用油鉴伪方法。目前,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的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常规理化测定的鉴别技术、基于波谱分析的快速鉴别技术、基于代谢组学的全谱指纹分析、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鉴别技术,这些方法优势互补。其中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鉴别方法因具有确证性、高灵敏、可实现鉴定多种低价食用油同时掺伪的优点,越发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综述了DNA、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以及加工过程中引入的外源物质等特征标志物在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发现进一步挖掘食用植物油的特征标志物,建立多种标志物的高灵敏同步检测技术是基于特征标志物的食用植物油掺伪鉴别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28种功能性食用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包括8种国家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目录油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GC-FID)方法对28种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研究。在GC-FID图谱基础上,得出了所测的28种植物油脂中37种脂肪酸的指纹图谱。根据脂肪酸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相对定量,进而分析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不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组成,从而分析样品的脂肪酸组成。结果在28种功能性油脂中,芍药籽油、芥花油、美藤果油、文冠果油、星油藤种子、翅果油等10种油脂UFA含量都在90%以上;MUFA含量最高为澳洲坚果油80.3%,其中,PUFA含量以美藤果油最多,达到82.0%,星油藤种子油次之,为81.1%,二者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均含量高达40%;漆树种仁油、毗黎勒油、秋葵籽油、油瓜油的SFA含量均超过30%。结论该研究对探讨利用脂肪酸指标评价新型功能性油脂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9.
张良晓 《今日印刷》2007,(11):72-73
近年来,"中国制造"已经势不可挡地崛起并成为助推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上海光华同北人、中景、大族冠华等一批优秀的单张胶印机制造商一道,在"中国制造"的世界潮流中,或争相推出高性价比的替代进口产品,或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把单张胶印机导入海外市场.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几十家胶印机制造商,拥有年产销万余台胶印机的能力,能够满足国内10万家印刷企业90%以上的胶印机市场数量型需求,能够把胶印机销售到全球几十个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培育中国胶印机名牌的课题,从时机和条件方面看,都具备了相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30.
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建立了油菜籽中27种除草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样本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提取净化,用乙腈-乙酸溶液提取30 min,添加缓冲盐,振荡,冷冻离心去除脂肪和蛋白,将上清液转移至净化管中,加入PSA(N-丙基乙二胺)/C18(BONDESIL-C18)/GCB(石墨炭黑)混合粉末净化包,去除基质干扰,过0.22μm有机相滤膜。利用LC-MS/MS外标法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检出限为0.14~0.92μg/L,油菜籽基质中27种除草剂在2.0~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2;在5、10、25μg/kg添加水平下,27种除草剂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5.3%~102.0%,相对标准偏差在1.3%~10.4%之间。将该方法用于实际油菜籽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符合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好的优势,适合油菜籽中27种除草剂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