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居住区环境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无锡市19个住宅小区所做的居住环境实态的问卷和访谈调查,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居住环境现状和居民需求获得全面的认识,以期为无锡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手段在科技、社会与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为工业建筑遗产的更新利用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当前应用于文化遗产更新利用的新媒体技术类型、技术特点分析,结合对当前城市工业遗产更新设计与后续运作中设计可持续管理不到位、公众参与度不高、公共空间缺乏吸引力等问题的思考,提出工业遗产更新设计与利用中通过数字化信息模型建构、场所空间互动、多媒体表皮建构等新媒体技术方法,从建筑本体、技术与空间使用者三方面增强工业遗产更新利用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  相似文献   
23.
建筑设计应尊重地形环境。通过对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规划设计的介绍,阐明了建筑师的空间环境观念,论述了实际工程中山地建筑中的布局与造景手法。  相似文献   
24.
环境改善中的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因素在环境改善中是一把双刃剑。物质技术条件只能制约建筑作品、环境的创作特点,但不能决定其创作水平的高低,关键还是看“人”对“物”的运用和掌握。  相似文献   
25.
岭南园林萌芽于西汉时期,营造历 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以广东地区为代表 的岭南造园活动及研究工作逐渐兴起。因其 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岭南园林已发展成为我 国三大地域代表性园林艺术流派之一。本文 概述了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相关学术研究 成果,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进 行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 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 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 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著,分 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 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26.
近代工业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城市中留下了许多值得尊重和保护的工业建筑遗产。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在地产开发项目中如何利用这些工业遗产文化和经济价值来促进旧城活力的再生,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以无锡"西水东"这个住宅开发项目为蓝本,通过对"西水东"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成果分析与总结,探讨住宅项目中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可能性与再利用的策略,明确其对城市空间环境的改善、城市记忆的积淀、城市生机魅力的保持以及对城市文化复兴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7.
无锡地区安置房小户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希晨  郝靖欣 《住宅科技》2009,29(11):21-25
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带来了城市外围用地性质的变更,大量农民从集体土地上的自建住宅搬迁到安置小区。文章针对在置换过程中,在农民安置住宅设计与使用中出现的Diverse question提出相应的设计变通策略,在符合国家政策、规范的前提下对安置户型的可适性、变通性、舒适性做些有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勘探开发领域数据正在呈指数级增长,只有发展更高级的数据处理方法才能适应其增长速度,具备易于学习、可读性高、拥有海量第三方库等优点的Python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愈发广泛。详细讨论Python在数据处理、地质建模、深度学习和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举例强调Python在这些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展望了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领域,指出Python对油气勘探开发的帮助与影响是巨大的,油气勘探开发行业与Python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多领域的结合也将愈发紧密。同时软件开发人员也需要了解Python的局限性,从而使Python与软件开发人员两者相辅相成,以期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9.
为揭示松辽盆地王府断陷断层的差异变形特征,深化对边界正断层变形机理的规律性认识,在构造解析及断层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物理模拟在“连续正演”和“控制变量”方面的优势,探讨边界正断层差异变形的控制因素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1)根据断层活动强度划分为4个区域构造演化阶段,王府西边界正断层活动性最强,但由北至南断层倾角逐渐增大,并且在局部呈现“上凸”形态。(2)综合构造物理模拟和实际地质背景表明,边界正断层形态受控于岩性横向变化、同构造沉积作用和基底先存凸起等3个主要因素。边界正断层若同时发育在不同岩性的地层中,或者伴随强烈的同构造沉积作用,都会导致倾角发生改变;此外,断层延伸到坚硬的基底凸起附近会改变延伸趋势,绕过其顶端继续传播,导致在局部出现“上凸”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