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王海宁  崔燕 《日用电器》2006,(11):59-60
介绍了废电池的种类及其污染危害,并比较了国内外处理现状,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废电池的处理方法,并概括了新技术与工艺,对废电池处理工艺提出对策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2.
崔燕 《化工中间体》2022,(5):123-125
专业的煤矿级润滑脂,需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定期检测,以解决煤矿设备因重负荷意外停机,导致故障的问题.通常对铁谱磨损指数进行分析,以判断设备润滑油使用情况的劣化、油污情况和部件磨损,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设备出现停机损失.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煤矿环境的污染,并且研究设备润滑油的故障诊断,还可以有效延长设备及润滑油的正常使...  相似文献   
193.
介绍了室内减压稳压消火栓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结合实际工程对传统消火栓系统和减压稳压消火栓系统进行比较,认为采用室内减压稳压消火栓能够减少竖向分区,节省管材和管件,少占用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194.
崔燕 《山西化工》2022,(5):47-49
以十级人工硬水为模拟煤矿用高含水液压液配制水氯离子标样,分别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其氯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及两种方法差异性、适宜性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性,其中,离子色谱法直接采集数据的精密度最佳;离子滴定法所得精密度优于离子色谱法经计算所得实际数据的精密度,离子色谱法适用于浓度较低待测水样,而离子滴定法适用于浓度较高或者水质较差待测水样氯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5.
按照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总体方案》的总要求,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及空间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于2020年底建成横向覆盖全国陆域及领海的全国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软件系统,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库体系(图1),建设灾害风险要素...  相似文献   
196.
目的 合成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关键中间体(S)-5-甲基-7-氨基-5H,7H-二苯并[b,d]氮杂环庚-6-酮(1A).方法 以2-氨基联苯为起始原料,经酰基化、Friedel-Crafts环化反应、N-甲基化、亚硝化、还原等反应合成外消旋化合物5-甲基-7氨基-5H,7H二苯并[b,d]氮杂环庚-6-酮(7).(7)与光学活性的扁桃酸反应,利用柱层析法拆分了2种光学异构体,再经酸性水解合成关键中间体1A.结果 其结构经1H-NMR和LC-MS证实,总收率为14.67%.结论 此合成方法适用于放大生产.  相似文献   
197.
目的对甘肃省基层疾控中心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调查质量进行评价,并为规范其调查处置及报告撰写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2014年甘肃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按照相关指南及标准的要求对流调报告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52起暴发事件的流调报告,普遍存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不系统、不深入的情况;食品卫生学调查侧重于一般卫生学调查,对暴发原因调查开展相对较少;部分事件定性的实验室证据支持力度不够。结论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质量从现场调查、数据分析挖掘、实验室检验结果解读等方面均有不足,因此还应在稳定队伍的同时加强培训,做好人员及知识的储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8.
全站仪的测距加常数是影响其测距精度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文章以实验的形式对全站仪的测距加常数的常用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以便于一线测绘工作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