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8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宋心远 《上海染料》2009,37(4):9-19
多组分纺织品是当前发展最迅速的一类纺织品,由于组分多,结构复杂,染色难度大,一般要选用两种染料染色。分散和活性两种染料是多组分纺织品染色的主要染料,它们分别用来染聚酯和纤维素纤维,后者还可染蛋白质纤维。这两种染料染色性能和工艺条件差异大,多半采用两浴法染多组分纺织品,染色工艺长,加工效率低,耗水耗能和污水排放量大。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分散和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的难点和一浴法染色的思路,从理论上分析了一浴法染色的基础和途径,特别是对烟酸均三嗪染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低破成中性固色的条件,以及和分散染料一浴法染色的近年进展作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染色思路,对开发此类染料,染色助剂和染色工艺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有利于一浴法生态染色。  相似文献   
62.
宋心远 《印染》2008,34(15)
3.2 其它固色剂的类别和作用 交联剂P又称交联剂FAP,是BASF公司的产品,其主要组分是1,3,5.三丙烯酰六氢均三嗪,结构式如下: 三嗪环年的三个丙烯酰基很容易与染料中的氨基、磺酰胺基和羟等反应,并在纤维上形成交联;其与朋解染料的羟基反应,使水解染料通过交联作用而结合在纤维上.  相似文献   
63.
均苯三甲酸铕发光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铕(Ⅲ) 均苯三甲酸(H3L)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化学分析、热分析和红外光谱确定其化学组成为[EuL(H2O)5]·H2O。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为晶体物质,由扫描电镜照片可以看出配合物为棒状物质,晶粒大小10~20μm,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红色的荧光。  相似文献   
64.
活性染料染色进展(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心远 《上海染料》2002,30(5):5-13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活性染料染色的进展,从活性染料染色的一些基本性能出发,分析了活性染料的低盐染色、受控染色、中性固色、深色品种染色、坚牢品种染色以及新纤维、非纤维素纤维和多组分纤维纺织品染色的理论、工艺、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5.
结构生色和纺织品生态着色(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先简要介绍了自然界产生颜色的起因,介绍分析了光与纺织品的作用途径和方式;分析了选择吸收产生颜色和结构生色的特点和不同,并重点介绍了物体对光散射、干涉和衍射产生结构色的基本条件;分析了自然界一些物体结构生色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介绍了纺织品结构生色产品,包括结构生色丝和薄膜,结构生色液晶纺织品,以及颜料、粘着剂与涂层薄膜的结构色.最后简要介绍了增深、消光、透明、反光、闪光以及珠光染整等仿生加工的原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66.
该文先简要介绍了自然界产生颜色的起因,介绍分析了光与纺织品的作用途径和方式;分析了选择吸收产生颜色和结构生色的特点和不同,并重点介绍了物体对光散射、干涉和衍射产生结构色的基本条件;分析了自然界一些物体结构生色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介绍了纺织品结构生色产品,包括结构生色丝和薄膜,结构生色液晶纺织品,以及颜料、粘着剂与涂层薄膜的结构色.最后简要介绍了增深、消光、透明、反光、闪光以及珠光染整等仿生加工的原理和途径.  相似文献   
67.
纤维素纤维化学改性增强染色性能(一)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宋心远  沈煜如 《印染》1998,24(11):37-45
对纤维素纤维的化学改性作了较系统的介绍,特别是对胺化或季铵化改性的助剂、方法及机理,并对改性纤维的染色性能,包括吸附等温线、直接性、固色速度、匀染、透染和配伍性能等作了系统阐述,对它的应用前景和存在问题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活性染料受控染色和中性固色的理论和工艺(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心远  沈煜如 《上海染料》1998,(6):30-36,14
该文对活性染料的染色基础理论和当色的重要参数作概括的阐述之后,详细介绍了通过严格精确控制的染色过程、达到高生产效率、高正品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和的废水排放;针对碱性固色缺点,在长期的研究后通过提高染料的反应性和对纤维的亲和力,应用中性固色剂等加快固色的反应过程,达到中性固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利用维纶伴纺毛织物退维效果的评价方法,提出了改进退维效果的措施,认为高效强力渗透剂E、DMSO及PVP能较好地改善退维效果,另外,还可改进湿整和退维工艺。  相似文献   
70.
钱红飞  宋心远 《印染》2007,33(13):1-4
在研究分散染料对涤纶/氨纶双组分染色上染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助剂对该染色系统的影响。研究发现,助剂的加入对分散染料的上染分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随着助剂品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使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的上染增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一般能降低分散染料对氨纶组分的上染;聚乙二醇化合物几乎不影响上染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