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立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对不同的葡萄酒及葡萄皮渣提取物等19种样品进行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白葡萄酒几乎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红葡萄酒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不同的抑制活性,抑制率最高为山葡萄酒,其抑制率为11.12%。葡萄皮渣的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其抑制率分别为3.91%、18.25%、20.76%,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红葡萄酒和葡萄皮渣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可作为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先导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检测技术比较分析烟台产区3个品种干红葡萄酒(西拉、马瑟兰和美乐)的香气差异。电子鼻结果表明,3个品种干红葡萄酒间香气差异显著。经SPME/GC-MS方法共鉴定出48种挥发性成分,包括22种酯类、10种醇类、5种醛类、4种酮类、3种酸类、2种酚类及2种芳香烃类。经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s, OAV)法鉴定出8种活性香气成分(OAV1),包括2-甲基丙酸乙酯、丁酸乙酯、3-甲基-丁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及壬醛。在西拉葡萄酒中,醇类(51.01%)含量最高,其次是酯类(43.94%)和酸类(2.30%);在马瑟兰葡萄酒中,酯类(52.18%)含量最高,其次是醇类(38.32%)和酮类(2.50%);在美乐葡萄酒中,酯类含量最高(52.64%),其次是醇类(41.30%)和醛类(2.72%)。不同品种葡萄酒之间香气差异主要表现为成分含量的差异。除醛类和酮类外,其他各类化合物的总含量在3组样品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表明,3组样品在挥发性成分组成上差异明显。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丰富葡萄酒香气理论、指导葡萄酒生产,同时对保护地方特色食品的发展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酒及其蒸馏酒中的铜含量,数据显示,所有原酒及玻璃器皿蒸馏的酒样中铜含量都较低,符合国家标准,而紫铜壶蒸馏获得酒样中的铜含量较高,其中一个酒样超过国家标准。研究结果显示,葡萄蒸馏酒中铜含量主要来源于紫铜蒸馏器,使用紫铜蒸馏器进行蒸馏更应该注意分析和控制铜含量才能生产合格的蒸馏酒或白兰地。  相似文献   
14.
橡木制品因其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增强及改善葡萄酒等酒精饮料的感官品质而成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橡木桶的最佳替代品,解决了橡木桶成本高昂、管理和操作难度较大且使用寿命短的问题。该文对橡木制品本身及其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了橡木成分与葡萄酒及其他酒精饮料的相互作用,阐明了其对酒精饮料品质的影响,为橡木制品在葡萄酒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评分法、交叉分析法对游客就葡萄酒旅游的态度及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葡萄酒、葡萄酒休闲旅游、烟台葡萄酒庄的了解认知相对较少,且随年龄、学历、在烟台市居留时间不同而认知差异明显,年龄越长、学历越高、在烟台居留时间越长的游客对烟台葡萄酒文化及休闲旅游的了解程度越高。对到烟台酒庄游玩的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游客普遍倾向葡萄采摘等参与、体验的休闲旅游方式,而文化因素是影响游客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对葡萄酒文化越不了解的游客到酒庄游玩的意愿相对越低。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葡萄酒工业旅游从兴起到逐渐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文章梳理了张裕集团工业旅游资源的形成过程和建设路径,分析了张裕瑞那城堡酒庄开展工业旅游所具备的优势资源:张裕母品牌背书效应、地理区位优势、便利交通条件和区域旅游资源互补等。还从立足当地葡萄酒产区建设、工业旅游产品组合设计的客源引流方法、多方联动机制建立和品牌形象塑造等方面总结了瑞那城堡酒庄在开展工业旅游过程中的阶段性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以供国内其他葡萄酒企业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橡木桶陈酿对红葡萄酒中黄烷-3-醇和原花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华夏酿酒有限公司2004年度赤霞珠为试材,研究了美洲、欧洲和欧美三种类型橡木桶陈酿对黄烷-3-醇和原花色素含量及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橡木桶陈酿过程中,(-)-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gallate,ECG)、(-)-表棓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gallocatechingallate,EGCG)含量上升,(+)-儿茶素((+)-catechin,CAT)保持相对稳定,而(-)-表棓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略有下降。原花色素含量下降,平均聚合度降低。不同类型的橡木桶对两者含量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