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3篇
工业技术   18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核桃仁为原料,以水解度和对α-淀粉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设计研究核桃蛋白酶解中相关的单酶水解、多酶水解、酶添加顺序、复合酶最佳配方等关键因子。结果表明,单酶对核桃蛋白的水解度大小依次为: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而酶解产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大小依次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并发现依次添加单酶比同时添加的效果更好。综合考虑,先加中性蛋白酶再加碱性蛋白酶的添加方式最佳,可使核桃蛋白水解度达到40%左右,同时还保证酶解产物对α-淀粉酶抑制率较大,可达到85.9%。  相似文献   
72.
本文讨论了石油产品设计活动的类型,思维特性和类比在石油产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给出了石油产品设计系统的形式模型及其问题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73.
真空练泥机(以下简称练泥机)是电瓷工业和陶瓷工业的重要机械设备。泥料经练泥机加工后,其水分和组分趋于均匀,结构更为致密,可塑性得到提高,并可成为制造产品的泥段。国内外生产实践表明,泥段质量的好坏,与练泥机的规恪型式,结构和性能是密切相关的。下面重点探讨在电瓷生产中,练泥机与泥段质量的关系,达到提高泥段质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1 练泥机的型式和规格与泥段质量的关系 1.1 练泥机的型式与泥段质量的关系练泥机的型式大致可分为立式练泥机和卧式练泥机两大类,以轴而论,练泥机又有单轴和多轴之分。卧式多轴练泥机是电瓷生产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练泥机,主要用来挤制量大面广的中小产品的泥段。选用卧式练泥机来挤制中小产品的泥段,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卧式练泥机机身低、操作简便、一般不配置辅助操作机械,工人多为手工操作;二是中小  相似文献   
74.
石油资源短缺和原油重质化、劣质化的趋势,以及不断上涨的对清洁油品的需求,使得通过加氢充分利用石油中多环芳组分成为近期石油炼制工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量子力学方法对模型化合物芘的加氢位置及反应历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芘倾向于在端环边位先加氢,有三条主要的加氢路径。在反应初期,中间环边位碳原子的加氢稍占优势,但随着反应的深入进行继续加氢困难。模拟计算结果与不同温度下芘在NiMo催化剂上加氢得到的反应产物分布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5.
采用DFT方法对氢气还原SO2过程的微观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氢气能以氢自由基(路径一)、氢分子(路径二)两种形式参与反应,对SO2进行还原。氢气以氢自由基形式参与反应时,氢气分子均裂产生氢自由基的过程中需要586.80 KJ/mol的能量,是反应路径一的速控步骤,一旦氢自由基形成,后续反应的能垒低于反应路径二中氢气以分子形式参与反应的能垒;而氢气以氢分子形式参与反应时,各步反应的能垒大致在(40~150)KJ/mol范围内,均可以在较缓和的条件下发生。可以认为,在有可降低氢气解离形成氢自由基难度的催化剂存在时,氢气有可能以氢自由基形式为主参与反应,对SO2进行还原,而在纯粹热反应条件下,氢气更有可能以氢分子形式还原SO2。在小型连续管式反应器中,对氢气还原SO2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支持模拟得出的结论,即在无催化剂条件下,氢气可以氢分子形式参与还原SO2的反应。  相似文献   
76.
77.
硫化钼系催化剂是加氢脱硫领域内的常用催化剂,助剂钴的引入可以大幅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钴促进作用的原因尚不十分明确,尤其角位引入钴后的情况报道较少。本文将钴引入位置分为硫边取代和角位取代两种情况,通过DFT理论计算的方法计算了引入助剂钴后两种钴钼硫活性中心上噻吩的吸附情况,以及噻吩经直接脱硫(DDS)和加氢脱硫(HYD)两种途径加氢脱硫过程的反应能垒,以此对引入助剂钴后活性中心加氢脱硫性能提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角位引入钴后噻吩吸附增强,而且硫边和角位引入钴后噻吩加氢脱硫过程的能垒有所降低,这两方面作用共同促进了噻吩的加氢脱硫反应。  相似文献   
78.
碱性氮化物的含量过高造成分子筛的失活,严重影响催化裂化的产品分布,碱性氮化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是研究催化剂失活原因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采用巨正则蒙特卡洛(GCMC)方法研究NH_3及胺类氮化物(二甲胺、三甲胺)在FAU分子筛中的吸附,获得吸附热、吸附等温线、吸附位等信息。在温度为(437.15~723.15)K下计算了NH_3在FAU分子筛中的亨利常数,拟合亨利常数得到吸附热为32.27 kJ/mol,吸附热数值在文献所报道的范围内,并在此模型上计算了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吸附热,吸附热大小顺序为NH_3(32.32 kJ/mol)<二甲胺(90.76 kJ/mol)<三甲胺(108.59 kJ/mol),与碱性的大小顺序一致。结合吸附质与分子筛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图,得到NH_3及胺类氮化物在FAU分子筛中有2个不同的吸附位点。在773 K、(0~100)MPa压力下,吸附量大小为NH_3>二甲胺>三甲胺,且吸附等温线能够较好的用Langumir模型拟合。在催化裂化(FCC)条件下,FAU分子筛对三甲胺的吸附量明显大于NH_3和二甲胺,且主要吸附在十二元的主孔道中。  相似文献   
79.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催化氧化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
采用晶格能优化方法CULP和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方法对TS-1中钛在骨架上的位置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钛的取代位置基本是随机的,量子力学从头计算方法对多个TS-1分子筛碎片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钛在AS-1分子筛骨架中以四面体结构存在,钛硅分子筛在960cm^-1附近的吸收不应被看作是钛处于分子筛骨架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