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离散单元法及其在流态化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池楼  赵永志 《化工学报》2014,65(7):2520-2534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过程工程领域中颗粒体系研究的数值方法,特别是将DEM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形成的CFD-DEM耦合方法,已经在流态化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对DEM模型进行了综述,包括DEM模型的基本原理、颗粒形状模型、接触力模型、非接触力模型、流体作用力模型等;然后对CFD-DEM耦合方法及其在流态化领域的一些主要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在流化床、气力输送以及过程工程领域里的一些其他应用。最后对DEM模型以及CFD-DEM耦合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能促进DEM方法的发展,并推动其在过程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过程工程领域中颗粒体系研究的数值方法,特别是将DEM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相结合形成的CFD-DEM耦合方法,已经在流态化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对DEM模型进行了综述,包括DEM模型的基本原理、颗粒形状模型、接触力模型、非接触力模型、流体作用力模型等;然后对CFD-DEM耦合方法及其在流态化领域的一些主要应用进行了介绍,包括在流化床、气力输送以及过程工程领域里的一些其他应用。最后对DEM模型以及CFD-DEM耦合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希望能促进DEM方法的发展,并推动其在过程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奥氏体不锈钢焊件是高压氢系统中重要的承载结构,其长期服役在高压高纯氢气环境中会出现塑性损减、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加快等氢脆现象,导致高压氢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为保障高压氢系统的安全运行,研究高压氢环境奥氏体不锈钢焊件的氢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奥氏体不锈钢焊件中氢的两种来源,随后讨论评价材料氢脆敏感性的静态实验方法和动态实验方法,其次概述当前主流的氢脆机理,然后着重分析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对奥氏体不锈钢焊件氢脆敏感性的影响,最后归纳并总结五种典型的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对焊件微观组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焊件的氢脆敏感性。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奥氏体不锈钢焊件氢脆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O型橡胶密封圈高压氢气环境中特性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池楼  陈国华 《化工学报》2018,69(8):3557-3564
高压氢系统中橡胶O型圈密封结构直接与高压高纯氢气接触,常会发生氢的侵入和溶解继而造成橡胶溶胀,但吸氢膨胀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鲜有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耦合氢致应变的橡胶超弹性本构模型;然后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通过编写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建立了考虑吸氢膨胀效应的高压氢气橡胶O型圈密封有限元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吸氢膨胀对高压氢气下橡胶O型圈密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氢膨胀提高了密封面上的接触应力,利于密封条件的形成;但同时也增加了O型圈截面的高度和面积以及O型圈的Mises应力,加剧了橡胶O型圈出现裂纹的倾向,降低了密封可靠性。在设计高压氢气橡胶O型圈密封结构的预压缩率和沟槽高度时应充分考虑吸氢膨胀效应的影响,以避免出现O型圈应力过大或挤出失效。  相似文献   
15.
16.
互联网因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能够让互联网上的信息更加快速方便地传播,但是因为刚开始设计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尚未完全考虑到某些安全问题,因此导致了当前互联网上的各种安全漏洞,这就要求广大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员和用户共同做好防范措施,才能够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确保互联网活动的正常开展。文章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就我国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现状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