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19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田福祥  刘华伟 《模具工业》2010,36(12):60-61
论述了球头精锻工艺,给出实用的精锻模结构。该锻模采用浮动凹模结构,锻件在两个凹模形成的封闭模腔中成形,生产的锻件无飞边,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2.
为了提高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根据油区用电负荷的分类,分析了抽油机负荷的特点、抽油机电机运行的特性及中原油田油区低压配电系统无功补偿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措施。通过措施的实施,达到了节能降耗之目的。  相似文献   
73.
根据高电压大容量电动机的节能调速问题,提出了SEC高频斩波串级调速系统,并对其技术状况及实际应用情况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4.
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对称的线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损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配电网的线损占电网总线损的40%以上。当配网出现三相不平衡时占得比例将大大增加。因此研究降低配电网线损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分析三相不平衡线路的线损。推导出了线损增加率与相不平衡度的关系公式。可以直接用于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对称的线损计算中,并大大简化了分析计算工作中,为后续的工作做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75.
基于视觉的无人机地面目标跟踪状态估计为非线性滤波问题,针对使用一般粒子滤波算法存在粒子退化和计算量大的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排序的粒子滤波算法,对粒子依误差大小进行排序并计算粒子权重。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减轻了粒子贫化的影响,提高了状态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76.
汽车转向/防抱死制动协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果  刘华伟  王旭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27(12):1699-1704
为了解决汽车转向过程中防抱死制动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协同控制系统.该协同控制结构由转向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组成.在转向控制中设计滑模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和横摆力矩控制器力求改善汽车动态响应,鲁棒自适应性和稳定性.此外定义协同误差,建立汽车协同误差模型并设计汽车防抱死制动鲁棒自适应控制系统.为了减少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之间的补偿控制律难以确定的困难,提出耦合误差补偿原理与同一给定控制相结合的新的耦合控制策略.最后用仿真结果验证所设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78.
DJ-1多功能净化剂是针对COS,CS2,HCN及O2的净化脱除而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耐硫脱氧、COS水解转化、CS2转化和HCN脱除等多种功能,已在甲醇、醋酸、电厂燃气和DMF等系统的原料气净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该净化剂的最佳使用温度为150~200 ℃,此时脱氧率>90%,COS转化率>80%,CS2转化率>90%,HCN脱除率>80%.  相似文献   
79.
随着网络与电脑的普及,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电脑在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和忧虑.长时间用电脑后,就会出现腰酸背痛等不同程度的疲劳与疾病,令人身心疲惫.因此,根据新近关于电脑桌设计需求以及人体健康标准,结合人机工程学原理,利用现代先进设计方法,进行了多体位网络工作站的设计.  相似文献   
80.
CTO-1型脱氧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制了一种用于高CO气源的CTO-1型脱氧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以γ-Al2O3负载过渡金属盐和特殊助剂经高温焙烧制得。催化剂使用前需活化,适用空速3 000 h-1,反应温度最低为40 ℃,可将原料气中体积分数不高于2.0%的O2脱除至10×10-6以下,催化剂小粒度稳定性试验表明,480 h后脱氧率仍大于99%,失活催化剂可再生。扫描电镜及能量分散光谱(SEM-EDS)分析表明,催化剂使用前后的表面形貌变化不大,活性成分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