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5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工业技术   7333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68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10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47篇
  2009年   406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报道 Nb,Ti 微合金钢的热变形动态模拟变形抗力模型。在试验中用热加工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压缩试验,其变形温度为1123—1423K,变形速率为0.1—60s~(-1)。结果表明,在峰值以前该钢种的流变应力数学模型为:σ=5.99.ε~(0.167)·(?)~(6.47×10~(-5)·T)·exp(4064/T)。形变激活能(Q)为444 kJ/mol,β系数为0.080。峰值应力(σ_p),临界应变(ε_c)和温度补偿应变速率参数(Z)之间的关系分别为:σ_p=12.56·lnZ-391.8;lnε_c=0.157·lnZ-7.39。  相似文献   
14.
用多种快重离子辐照高定向石墨(HOPG),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系统地研究了表面及体内缺陷,结果表明,离子在表面及解理面上都形成了小丘状的缺陷,且在表面较容易形成,可以用非连续损伤径迹结构来对其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竹/玻璃钢复合材料结构的力学性能试验和抗爆性能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竹/玻璃钢复合材料较好的应急构工性能,满足应急构筑人防工程对构筑材料强度、生产、运输和组装的要求,给出了该材料用于应急人防工程的类型和构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容灾,对于IT而言,就是一个提供能防止各种灾难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当政府、企业、商家的核心计算机系统在遭受如:火灾、水灾、地震、战争、人为破坏等不可抗拒的灾难和意外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但无论哪种容灾方式,都离不开数据,数据是任何应用系统的基础,因此如何保护数据、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下面的文章中,将介绍一种完全基于主机层数据复制技术的存储管理软件。  相似文献   
17.
中频反应溅射SiO2膜与直流溅射ITO膜的在线联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多数ITO透明导电玻璃生产线在实现SiO2膜与ITO膜在线联镀时,应用SiO2靶射频溅射沉积SiO2膜工艺和ITO靶直流溅射沉积ITO膜工艺,如果SiO2膜应用硅靶反应磁控溅射工艺,存在这种工艺是否可以与ITO靶直流溅射沉积ITO膜工艺在线联用以及如何实现联用的问题。作者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了改造设计、加工,做了大量实验、质谱分析和多项测试研究,成功地实现反应溅射SiO2膜与ITO膜在线联镀,做到SiO2镀膜室的工作状态的变化基本上不影响ITO镀膜室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一步法镀铜工艺是近年来应用较广的一种新工艺,镀液中酒石酸钾钠、柠檬酸的测定却由于两者之间存在互相干扰、使滴定终点不敏锐、再现性差.本文对分析条件进行了一些试验,找出了测定的最佳条件,解决了上述问题,准确度完全可以满足日常分析的要求,分析速度有所提高,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MgO作为催化剂 ,催化裂解CH4制备了较纯的单壁碳纳米管 ,用TEM和Raman对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 ,对不同生长温度下制备的碳纳米管Raman径向呼吸振动峰 (RBM)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生长温度对单壁碳纳米管生长特性和结构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利用范氏力将单壁碳纳米管样品组装到钨针尖上 ,用FEM/FIM对同一碳纳米管样品用热处理方法和场脱附方法进行了研究。场离子显微镜是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的尖端表面分析工具 ,由场离子像推测这次组装的样品是由三根单壁碳纳米管突起组成的碳纳米管束。清洁碳纳米管束样品的场发射像和场离子像有极好的对应关系。场脱附后的碳纳米管束的场发射特性较好地符合Fowler Nordheim场发射模型。通过比较碳纳米管束吸附态和热处理后以及场脱附后的Fowler Nordheim曲线的斜率变化 ,得出碳纳米管束样品逸出功的变化 ,再结合场发射像的变化推断出场脱附与热处理结合是一种较理想的获得清洁碳纳米管表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