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4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用热膨胀仪测定了12MnNiVR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结合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研究了低冷速下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及向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分析了铁素体转变及贝氏体转变的生长方式.实验钢在连续冷却过程中的计算相变动力学结果与实测相变数据吻合很好.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钢在低冷速下冷却时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形核位置主要在晶棱处,生长方式主要为二维长大,奥氏体向贝氏体转变,形核位置主要在界面处,生长方式主要为一维长大.  相似文献   
62.
研究了加热温度(1000~ 1250℃)和保温时间(0.5~3.0 h)对一种高Si含Nb中碳钢奥氏体晶粒尺寸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温时间延长,加热温度低于1150℃,奥氏体晶粒尺寸增长缓慢;在1150℃以上温度加热,奥氏体晶粒长大趋势显著增加.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建立了试验钢奥氏体晶粒长大规律的数学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63.
彭燕  余伟 《机械工程师》2012,(7):99-100
为了能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风力发电技术进行研究,在分析风力机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采用直流电机转矩控制方案实现风力机特性的模拟,并运用Sim plore r对直流电机模拟风力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实际电流能很好地跟踪给定电流,直流电机能够模拟风力机。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汽车近远光灯自动转换及障碍预警系统的电路设计,该系统由控制模块、光敏检测模块、激光检测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等组成。重点研究了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以及工作过程。该系统具有灵敏度可调、可靠性高、操作方便、重量轻、体积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65.
余伟 《建筑施工》2020,42(4):588-590
在城市中心高架桥梁的建造过程中,为尽可能减小跨越施工对周边主干道交通的影响,传统的桥梁施工工艺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基于此,以上海北横通道天目路立交为背景,介绍了一种大跨度桥梁无障碍施工的方法,并从大跨度钢箱梁的现场组装、移位、吊装就位等方面阐述了桥梁跨越城市主干道的全套施工工艺。实践证明,该套工艺可实现大跨度桥梁结构一跨过路,大大地降低了对地面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余伟 《建筑施工》2020,42(5):813-815
以上海北横通道天目路高架为背景,阐述了一种“7”字形花瓶造型立柱的施工方法。介绍了从工厂预制到现场安装的立柱全套施工工艺。通过该套工艺,实现了花瓶式立柱的预制拼装施工,降低了在城市主干道进行高架桥施工时,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7.
刘忠战  王伟  郑林  李源  余伟  张超雷 《高压电器》2011,47(10):93-96
“自励源”是一种日臻完善的电子式互感器高压侧自供电技术,它可以实现有源电子式互感器的“准无源化”,早期投运且依靠激光送能方式在线运行的电子式互感器,普遍存在寿命周期短、运行不稳定等弊端.笔者介绍了将激光送能改进为全自励源运行的原理和方法,记述了对于110 kV整站技术改进的全过程.经过改进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简化了系统结...  相似文献   
68.
单相断线是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常见故障之一,发生单相断线时,线路产生正序、负序和零序分量,而保护只能根据负序分量进行选择性跳闸,易于产生误判断,并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在详细分析线路单相断线时的特点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9.
李游游  赵晓燕  曹铁山  赵杰  孟宪明  余伟  程从前 《表面技术》2022,51(9):226-233, 270
目的 针对耐蚀合金表面洁整化制造中,清洗介质和零件形状对清除表面异质铁污染的重要影响,提出了一种采用双极电化学清除铁污染的方法。方法 采用COMSOL软件建立双极电化学模型,仿真计算了不同驱动电位和样品位置对表面电位分布及清除速率的影响,对喷丸强化后的钛合金表面进行铁污染清除试验,利用邻菲罗啉显色检验和电化学阻抗验证铁清除效果,分析典型参数对铁污染清除效果的影响。结果 仿真模拟中电解池内的电压呈对称分布,样品表面电位为0 V;样品位于电解池中近正极1/4处时,其清除速率较中间位置时低;随驱动电压增加,有效清除长度减小,清除速率下降;显色检测显示钛合金原始试样表面的铁污染程度不均匀,红色色度值最高为15.5,清洗后合金表面从红色变为无色,阻抗谱图显示合金表面的耐蚀性增加。结论 试验与仿真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双极电化学可用于钛合金表面铁污染的清除,为钛合金表面高清洁度制造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0.
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仪(EDS)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N含量的超低碳贝氏体钢的显微组织和析出相的成分、尺寸、形貌以及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低氮含量的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高氮含量的钢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少量的针状铁素体。当实验钢中V/N比为3.4时,通过细晶强化和沉淀强化综合作用,可以使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增加231MPa和95MPa。与氮含量低的钢相比,高氮含量的钢具有更细小的贝氏体铁素体板条亚结构,且析出相尺寸减小,体积分数增加。基体中存在两种尺寸的纳米级析出相:一种尺寸在10~15nm之间,为V(C,N)析出相,弥散分布在贝氏体板条内部;另一种是含有Cr和V尺寸在10nm以下,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V,Cr)(C,N)复合析出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