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不同品种山药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区别其成分上的差异,对山药的营养价值研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品种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微量凯氏定氮、酸水解、蒽铜-硫酸比色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对不同品种山药(蕲春山药、铁棍山药、淮山药)的蛋白质、淀粉、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及黄酮含量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同时以三种山药为原料,制备得山药水提物,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包括:还原力、羟基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蕲春山药含氨基酸总量1601.7 mg/100 g,蛋白质10.62%,淀粉22.0%,多糖7.42%,微量元素Fe:1.089 mg/g、Cu:0.371 mg/g、Co:0.257 mg/g、K:2.011 mg/g,黄酮2.48%。其中蛋白质、氨基酸总量均显著(p<0.05)高于铁棍山药和淮山药。铁棍山药含氨基酸总量1058.0 mg/100 g,蛋白质4.24%,淀粉15.2%,多糖9.26%,微量元素Ca、Zn、Mg、Na含量分别为7.484、0.449、2.067、0.359 mg/g,黄酮4.06%。与蕲春山药和淮山药相比,铁棍山药多糖、黄酮含量最多。淮山药含氨基酸总量967.3 mg/100 g,蛋白质5.76%,淀粉18.4%,多糖8.68%,微量元素P含量0.457 mg/g,黄酮3.80%,其营养成分比较均衡。此外,不同品种山药水提物的体外抗体氧化能力不同。其中,还原力:VC > 蕲春山药水提物 > 铁棍山药水提物 > 淮山药水提物。羟基清除率:VC > 蕲春山药水提物 > 铁棍山药水提物 > 淮山药水提物。DPPH清除率:VC > 铁棍山药水提物 > 蕲春山药水提物 > 淮山药水提物。结论:蕲春山药蛋白质、淀粉丰富,清爽可口,食用性强。铁棍山药多糖、黄酮含量高,可做药用。淮山药营养均衡,可食用可药用。三种山药水提物在体外均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2.
以银杏果和大麦为原料,研究银杏大麦酒的酿造工艺,通过比较不同品牌酵母产酒精能力的大小选择广西丹宝利酵母作为银杏大麦酒的发酵菌。研究了不同的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初始糖度对银杏大麦酒酒精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4因素3水平银杏大麦酒发酵工艺条件的响应面试验优化。结果表明,银杏大麦酒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度22.80 °Bx、接种量0.24%、初始pH值3.70、发酵温度27.0 ℃。在此优化条件下,银杏大麦酒的酒精度为11.46%vol,测定其在最佳酿造过程中总酸、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能力。结果表明,银杏大麦酒中总酸、总酚以及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21 mg/100 mL、0.34 mg/mL、1.6 mg/mL,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3.
以树脂法分离富集栀子黄色素后的栀子苷粗提液为研究对象,探讨两步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栀子苷的制备工艺。考察栀子苷在12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并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预测性拟合。在此基础上选择非极性树脂X-5研究栀子苷的动态纯化,探索不同pH和不同浓度洗脱剂对栀子苷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级吸附动力学Lagergren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栀子苷的吸附过程,颗粒扩散是影响栀子苷吸附效果的主要作用因素,饱和吸附量为8.2mg/g(栀子苷/X-5树脂),进一步精制的优化条件为pH 5.5,20%乙醇洗脱。经3次重复性扩大验证实验,洗脱产物中栀子苷纯度可达65.4%,回收率92.3%。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栀子苷的优化工艺对规模化制备中等纯度的栀子苷及重结晶单体生产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莲藕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多酚复合物的降脂活性,采用离体试验模拟不同温度、pH值环境,探讨可溶性膳食纤维-多酚复合物的稳定性及对油脂、胆固醇、胆酸盐的吸附能力和阳离子交换能力.结果表明:复合物的稳定性随温度、pH值的升高而降低;可溶性膳食纤维-多酚复合物对油脂的吸附能力比可溶性膳食纤维及物理混合物好,效果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25.
通过干法美拉德反应制备紫薯蛋白-葡萄糖美拉德产物,并分析其与花色苷相互作用。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产物的分子质量,运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IRT)、差示扫描量热(DSC)和荧光光谱等多种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主要产物分子量为25 kDa;相较于紫薯蛋白花色苷复合物,美拉德产物的红外吸收强度普遍较低,尤其体现于酰胺I带处的红外吸收,美拉德产物变性峰温度(76℃)较高,变性焓值(366.7 J/g)较低;美拉德产物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340 nm,花色苷猝灭美拉德产物荧光为动静态联合猝灭,静态猝灭为主导;花色苷与美拉德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属于强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花色苷与紫薯蛋白-葡萄糖美拉德产物相互作用结合位点靠近色氨酸残基。  相似文献   
26.
何静仁 《肉类研究》1996,(4):41-42,13
本文详细介绍了鲜蛋、皮蛋和咸蛋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7.
肌原纤维蛋白是肌肉中的一类非常重要的蛋白质,直接影响肉制品的品质,但肌原纤维蛋白在加工贮藏过程中又极易发生氧化,导致加工肉品的氨基酸侧链修饰、蛋白质交联聚集以及功能性质改变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多酚类化合物作为抗氧化效果显著的天然抗氧化剂,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可有效抑制其氧化反应,同时也会对其结构、功能和营养特性产生影响。本文综述了肌原纤维蛋白氧化的自由基链式反应机制、多酚的构效关系、多酚-肌原纤维蛋白共价和非共价相互作用的机制及其对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以期能为多酚在肉制品保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8.
实验研究了2种双糖(蔗糖和海藻糖)对乳清分离蛋白纳米乳液冻融稳定性的影响。蔗糖是一种常用的乳液冷冻保护剂。为对比海藻糖与蔗糖保护效果的差异,采用激光粒度仪、Zeta-电位和Turbiscan Lab稳定分析仪,依次测定冻融循环过程中液滴粒径分布、表面电荷变化和乳液的稳定性。从外观图和乳析指数结果看,经过1~3次冻融处理后,添加蔗糖和海藻糖的实验组乳液无明显分层现象,而无添加的空白样品出现明显分层,表明双糖的加入有助于增强纳米乳液的冻融稳定性。粒径结果显示,4%~5%的海藻糖能有效抑制冻融引发的乳液粒径增长。Turbiscan背散射光曲线表明添加10%蔗糖和5%海藻糖的乳液经冻融后基本能维持均一。并且海藻糖可以在较低添加浓度下使蛋白质稳定的纳米乳液在冻融过程中保持稳定、抑制乳液粒径增长,其效果优于蔗糖,有潜力成为新型乳液冷冻保护剂。  相似文献   
29.
旨在揭示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的潜力,以脱脂低温压榨菜籽饼为原料,MgCl2溶液为提取液,采用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pH、提取时间、提取液浓度及料液比对菜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进行菜籽蛋白的弱酸高盐法提取工艺优化,并比较弱酸高盐法菜籽蛋白与碱提酸沉法菜籽蛋白在抗营养因子(植酸、硫苷和单宁)含量与感官特性(气味、色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弱酸高盐法提取菜籽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 ℃、提取pH 6.5、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液浓度150 mmol/L、料液比1∶ 3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菜籽蛋白提取率为(48.00±1.12)%,纯度为(73.99±2.87)%;弱酸高盐法菜籽蛋白的单宁含量为(0.90±0.06)%,植酸含量为(0.04±0.01)%,未检测出硫苷,色泽为浅黄色,各指标明显优于碱提酸沉法菜籽蛋白。弱酸高盐法作为一种温和的工艺在菜籽蛋白提取方面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油体是天然存在于油料作物种子中的储油器官,了解其稳定性和表面膜蛋白结构对油体的应用至关重要。选取白芝麻油体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加工与贮藏条件(如p H、离子强度、温度)对芝麻油体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芝麻油体膜蛋白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酸性环境(pH≤5.0)和高盐离子浓度(≥0.2 mol/L)会加速油体的聚集和失稳,而碱性条件、高热处理和低盐离子浓度则有助于维持其稳定性。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红外光谱(FTIR)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发现白芝麻的油体膜蛋白主要由12~14 ku的油体蛋白(Oleosin)和27 ku的油体钙蛋白(Caleosin)组成,油体膜蛋白的热变性温度约为55℃,α-螺旋为其主要二级结构。这些参数为开发基于芝麻油体和油体膜蛋白的产品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