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发芽燕麦不同溶剂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燕麦种子进行发芽,对未发芽原样、发芽6 d的籽粒、芽和根分别用体积分数80%的甲醇、乙醇和丙酮溶液提取其多酚,测定了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总酚提取率、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还原能力以及清除亚硝酸盐的能力,并对其差异性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发芽前后燕麦多酚均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较强的还原能力,对亚硝酸盐也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不同溶剂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种类和极性密切相关,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燕麦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2.
中国页岩油资源量十分丰富,阐明中国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页岩油藏的成藏条件,对于查明中国页岩油藏的有利分布区具有重要意义。页岩油藏成藏地质条件包括两大方面:大规模分布的成熟度适中的腐泥型、富有机质泥页岩提供了页岩油成藏的物质基础;渗透性相对较好的夹层或裂缝发育的页岩层为有利页岩油储集层。中国各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湖相中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层系的页岩油成藏条件较好,为中国页岩油藏的主要有利区,包括准噶尔盆地二叠系、三塘湖盆地二叠系、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四川盆地侏罗系、松辽盆地白垩系、渤海湾盆地古近系、苏北盆地古近系、江汉盆地古近系、南襄盆地古近系。其中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与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油地质条件最佳。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190系列发动机气门导管使用中存在的偏磨问题,从设计方面分析了传动件的结构对气门导管的影响,找出因凸头的滑移量过大,摇臂横桥运动不平衡等问题影响气门导管偏磨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前已在较广的学科范围及其领域内应用到古地貌研究成果,古地貌恢复更是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关系密切。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研究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通过分析近些年兴起的代表性古地貌恢复方法,总结中国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研究的主要进展。①古地貌恢复方法的理论基础多元化:分析古构造、古水系、古流向和沉积相等的综合性研究是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的关键所在;将基准面和最大洪泛面结合进行基准面旋回对比来反映沉积前古地貌形态,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的核心思路;依据三级地貌概念模式指导微地貌精细刻画,是井区尺度岩溶微地貌恢复法的主要优势;碳酸盐岩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法的主要原则是寻找等时地质体,确定台地浅滩的暴露时间,利用颗粒岩的厚度对暴露浅滩的微地貌进行有效恢复。②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实用性越来越强: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的油气田实例说明,虽然在采用这些古地貌恢复方法时,定量研究的手段均有待加强,但仍然为油气田储层预测和油气富集有利区优选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应用前景广阔。③古地貌恢复方法之间优势互补,趋于综合研究:沉积学古地貌恢复法目前应用比较成熟;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古地貌恢复法的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井区尺度岩溶微地貌恢复法适合于潮坪为主的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沉积期微地貌恢复法适用于滩体发育的碳酸盐岩台地。不同方法的综合研究是油气田古地貌恢复方法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5.
杨超  南楠  付晓燕  陈鹏  谢笔钧  孙智达 《食品科学》2011,32(11):129-136
研究大米在生产阴米自然发酵过程中,阴米米粉和发酵液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探讨传统自然发酵对阴米淀粉的颗粒性质、消化性和特征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自然发酵过程中,阴米米粉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最大降幅分别为22.95%和63.10%,游离氨基酸总量与原米相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发酵5d的样品降幅最大达54.31%。发酵液pH值在发酵初期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第1天的6.44降低到第4天的4.44,第5天达到3.90左右后趋于平衡;随着自然发酵的进行,发酵液可滴定酸度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逐渐增大,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减小。在对阴米淀粉的研究中发现,可消化淀粉含量有所提高;各样品溶解度和膨润力变化趋势类似,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扫描电镜观察到阴米淀粉颗粒相互黏连,结合紧密;与原米相比,阴米淀粉的结晶度和特征黏度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6.
利用前驱体N,N-双(3-氨丙基)甲胺(BAMA)和1,3-二氨基-2-羟基丙烷(DAP)分别合成两种分子尺寸不同的两性离子二胺单体N,N-双(3-氨丙基)甲胺丙烷磺酸(BAMAPS)和2-N,N-二甲基丙二胺丙烷磺酸(DAPPS),分别利用前驱体、两性离子二胺单体与PIP共同组成为水相溶液,与TMC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复合纳滤膜,并以二次界面聚合的方式将两性离子二胺单体引入到纳滤膜中。利用ATR/FTIR、SEM和接触角测定仪对膜进行表征,并考察单体结构,加入方式和单体含量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二胺基两性离子都被成功引入到纳滤膜的聚酰胺分离层中,随着水相组成中两性离子二胺单体含量增加,纳滤膜的亲水性增强,水通量提高而截留性能下降。BAMA和BAMAPS的分子结构较长,与分子长度较短的DAP和DAPPS相比,制备的纳滤膜水通量更高,截留性能下降。研究表明,侧基较长的二胺单体的位阻效应较强,使哌嗪聚酰胺链段形成大孔结构,导致无机盐截留率下降,水通量增加。结果表明,二胺单体的链长对于纳滤膜的渗透和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7.
活体荧光成像是用灵敏照相机来探测活的小动物整个身体中的荧光团的荧光发射。传统光学探测方法中由于光子在检测过程中的快速衰减,以及活体组织对可见光信号的强吸收,导致检测灵敏度极低,很难达到应用的要求。近几年来,纳米近红外光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生物组织渗透深度,降低了自发荧光,从而使活体成像的灵敏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总结了一系列纳...  相似文献   
28.
采用KOH-水热的方法制备出方块形纳米级Gd2O3∶Sm,并测定了它的光谱,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颗粒的形状影响较小,甚至800℃焙烧仍然能得到尺寸在50 nm~100 nm的纳米方块。样品在569 nm、574 nm、584 nm,598 nm、606 nm、615 nm、621 nm,655 nm、668 nm处有发射峰,分别归属于4G5/2—6H5/2,4G5/2—6H7/2,4G5/2—6H9/2;其中,位于606 nm处4G5/2—6H7/2跃迁最强,样品发射出明亮的橙色光,400℃焙烧得到的样品其发光强度明显弱于800℃焙烧得到的样品。  相似文献   
29.
苏里格低渗透气藏部分井采用水平井开发,最大实钻水平井段长度达1301 m,如何评价水平井有效产气长度是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水平气井基本试井理论出发,分析了准确获取水平井有效产气长度参数的试井拟合原理与方法。对苏里格低渗透气藏6口实测水平井进行了有效的试井解释,求取了储层水平渗透率、垂直渗透率、水平井有效产气长度等特性参数。解释的水平井有效产气长度占实钻水平井段长度比例范围为(13.68%~65.12%),平均35.96%。解释结果可为苏里格低渗透气藏的气藏工程分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0.
在聚合物体系中以共价键的形式同时引入硅氧烷结构和含氟基团所得到的氟硅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氟硅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氟硅橡胶、氟硅涂料、氟硅油的制备方法,并展望了氟硅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