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1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对市面上品牌公司的纬编无缝运动服进行调研,总结其设计特点,归纳无缝运动服设计所遵循的经验规律,探讨无缝运动服设计的两大依据:女性体脂分布和人体热湿分布;同时基于人体结构原理和体脂、热湿分布特点,从运动功能角度出发,提出无缝运动套装分区设计理念;最后,总结纬编无缝运动服新产品的研发思路与分区设计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当中,设计一套女性无缝跑步服,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女性特征的分区设计方法可以高效地对纬编无缝运动服进行功能设计,提高无缝运动服产品设计水平与生产效率,为无缝设计师、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的吸光发热性能,采用升温/降温测试、保温测试和热成像捕捉的方法,阐述了其吸光发热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陶瓷锦纶短纤纬编织物在光源照射30min后,比普通织物温度高3.41℃,说明纳米陶瓷锦纶短纤具有吸光发热的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升温速率大于等于普通织物;无光照条件下,降温速率略大于普通织物;在实验条件下,保温性能优于普通织物。纳米陶瓷锦纶短纤在织物中含量达到78%时,就具有优良的吸光发热作用,当其含量达95%,氨纶含量达5%时,织物具有最佳的吸光发热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用电脑横编机开发全成形针织产品的可能性,以针织三维全成形口罩为开发对象,进行结构建模与工艺实践。首先对人体面部尺寸进行测量,以此确定全成形口罩的二维纸样;然后结合全成形口罩规格尺寸进行工艺计算,以四针床电脑横编机和SDS-ONE APEX3系统为开发工具,分别建立针织三维全成形口罩的口罩主体、过滤垫片口袋开口、挂耳带部位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口罩的规格设计并建立结构模型,同时结合工艺参数的调节并优化其生产技术,可实现兼具美观性与舒适性三维全成形口罩的快速生产,结合功能性原料可开发高附加值的口罩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人们对春秋季户外休闲运动服装的需求,采用藏青羊毛纱、白色羊毛纱、涤纶丝以及锦纶丝为原料,在双面电脑提花机上开发4款羊毛针织面料,并选择2款规格相近的高密度面料作为对比样。对6种面料的耐磨性、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性、透气量、悬垂系数、克罗值、液态水分管理能力进行测试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面料的服用舒适性能进行评价,最后选出服用性能最好的羊毛针织面料,为羊毛户外休闲运动针织面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新型石墨烯改性锦纶纱线在纬编内衣面料中的应用,设计开发了不同原料、不同组织结构的石墨烯改性锦纶针织面料,并与传统锦纶面料进行服用性能对比。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石墨烯改性锦纶纤维的表面结构,发现二维平面石墨烯的再石墨化现象;通过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及普通锦纶面料的性能测试对比,分析数据得知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的质量磨损率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1/6,芯吸高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3~4倍,同时透湿量约为普通锦纶面料的1. 5~2倍,显示出极好的耐磨性能与热湿舒适性能。采用模糊物元综合评价方法分析,结果显示石墨烯改性锦纶面料的综合指标均高于普通锦纶面料,最高值为0. 984,具有更加突出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丛洪莲  王迪 《纺织学报》2014,35(8):69-0
袖型设计是针织毛衫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为实现针织毛衫袖型设计的规范化和高效化,在深入研究横编工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的结构特征以及对服装的运动功能性要求,通过二维与三维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用于针织毛衫的袖型模型。该模型不仅符合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同时也满足了款式造型的审美性以及人体的功能性需求。基于人体结构原理与脂肪分布特点,提出各种袖型的工艺区域划分与工艺设计方法,并对各种袖型进行试样举例,证明针织毛衫的袖型建模可适用于针织毛衫的袖型设计,并可以作为各种变化袖型建模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针织毛衫袖型的工艺设计,为针织毛衫新袖型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压纱型贾卡经编针织物的结构特征,并根据此类织物的结构特点,确定用样条曲线模拟织物结构,确定控制点的数目和位置,建立了此类织物结构的理论模型,讨论线圈结构变形规律,利用VC++进行编程,实现了此类织物快速、准确的仿真。  相似文献   
18.
从原料、外观效果、服用性能、生产效率等方面将经编无缝产品与纬编无缝产品进行对比:纬编织物可以使用各种原料的纱线,而经编织物由于对纱线强力要求较高,一般使用化学纤维;与纬编无缝产品的外观效果相比,经编织物的花纹、款式变化更加丰富,但颜色变化不及纬编织物;经编无缝产品不易钩丝和脱散;在生产效率方面,经编比纬编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为使纬编针织物具有更真实的力学效果和体积感,在改进的弹簧-质点模型的基础上对线圈进行结构建模。同时采用插值算法,在相邻型值点间插入两个新的型值点,用NURBS样条曲线连接线圈型值点,解决了NURBS不能穿过所有型值点的问题。为模拟股线的捻度,以此样条曲线为几何中心,用四根圆柱围绕,通过对相邻型值点的空间坐标计算三个相对欧拉角,对圆柱进行相应的旋转变换。测量了真实线圈的形变量,分析出线圈形变量与质点位移量的关系来模拟线圈变形。用velocity-Verlet数值积分方法求解力学方程,计算各质点位移。借助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集成开发工具和OpenGL三维绘图函数库,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纬编织物的三维建模和变形仿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底板花纹、调机工艺参数等对纬编提花床垫面料结构参数的影响,本文编织10个不同规格的试样,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并阐述其变化规律及原因。结果表明:线圈长度除受到弯纱深度的控制外,主要还受底纹连接率的影响;在同一底纹下,织物正面横密始终等于反面横密,并随底纹连接率的增大而增大;织物正、反面纵密与底纹连接率、布架牵拉呈正相关,而与弯纱深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