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介绍了石油焦气化反应的反应过程和机制,综述了石油焦在不同气化剂气氛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气化反应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气化剂配比、高温气化反应及新型催化剂的开发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以霍山石斛为原料,研究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总酚、总黄酮、总酸)及体外抗氧化性能(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通过Spearman分析确定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变化与体外抗氧化性能的相关性。以WRL-68人正常肝细胞构建氧化应激模型,探究发酵前、后样品处理细胞相关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前、后霍山石斛酵素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增加35.5%(P<0.05)和49.1%(P<0.05),ABTS·和·OH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31.1%(P<0.05)和26.3%(P<0.05)。前者与总酚(P<0.05)、总酸(P<0.05)含量呈正相关,后者与总酸(P<0.05)、总黄酮(P<0.05)含量呈正相关。使用双氧水构建WRL-68人正常肝细胞氧化应激模型,酵素组干预后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显著降低,且相关抗氧化酶系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上升。结论:霍山石斛酵素发酵前、后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升,抗氧化能力的提升与发酵过程中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的增加呈显著正相关,发酵后比发酵前具有更强的WRL-68细胞氧化应激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3.
化学催化与酶催化复合法制备生物基化学品可兼具生物催化剂的高效、高选择性和化学催化剂的稳定性(高温下)等优点,且原料易得、工艺简捷高效、环境友好,以化学/酶复合催化一步法反应制备糖醇、氨基酸和其他生物基化学品中的应用来阐述此方法的优势和意义,并对其在生物质炼制过程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总酚、总酸、有机酸等生物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及菌落数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发酵时间的沙棘酵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总酚、总酸、抗氧化能力呈先快速上升再动态平衡的趋势;pH、总糖含量呈先快速降低再动态平衡的趋势;沙棘酵素中的有机酸主要以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为主,发酵过程中新形成了马来酸、琥珀酸和没食子酸,且醋酸和琥珀酸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综合评价指标(CEI)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前40 d的CEI呈明显上升趋势,40 d之后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并趋于平稳,说明发酵至40 d,各种代谢指标已基本稳定。对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的菌落总数、酵母菌和醋酸菌含量进行研究,发现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呈先快速上升再动态平衡的趋势,酵母菌呈先快速上升再动态平衡最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微生物的角度反映了沙棘酵素的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5.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食品添加剂直接关系食品品质和安全,关系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食品添加剂不仅拉动了食品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而且对促进饮食结构改善负有重要使命。浙江是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大省,从浙江省食品添加剂与配料行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欲为广大食品添加剂产业的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生化学院5个近化类专业的概况,并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提出“实学实效”教学理念。进而对“实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研究,构建了“三个实习”+“3+1平台”+“十大模块”的近化类工科“实学实效”教学课程体系。最后,总结了“实学实效”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对近化类应用型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沙棘酵素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对其发酵过程中总酸、总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以及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并以VC为对照考察发酵60 d沙棘酵素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沙棘酵素发酵过程中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发酵时间延长升高;总酸、总游离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发酵60 d时分别达到(32.493±0.64)、(3.059±0.07)、(0.570±0.01)mg/m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总酸含量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极强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和0.956)。沙棘酵素中有机酸以L-苹果酸为主,含量为(11.262±0.23)mg/mL;游离氨基酸以谷氨酸为主,含量为(1.257±0.05)mg/mL。沙棘酵素的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4.049 mgVC/mL、2.554 mgVC/mL和0.406 mgVC/mL。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优于VC对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密码子优化改造编码sn-1,3位置专一性疏绵状嗜热丝孢菌脂肪酶(TLL)基因,同时通过重叠PCR技术合成该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巴斯德毕赤酵母的表达载体p PIC9K中。结果表明,TLL脂肪酶被高效胞外表达,在摇瓶中发酵168 h得到的发酵液的上清脂肪酶表达量达到0.1 mg/m L,对应的p NPP水解酶活达到312.72U/m L。与对应的原始编码基因重组菌酶活(179.42 U/m L)相比,密码子优化后酶活提高74.29%,表明密码子优化策略成功提高了TLL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重组表达。比较毕赤酵母来源的重组TLL与商业化的米曲霉酶学性质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最适p H和温度耐受范围。另外,它们在有机溶剂耐受性、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效应以及位置选择性方面均较为相似,表明毕赤酵母来源的重组TLL同样具有商业化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发酵时间草莓酵素发酵液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和非蛋白质氨基酸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及营养价值,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草莓酵素发酵过程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通过氨基酸评分标准评价其蛋白质营养成分,通过与WHO/FAO推荐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进行对比,并利用氨基酸含量阀值评价发酵过程中不同风味氨基酸对发酵液口感贡献。结果得出:在草莓酵素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在发酵前期明显增加,经小幅度下降后再缓慢增加;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上升,其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是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在检测限范围内未检出甲硫氨酸(Met)、苯丙氨酸(Phe)和组氨酸(His);利用聚类分析可将不同发酵时间的草莓酵素氨基酸发酵液分为四类;比值系数分在发酵前期波动较大,后期有缓慢上升。不同时间发酵液中除Met外其它8种必需氨基酸得分均大于1,属较严重的营养过剩。除发酵前30 d外,SRC值均大于55%,在整个发酵过程营养价值由高到低依次是:155 d > 140 d > 110 d > 30 d > 75 d > 50 d;发酵过程中只有Asp和Glu两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阀值比大于1,其它风味氨基酸对草莓酵素风味的影响不明显。经过155 d的发酵,草莓酵素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草莓酵素营养丰富,适当的延长发酵时间,蛋白质营养均衡度也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栗生灰黑孔菌多被用于产漆酶的研究,很少有利用其纤维素酶的报道。为了降低在纤维素水解中纤维素酶的使用成本,利用栗生灰黑孔菌发酵制备的粗纤维素酶液,以微晶纤维素为底物模型,研究粗纤维素酶液水解微晶纤维素的最佳pH、温度和最佳表面活性剂助剂种类及浓度,并对不同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的纤维素酶解动力学、紫外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纤维素酶水解微晶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为pH 4.8,温度50℃,最佳表面活性剂助剂为吐温80,添加剂量为1.12mg/g底物;吐温80的添加可提高粗纤维素酶解的最大反应速度常数Vmax,降低米氏常数Km;表面活性剂改变了纤维素酶的紫外和荧光最大吸收峰,酰胺Ⅰ带和酰胺Ⅲ带的谱峰,可能通过与纤维素酶中的氨基酸残基发生反应影响了纤维素酶的结构,进而影响了微晶纤维素的水解反应。该研究为进一步降低纤维素水解成本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