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47篇
  免费   10096篇
  国内免费   6349篇
医药卫生   115992篇
  2024年   356篇
  2023年   1244篇
  2022年   3264篇
  2021年   3910篇
  2020年   3423篇
  2019年   1791篇
  2018年   2028篇
  2017年   2898篇
  2016年   2091篇
  2015年   3827篇
  2014年   5066篇
  2013年   6533篇
  2012年   9451篇
  2011年   9999篇
  2010年   8793篇
  2009年   8024篇
  2008年   7932篇
  2007年   7917篇
  2006年   7064篇
  2005年   5475篇
  2004年   3821篇
  2003年   3350篇
  2002年   2467篇
  2001年   2234篇
  2000年   1571篇
  1999年   573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运用德尔菲法筛选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指标,为临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辨识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对骨质疏松领域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结果第一轮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第二轮发放30份收回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3.33%。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风险一分钟测试题、中医评估量表和亚洲人骨质疏松症自我筛查工具可作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风险评估初筛工具;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骨转换指标、血钙血磷3项应作为主要的辅助检查内容;骨密度、中医证候积分、血钙血磷、平衡能力、生活质量评分、骨转换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跌倒次数、骨折发生次数可作为重点的评价指标。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确定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及评价指标,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48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各16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12周,各组小鼠建立左侧胫骨中段骨折模型。术后给予化瘀补肾方组小鼠化瘀补肾方灌胃,给予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小鼠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至骨折术后4周取材。检测各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采用Micro-CT检测小鼠第4腰椎及左侧胫骨的骨密度,检测左侧胫骨最大应力,对左侧胫骨石蜡切片进行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OVX后4周开始,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升高,并持续高于假手术组(P0.01)。骨折术后4周,模型组小鼠血清雌二醇和第四腰椎骨密度(BMD)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和第四腰椎BMD高于模型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显示,模型组左侧胫骨仍有明显的骨折线,骨痂生长不明显,化瘀补肾方组骨折线模糊,骨痂形成明显。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BV/TV(P0.01)、Tb.Th(P0.05)和Tb.N(P0.01)均明显降低,Tb.Sp明显升高,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的BV/TV(P0.05)、Tb.Th(P0.05)相较于模型组则显著升高,但Tb.N、Tb.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在骨折术后28 d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胫骨的最大应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阿尔辛蓝/橙黄G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处于塑形期,可见明显骨小梁结构,而模型组骨痂组织内见大量脂肪组织,骨小梁稀疏。结论化瘀补肾方能有效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改善愈合骨组织的生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相关性肝坏死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8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相关性肝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表现、手术方式、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诊疗及预后等。结果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相关性肝坏死均发生在术后2周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主要表现为肝功能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急剧升高,凝血功能指标异常。8例患者中增强CT显示肝脏呈广泛性坏死6例,局限性坏死2例,显示门脉血栓形成5例,肝脏坏死的发生部位与血栓形成的门静脉支血供区域并非完全相关。超声检查5例,均未能显示肝脏组织坏死改变,显示门脉血栓形成4例。8例患者中,7例予以抗凝、改善微循环、护肝等治疗,5例存活,2例死亡;1例患者病情较轻,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后病情缓解。结论 肝功能急剧恶化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早期发生门静脉血栓相关性肝坏死主要初发表现,肝脏广泛性坏死或局限性坏死、伴有或不伴有门脉血栓的增强CT表现为其影像学特征。抗凝、改善微循环治疗有一定效果。该病症确切的发病机制、有效的防治方法需要重视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胆总管囊肿胆管穿孔引流术后采取二次腹腔镜行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儿童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0例胆总管囊肿并胆管穿孔行外引流术、并再次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及术中注意事项,总结相关经验。二次手术采用四孔法,其中脐部及右侧腹切口选择原切口,没有额外增加切口;囊肿分离采取囊肿横断切除法,避免损伤门静脉和肝动脉。结果 10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9个月至8岁,平均(3.1±0.6)岁。9例患儿在腔镜下完成二次手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因纤维增生囊壁厚,腹腔镜下操作渗血多,不易止血影响操作视野,放弃腹腔镜操作中转开腹手术。所有患儿术中未发生腹腔镜手术副损伤,术后未发生胆漏、肠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7~10 d。结论 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术治疗既往有胆管穿孔外引流手术史的患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进行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的患者,按照胆总管的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其中一期缝合组(观察组)121例,T管引流组(对照组)153例,观察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手术安全性等观察指标间的差异。两组共27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口区域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胆漏,对照组1例出现胆漏,均经通畅引流等保守治疗方式治愈。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胆道狭窄。观察组2例术后胆管内残留结石,通过内镜下取出;对照组2例术后胆管内残留结石,术后8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取出。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明确的非预期胆道损伤、术后引流管携带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切口区域疼痛程度及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子宫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子宫感染并经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5例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未出现相关并发症。5例中,3例治愈;1例好转,经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后治愈;1例首次治疗无效,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治疗后7天,子宫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t=4.939,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子宫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均接受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均治疗2次)。分别于阻滞前、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测量患侧腿围,记录患侧腿围缩小值。采用Inbody720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阻滞前及第2次阻滞后1周时的组织水肿程度;观察症状改善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0例均顺利完成阻滞。1例术后出现短暂下肢无力,余无不良反应。首次阻滞后第1天及第2次阻滞后第1、7天患侧下肢各测量点腿围均不同程度缩小,且各测量点第2次阻滞术后第1、7天腿围缩小值均高于第1次术后第1天(P均0.01)。第2次阻滞后1周组织水肿程度较术前降低(P0.01),髋关节活动度较术前增加(P0.01),患侧下肢肿胀感、紧绷感、疼痛感、麻木感均消失。结论 DSA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后密切接触者(密接)的感染率, 评估动态核酸检测结果在判断新冠病毒感染者传染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 收集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动态核酸检测结果。选择新冠病毒感染者在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前有核酸阴性结果者为研究对象, 对感染者的密接以及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进行持续隔离医学观察, 评估密接和次密接的发病风险。结果共纳入宁波市2起本土疫情的89例新冠病毒感染者, 均为确诊病例。追踪调查了5 609名密接, 密接的总感染率为0.20%。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的密接无感染, 末次核酸阴性后的密接感染率为1.33%, 且均为与指示病例共同居住生活者。感染者涉及的所有次密接均未感染。结论新冠病毒感染者末次核酸阴性前无传染性, 末次核酸阴性后开始具有传染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统计2021年四川省中药材栽培面积与产量。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与相关分析方法,对2021年四川省中药材栽培情况及栽培中药材的种类、面积、产量、加工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四川省150个县区的统计数据,2021年全省栽培中药材品种208个,在地面积470.04万亩(1亩≈666.67 m^(2)),年度新增面积56.44万亩,产量为56.82万t,加工产量5410 t。结论:各地区中药材栽培与初加工产业发展不均衡,川东北地区发展较快,栽培中药材的种类多、产量大,初加工量也较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通过对出院主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患者病案首页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日间手术的推广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从某三甲综合医院病案首页系统中提取2019年全年出院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患者的数据,建立数据库,运用SAS9.4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日间手术治疗较非日间手术相比,能有效降低患者医疗总费用;从费用结构来看,日间组患者的综合医疗服务类、诊断类、药品类和其他类费用支出均低于非日间组;日间组和非日间组患者在治疗费和医用材料费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间手术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院床位使用效率,有助于降低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有利于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