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观察类人胶原蛋白原液对人眼周皮肤皱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招募29名健康受试者,左右侧眼周皮肤随机给予类人胶原蛋白原液导入治疗(治疗侧)及蒸馏水导入治疗(对照侧),每日1次,共2周。于治疗前后,医生进行主观评价、仪器检测皮肤红斑指数(erythemaindex,EI)及角质层含水量,于治疗后由受试者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治疗侧导入治疗2周后,医生评价明显改善者0例,中度改善者6例(20.69%),轻度改善者18例(62.07%);受试者满意率为89.66%。治疗侧与对照侧EI差值及角质层含水量差值无显著差异。仅17.2%受试者治疗侧有暂时性轻微刺痛感,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类人胶原蛋白原液可一定程度地改善眼周皮肤皱纹,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42.
报道应用强脉冲光技术(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愈Riehl黑变病一例。患者女性,49岁。临床表现为面颈部网状黑褐色色素沉着斑。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凯途弧形吻合器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3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用凯途弧形吻合器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60~230min,平均180min,术中平均出血170ml。1例术后第5天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凯途弧形吻合器用于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安全可行,节省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30岁,以阴囊部扁平丘疹伴瘙痒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于就诊前1年无明最诱因发现阴囊部米粒大小丘疹,无自觉症状。以后丘疹逐渐离心性扩大,呈环形,伴轻痒,曾先后在当地几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阴囊慢性湿疹、体癣等,予两替利嗪、氯雷他定及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等治疗,患者自觉瘙痒有所减轻,但皮损未见消退,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来诊。  相似文献   
45.
在过去20年中,超脉冲CO2激光换肤术被认为是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金标准"[1].由于皮肤被大面积剥脱,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创伤的恢复完全依赖附属器中残存的表皮,术后恢复期长达2周.  相似文献   
46.
两种缝合方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方法缝合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术后疗效,为临床推广运用提供相应资料。方法回顾对照研究2005年1月~2006年10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闭合性跟腱断裂25例,根据手术缝合方法不同分为Krackow方法组与改良Kessler方法组,用抗菌薇荞可吸收线(VICRYLR PLUS)缝合跟腱断裂部,术后小腿石膏固定共6周,同时行功能锻炼,随访术后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1年总体优良率均在92.31%,两组术后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6个月内美国足踝外科功能评分(AFOAS)Krackow组较改良Kessler组高,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术后早期(术后1年内)患者满意率前一种方法较好(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Krackow方法及改良Kessler两种缝合方法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早期都有良好临床疗效。运用Krackow缝合方法修复跟腱断裂,患者术后早期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神经髌下支损伤所致的皮肤麻痹的解剖基础,改良手术切口,减少膝前皮肤麻木并发症。 方法 解剖观察12例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观测隐神经髌下支形态、神经束的走行及毗邻关系。设计改良膝外侧皮肤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手术入路进行临床验证,比较术后效果。 结果 解剖研究发现隐神经髌下支自缝匠肌穿出后,标本在髌骨中心平面神经距髌骨内侧缘约3.2 cm,75%标本有3束分支分布于髌骨下极及胫骨粗隆区域,以髌骨下极与粗隆连线中点为中心作圆,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左侧在第2象限,右侧在第1象限。临床研究采用改良膝关节外侧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15例,方法可行,术后膝前皮肤麻木的发生率及范围较对照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根据膝关节隐神经髌下支解剖分布特点,改良膝前皮肤切口行膝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术后膝前麻木。  相似文献   
48.
目的为掌握广西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构成情况,比较广西农村和城市CAP的病原学构成特点,推进广西地区CAP的规范化诊疗。方法收集2008-01~2010-12广西14所县市级医院的889例CAP患者,进行病原学调查,并根据地域分为城市地区(城市组331例)和农村地区(农村组578例),比较病原学构成比差异。结果研究期CAP病例中阳性422例患者入选,共检出486株病原菌,前五位的病原菌为肺炎支原体(138/486,28.40%)、流感嗜血杆菌(88/486,18.11%)、肺炎链球菌(77/486,15.84%)、肺炎克雷伯杆菌(53/486,10.91%)和肺炎衣原体(43/486,8.94%)。农村组肺炎支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CAP比例高于城市组(41.12%vs 19.72%和5.58%vs 1.73%),而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感染低于城市组(8.1%vs 21.11%和3.05%vs 7.96%)。城市组细菌(除外嗜肺军团菌)多见(183例,占63.3%),农村组则以非典型病原体多见(104例,占52.8%)。结论广西成人CAP病原学以肺炎支原体最常见,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也是常见菌群。广西农村地区以非典型病原菌为主,城市则以细菌常见。  相似文献   
49.
皮肤光老化为日光曝露部位皮肤出现的特有的外观和组织学变化[1].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技术作为新一代非剥脱性皮肤美容术,在治疗光老化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50.
在过去20年中,超脉冲CO2激光换肤术被认为是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的"金标准"[1].由于皮肤被大面积剥脱,屏障功能受到破坏,创伤的恢复完全依赖附属器中残存的表皮,术后恢复期长达2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