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我们对80例咽喉肿瘤术后患者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应激性溃疡出血预防性治疗的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月~11月我科咽喉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36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岁;对照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平均年龄59.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时间、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2.
Shp2(SH2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2)分子由 PTPN11 基因编码,是一个在体内广泛存在的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既可以通过磷酸酶的催化活性来正向调控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也可以作为磷酸酶非依赖性的接头蛋白发挥正向调控作用,在特定的条件下亦可发挥负向调控作用,从而广泛参与细胞的分化、迁移等生物学功能的调控及相关的信号转导过程。 PTPN11 突变被认为是青少年粒单细胞白血病(juvenil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JMML)的高危因素,同时,因其在不同类型白血病中均存在着 Shp2 的异常活化和突变而被认为是白血病的原癌基因;在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和神经胶质瘤中,Shp2也被报道呈过度活化状态;在肺癌中 Shp2 作为癌基因通过调控多种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在肝癌发生过程中, Shp2 却在特定环境的影响下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总之,作为重要的节点分子,Shp2在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青春前期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方法将32只健康21日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溶剂对照(玉米油)组和250、500、1 000 mg/kg DEHP染毒组,每组8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10 ml/kg,每天1次,连续染毒4周。采用CASA精子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 000 mg/kg DEHP染毒组大鼠的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活动精子密度、最大侧摆幅度、直线运动的精子密度及A级精子百分率均较低,而D级精子百分率较高;250 mg/kg DEHP染毒组平均直线运动速度、精子运动的向前性均较低;500、1 000 mg/kg DEHP染毒组直线运动的精子个数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剂量DEHP染毒组B、C级精子比例和平均曲线运动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平均侧摆幅度、平均鞭打频率、运动的直线性、运动的摆动性、平均移动角度、直线运动精子活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DEHP对青春前期雄性大鼠精子活力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从而影响雄性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B型超声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36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视网膜脱离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ALOKA SSD-17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MHz。患取仰卧位,闭眼后耦合剂涂于眼睑进行观察。结果: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1.7%(33/36)。其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26例,继发性视网膜脱离7例,部分性视网膜脱离24例,完全性视网膜脱离9例,超声误诊2例,漏诊1例。结论:B超检查视网膜脱离对屈光间质混浊,眼底窥不见时则显出其独特的诊断价值。视网膜脱离的声像图特征:(1)部分性:玻璃体内可见一个强光带,网端分别与视乳头及锯齿缘相连,随眼球转动而摆动;(2)完全性:玻璃体内可见“V”字型光带,尖端连于视乳头,网端连干锯齿缘;(3)陈旧性:玻璃体内光带粗糙不平、厚薄不一、粗细不等、活动性差;(4)继发性:玻璃体内除网脱光带外可见多个光带及光点呈团块或树权状,边缘毛糙不光滑。B超诊断视网膜脱离不仅可判断视网膜脱离部位、范围、形态及隆起的高度,还可判断原发或继发,对l}缶床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可靠信息,并能观察手术后的预后。  相似文献   
55.
胸、腰椎压缩骨折是骨科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对于轻中度压缩的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无合并椎管压迫等神经症状),许多临床医生往往嘱病人卧床治疗为主,病人椎体往往在压缩的状态下愈合,遗留驼背、腰椎不稳定等不良后果.我们在临床上使用手法整复治疗该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砂仁中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RTX-5 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80℃;检测器温度:260℃;进样口温度:250℃;顶空条件:炉温110℃,进样针温度120℃,传输线温度120℃,平衡时间37min,进样量0.7g.结果:此法具有良好的线性,r在0.9994~0.9997之间,RSD小于3%.结论:该方法与常规进样方法比较,结果一致,可用于中药材砂仁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针对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抗体免疫治疗的主要4种特异性靶抗原(CD19、CD20、CD22和CD33),深入探究其临床和预后特征,探讨针对这些靶抗原的新型靶向药物应用于成人ALL治疗的临床依据和价值。对220例成人ALL患者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进行免疫表型分析,采用常规细胞遗传学、荧光原位杂交、实时定量PCR和巢式PCR扩增及DNA测序等技术进行细胞学和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指标检测。结果显示,CD19阳性(CD19+)组女性和60岁以上老年患者比例高于CD19阴性(CD19-)组(46.4%vs 23.4%,P=0.006)(14.4%vs.2.1%,P=0.022),CD19+伴CD33表达增高(47.8%vs.12.0%,P<0.01),遗传学高危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55.8%vs.20.8%,P<0.01),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Ph+)发生率高(35.3%vs.7.9%)(P<0.01);CD20+组伴CD13+低于CD20-组(31.6%vs.67.1%,P<0.01),CD20+无显著预后意义;在B-ALL患者中,CD22+比CD22-组12月复发率增高(93.9%vs.57.1%,P<0.05);CD33+组Ph+率显著增高(43.5%vs.19.4%,P<0.01),CD33+与Ph+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0.261,P<0.01)。结论:本研究对CD19、CD20、CD22和CD33这些特异性靶抗原特征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指导临床正确把握抗体免疫治疗的适应症和应用时机,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特征及其在转归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对315例NAFLD患者(NAFLD组)与2474例无脂肪肝(FL)人员(非FL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对NAFLD患者进行平均(28.0±3.2)个月的追踪观察。结果NAFLD组合并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肌缺血和胆道疾病的发生率均高于非FL组(P〈0.01)。追踪终点时按照超声诊断,NAFLD进展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均高于改善患者(P〈0.01);低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和尿酸高于改善患者(P〈0.05);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改善患者(P〈0.01);白蛋白、球蛋白、直接胆红素、尿素氮和肌酐与改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NAFLD改善患者的体重指数和三酰甘油水平终点低于起点(P〈0.01)。NAFLD进展患者的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ALT、AST、γ-GT水平终点高于起点(P〈0.01);舒张压终点高于起点(P〈0.05)。结论在NAFLD改善或加重的过程中,伴随着脂质代谢、血糖、血压和肝肾功能的变化,预防和逆转NAFLD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分析含有左氟沙星和阿莫西林组成的的10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院自2009年至2012年收治的256例由胃镜检查诊断出患有胃炎或者胃溃疡的患者临床资料,将2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为128例患者,前3d给与患者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后7d给予患者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氟氧沙星。记录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并进行分析。对照组为128例患者,采用标准三联法,用药为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记录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含有左氟氧沙星和阿莫西林联合的序贯疗法的根除率为92.97%远高于采用阿莫西林的三联法的65.6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有左氟氧沙星和阿莫西林的序贯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非常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Ⅳ型胶原酶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4例喉癌组织及22例喉癌旁正常组织中Ⅳ型胶原、Ⅳ型胶原酶(包括MMP-2和MMP-2)及TIMP-1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喉癌组织中Ⅳ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降低,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明显增高,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喉癌组织中Ⅳ型胶原表达的阳性率,有颈淋巴结转移者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Ⅲ-Ⅳ期低于Ⅰ-Ⅱ期(P<0.05),G2-3低于G1(P<0.01); MMP-2表达水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G2-3,高于G1(P<0.01),N0与N1-3间无显著差别(P>0.05);MMP-9的表达水平,N1-3高于NP(P<0.05),在Ⅲ-Ⅳ期与Ⅰ-Ⅱ期、G2-3与G1间无显著差别(均P>0.05)。结论:Ⅳ型胶原、Ⅳ型胶原酶及TIMP-1的表达与喉癌进展及其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