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强脉冲光是一种非创伤性治疗面部光老化、光损伤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治疗面部皮肤的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松弛、粗糙及细小皱纹等。强脉冲光的疗效确切,但是目前缺少科学、准确的评价方法。寻找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强脉冲光更加合理的使用。  相似文献   
72.
淋病为目前儿童性病中常见的一种,以幼女淋菌性外阴阴道炎多见,男童淋菌性尿道炎较女童为少。本文收集男童淋病20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STD(性病传播性疾病)已成为全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自80年代以来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STD混合感染是其防治的重点和难点。STD混合感染不仅容易造成漏诊和漏治,而且是STD传播的主要传染源。我科于1993年7月至1998年8月对性罪错人...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特比萘芬2周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外生殖器念珠菌病的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和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外生殖器念珠菌病患者口服特比萘芬250 mg,每日1次,共2周,并于停药时、停药第1周及停药第2周观察最终疗效和血糖水平.结果 停药时,外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临床痊愈率75.0% (42/56)、总有效率92.9%(52/56),真菌学痊愈率91.1%(51/56);停药第1周时,外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临床痊愈率73.2%(41/56)、总有效率89.3% (50/56),真菌学痊愈率89.3% (50/56);停药第2周时,外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临床痊愈率69.6%(39/56)、总有效率87.5%(49/56),真菌学痊愈率89.3% (50/56),不同时间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及真菌学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56).耐受性好的患者为52例,占92.9%(52/56),耐受性一般的患者4例,占7.1%(4/56).结论 特比萘芬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外生殖器念珠菌病有效、安全,耐受性良好;对患者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5.
159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我院门诊于2004年4~12月636例疑似NGU患者进行了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检测,结果感染支原体159例(25%),其中Uu 113例(17.8%),Mh 11例(1.73%),Uu Mh 35例(5.50%)。并通过对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其所获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76.
特应性皮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清  连石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804-1805
特应性皮炎有多种多样的皮肤表现,好发于特殊遗传素质的人,到目前为止,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并不很清楚,对不典型患者还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现就其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新观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7.
自1981年Tully等首次从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内分离出2株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以来,与Mg相关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Mg是人类泌尿生殖道的一种重要病原体,不仅可引起尿道炎和/或宫颈炎,而且可感染上生殖道而产生附件炎或盆腔炎,甚至可导致不孕不育。PCR方法是目前实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Mg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在治疗上,Mg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78.
陈慧  朱威  连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3):8285-8286
对别嘌呤醇致药疹2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例1:男,66岁。反复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2 a,急性加重1周余。疼痛常由进食海鲜或牛羊肉诱发。化验血尿酸增高,诊断“痛风”,予别嘌呤醇0.1 g,3次/d治疗。患者服用别嘌呤醇第2天,双足背出现瘙痒。第3天,双足背起数个黄豆大小水疱,微痒。第5天,双胫前、双足背水疱和大疱继续增多,伴局部破溃,来皮肤科就诊。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 a余,  相似文献   
79.
许多HIV感染病人常合并银屑病,其治疗比一般银屑病复杂。本文就HIV感染与银屑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Johnson报告了第一例HIV感染加重银屑病。此后,越来越多的皮肤科医生发现了这一现象。那么,在HIV感染中银屑病的发病率是否增加呢?我们已知在西方正常人群中银屑病的发病率为1-2%,Madeleine Du-  相似文献   
80.
北京地区高危女性STD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北京地区高危女性人群中性传播疾病(STD)的流行状况,于2000年1月-2001年4月,对北京市高危女性进行体检和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以及HIV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淋病、梅毒、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感染率分别为:7.63%、7.20%、5.66%、4.63%、1.11%。发现1例HIV抗体阳性者。虽然淋病是感染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但是在调查的几种STD中,增幅最快的是梅毒。提示加强对高危人群性传播疾病、HIV的筛查是防治STD传播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