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麻风图谱     
陈慧  朱威  连石 《中国麻风杂志》2010,(3):I0001-I0001
患者女,44岁,农民。因四肢末端感觉麻木3年余,左前臂多发结节2年余,于200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患者10年前出现面部、四肢皮肤瘙痒,时有蚁行感,未引起重视。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末端痛觉、温觉减退。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地蒽酚蜡棒(抗银屑病药)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斑块状银屑病患者13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用地蒽酚蜡棒或地蒽酚软膏治疗。2组患者均先用0.5%的地蒽酚制剂(蜡棒和软膏),每天涂药1次,30min后洗去,连续3天;再改用1%的地蒽酚制剂,每天涂药1次,30min后洗去,直至8周。结果治疗结束时,地蒽酚蜡棒组与软膏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8.57%,81.82%。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的刺激症状。结论用地蒽酚蜡棒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且不良反应低于地蒽酚软膏。  相似文献   
103.
生殖器疱疹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问:生殖器疱疹是怎么回事?在临床工作中应如何进行鉴别诊断和治疗? 连石教授: 生殖器疱疹(GH)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呈慢性复发过程,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根治的良药。在不少国家和地区单纯疱疹病毒成为生殖器溃疡的首要病因,并成为宫颈癌及新生儿疱疹病的传染源。在欧美地区生殖器疱疹是最常见的性病之一,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8万新病历发生,感染人群超过3000万。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分为HSV-Ⅰ和HSV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PMA刺激的U93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TNF-α、IL-1β的影响。 方法 人髓系白血病细胞U937用PMA诱导成熟后分5组:正常对照组、LPS组、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BCG-PSN组,培养24 h后收集上清,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的浓度。 结果 BCG-PSN刺激PMA诱导的U937产生TNF-α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G-PSN刺激PMA诱导的U937产生的IL-1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BCG-PSN可以刺激PMA诱导的U937细胞产生TNF-α,对U937产生的IL-1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p53蛋白在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lightB,UVB)诱导凋亡的富集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和正常角质形成细胞群,使用UVB诱导两种细胞群凋亡,蛋白印迹法比较不同剂量UVB诱导前后两组细胞的p53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两种细胞在不同剂量的UVB照射后p53蛋白表达均比照射前显著增加,在20mJ/cm2与40mJ/cm2照射剂量时,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群p5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角质形成的细胞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集人表皮干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p53蛋白表达比其它角质形成细胞对中波紫外线的照射易感。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对CT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比较活跃.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技术是近几年才研究成功的,解决了常规PCR技术检测CT定性不定量的问题.国内一般用其检测尿道/宫颈拭子(urinary tract swabs/cervical swabs,US/VS)标本,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0%以上.我们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179例就诊于宣武医院性病门诊的患者,同时检测尿道/宫颈拭子和尿液标本,阳性者以尿液LCR进行确证,对两种取材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7.
梅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由于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培养困难,故限制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关于梅毒螺旋体的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热点,该文就相关的免疫学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自身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及病情严重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78例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慢性荨麻疹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甲状腺功能及TGAb、TPOAb自身抗体。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19%及15.3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56%及1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较功能正常者风团每日发作频率高(P <0.05)。结论: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异常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有关,甲状腺功能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作频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黑素合成和黑素在细胞内的运动是非常复杂而精确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皮肤色素的沉着。黑素细胞和角化细胞转移黑素的机制尚不清楚。黑素细胞的胞吐作用和角化上皮细胞的吞噬作用是黑素传递的最可能的机制。其他的可能机制包括经过黑素细胞释放的包含黑素体的小囊泡,或者经过角化上皮细胞和黑素细胞浆膜的融合形成隧道单位。已经确认的最重要的和转移有关的分子是角化细胞的蛋白酶激活受体2。该分子经过吞噬作用完成黑素的传递。另外黑素传递也可经过E-钙粘蛋白、SNAREs、Rab和RhoGTP酶的活动由外源凝集素和糖蛋白的交互作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外用抗人白介素8单克隆抗体(抗IL-8单抗)乳膏治疗湿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受试者每日外用抗IL-8单抗乳膏或乳膏基质2次,疗程3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周各随访1次,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4个中心共入选湿疹患者229例,纳入疗效分析209例,其中使用抗IL-8单抗乳膏治疗组104例,基质对照组105例。治疗后第1、2、3周,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总计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0.01)。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本痊愈率分别为27.88%、2.86%;有效率分别为56.73%、15.24%。治疗组的基本痊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2%和1.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主要表现为皮损局部红斑、瘙痒加重或灼热、疼痛等,无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抗IL-8单抗乳膏治疗湿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