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报道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53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5年,加重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外毛根鞘细胞间水肿,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毛囊内见脓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内毛囊及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给予雷公藤多苷、米诺环素等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62.
Brand的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是恢复尺—正中神经损害者之拇指外展和旋转功能最常用的手术,尽管效果很好,但Fritschi和Palande建议应再补加手术以预防拇指掌指关节的过伸。掌指关节过伸可引起指间关节屈曲而出现拇指“Z”形畸形(超过50%)。1983年作者复查了早期做过单肌腱移位的“Y”止点对掌功能重建手术的5例病人,其第一掌骨的位置矫正效果很好,但恢复屈拇短肌控制掌指关节的功能是失败的。作者改变“Y”止点为三止点为这些病  相似文献   
63.
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关系.方法采用统一的生活事件量表及EPQ问卷,调查了2 00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病例组)和2 00例年龄相当正常女性(对照组)的生活事件发生频数、发生情况及问卷得分情况.结果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生活事件发生率高于正常女性(P<0.001),而EPQ结果中的N分均数也高于正常女性(P<0.001).结论心理社会因素与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相关,慢性精神紧张可能是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64.
对91例麻风现症及监测期患者在一年中定期检查,发现无痛性神经炎4例,占4.4%。作者对这4例的临床特点、病程和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不同过敏原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率,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第1组采用血清过敏原检测、生物共振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检测,第2组采用皮肤点刺试验、生物共振检测系统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皮肤点刺试验和生物共振检测系统阳性检测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过敏原的阳性检测率与其他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种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但生物共振检测系统因过敏原试剂包含种类全面,容易筛选出过敏原,患者顺应性好,是一种适用、简便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医教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97例早产儿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儿童保健服务,观察组早产儿接受医教相结合的早期干预。两组早产儿均在矫正胎龄40周后的第6、9、12月检测其身长、体重和采用发育筛查试验(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ST)问卷测评早产儿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结果在矫正胎龄40周后第6、9、12个月,观察组早产儿DQ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医教相结合的早期干预,可提高早产儿智能的早期开发及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