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16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正>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及因皮肤症状伴发呼吸系统症状而转入呼吸科诊治的20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并间质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的PM/DM伴发间质性肺炎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1975年Bohn和Peter提出的PM/DM诊断标准[1];②具有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或明确的HRCT间质性肺炎的影像。2结果2.1一般资料共入选20例,男6例,女14例;PM 8例,DM  相似文献   
9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症状轻微,部分患儿可出现急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我们于2009年11月~2010年5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5例,其中重症患儿18例,经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应用光动力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光动力组、激光组和联合治疗组,并选择26例年龄配对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光动力组、激光组和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相关并发症和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CD8^+和Th1/Th2比值)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百分比)的分布情况。结果:光动力组、激光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23%,65.38%和92.31%,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光动力足和激光组。联合治疗组的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复发率的效果显著高于光动力足和激光组。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的CD4^+/CD8^+比值、Th1/Th2比值和T-reg的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与光动力组和激光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复发性尖锐湿疣患者中应用光动力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效果安全确切,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和远期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确诊尿道口尖锐湿疣的患者8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ALA-PDT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分别于术前、后测定患者治疗效果、病毒清除率、复发率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10例;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2例;对照组复发率为25%,观察组复发率7. 5%,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后HPV16/18型感染1例,HPV6/11型感染15例,清除率达60%,观察组治疗后HPV16/18型感染2例,HPV6/11型感染5例,清除率达82. 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ALAPDT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能够有效治疗男性尿道口尖锐湿疣,降低复发率,提高病毒清除率,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微粒体谷胱甘肽转移酶的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N—乙基顺丁烯二酰亚胺活化、Triton X—100增溶、羟基磷灰石和离子交换柱层析从Wistar大鼠肝脏中提纯了微粒体谷胱甘肽转移酶。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为一条带。氨基末端为丙氨酸。由不同角度鉴定酶制备物的纯度,认为它达到了均一,提纯倍数为28,回收率38%,比活性为15μmol·min~(-1)·mg~(-1),符合进一步进行性质研究的要求。它的最适pH为6.8,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高毒有机磷化合物甲胺磷与其替代品乙酰甲胺磷对大鼠脑组织内游离钙[Ca2 ]i及环腺苷酸 (cAMP)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2个染毒组与对照组 ,染毒组连续 5d分别腹腔注射 1 2 0LD50 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 ;以Fura - 2 AM为荧光指示剂 ,RF - 5 30 1PC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大鼠神经细胞 [Ca2 ]i浓度的变化 ;FJ - 2 0 0 3 2 0 0γ免疫计数器测定大鼠脑组织cAMP含量。结果 甲胺磷染毒组大鼠皮层及海马细胞 [Ca2 ]i分别为 (32 3.86± 2 3.6 0 )、(2 80 .79± 2 1.92 )nmol L ;乙酰甲胺磷染毒组大鼠皮层及海马细胞 [Ca2 ]i分别为 (2 2 5 .2 4± 19.86 )、(2 17.84± 11.0 3)nmol L。甲胺磷组大鼠皮层及海马 [Ca2 ]i高于对照组 [(2 0 9.82± 10 .73)、(199.0 1± 17.17)nmol 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甲胺磷染毒组大鼠皮层及海马cAMP含量为 (35 .2 4± 7.6 3)、(75 .36± 11.31)pmol mg;乙酰甲胺磷染毒组大鼠皮层及海马cAMP含量为 (30 .75± 5 .76 )、(6 9.5 7± 12 .5 9)pmol mg,两者与对照组 [(2 9.4 3± 4 .73)、(6 0 .99± 7.4 1)pmol mg]的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对第二信使影响存在差异 ,可能是两者最终神经毒性作用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7.
体外培育牛黄的诱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体外培育牛黄的诱变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Ames试验在1250,5000,10000μg/皿的浓度范围内,各浓度组MR值在加代谢活化剂S9和不加代谢活化剂S9两种情况时均未超过2;(2)微核试验在50,150,500mg/kg3个剂量水平,各剂量组的微核率均数及PCE/NCE比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3)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畸变试验在样品浓度为1,10,100μg/ml(不加代谢活化剂,-S9)和1,10μg/ml (加代谢活化剂,+S9)两种情况下,各处理组测得的细胞畸变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育牛黄在所给剂量范围进行的3种诱变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98.
石年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242-2242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常规治疗下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时照组试验,比较两组止疱、干涸、止痛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水疱开始吸收时间分别为(3.77±1.41)d和(6.43±0.97)d,结痂开始时间分别为(6.00±1.73)d和(7.97±0.89)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带状疱疹在常规治疗后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9.
背景与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和海马spinophilin基因表达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3个不同DBP剂量(25、75、225 mg kg)的实验组和溶剂对照组,各组孕鼠于孕第6 d至产后28 d分别给予DBP或溶剂灌胃.观察孕鼠、仔鼠染毒后的基本情况,采用定量PCR检测21 d龄雄性仔鼠海马中spinophilin基因的表达情况,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1月龄雄性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孕鼠无明显中毒表现;DBP高剂量组(225 mg kg)雄性仔鼠肛殖距、尾长明显缩短(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DBP低剂量组(25 mg kg)仔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相对延长(P<0.05),空间搜索试验中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也相对缩短(P<0.01).低剂量组仔鼠海马spinophilin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上调35.7%(P<0.05).结论:DBP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会降低子代雄性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spinophilin基因的表达,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六氯苯(HCB)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探讨HCB中毒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 2个染毒组分别以含HCB 2.5%(低剂量组)、20.0%(高剂量组)的饲料染毒大鼠14 d,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等11项血清学指标;测定大脑(皮层、海马)、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1)高剂量HCB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肝和血清中MD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低剂量染毒组海马和血清中MDA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2)2个剂量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T-SOD活力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SOD活力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剂量染毒组大鼠海马CAT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和低剂量染毒组海马中GSH-Px活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大鼠肝脏中GSH-Px活力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个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都较对照明显增加,而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B可导致大鼠机体氧化损伤、抗氧化酶活力改变,氧化应激是其重要的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