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先天性眼球震颤病因不明。其临床特点是:眼球震颤是冲动型。有快慢相之分。病人有明显的代偿头位,面部转向与视线方向相反,有较稳定的中间带。常合并有水平斜视,且视力在代偿头位时常较第一眼位视力提高。手术治疗是目前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2.
中国汉族人口三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目的:分析中国汉族人口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样本为450名中国汉族人口,采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析GSTM1和GSTT1基因多态性,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GSTP1+313核苷酸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和45%,同时具有GSTM1缺失型和GSTT1缺失型基因型的人个体频率为28.92%;而GSTP1+313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为18.7%,并发现该人群中同时具有3种危险基因型(GSTM1缺失型、GSTT1缺失型和GSTP1+313A/A)的个体频率为18.04%。GSTs基因型分布不受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结论:中国汉族人口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呈多态性分布,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不同于其他种族。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  了解我国早孕期女性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Chinese Pregnant Women Cohort Study,CPWCS),该项目于2017年7月25日至2018年7月24日招募早孕期女性,应用在线问卷的方式调查孕妇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状况,包括是否使用营养素补充剂及使用种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营养补充剂使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入选793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早孕期女性。其中使用营养素补充剂7431名(93.7%,7431/7931),各类营养素补充剂使用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叶酸(88.7%,7034/7931)、复合维生素(43.5%,3451/7931)、钙(29.0%,2297/7931)、维生素D(23.8%,1891/7931)、益生菌(22.4%,1778/7931)、铁(21.9%,1739/7931)、膳食纤维(18.9%,1497/7931)及二十二碳六烯酸(17.0%,1350/7931)。使用2种及以上营养素补充剂者最多(60.0%,4678/7931),其次为使用1种营养素补充剂者(34.7%,2753/7931),未使用营养素补充剂者最少(6.3%,500/793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孕妇年龄、孕妇及其配偶文化程度是影响早孕期孕妇使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主要因素。  结论  早孕期女性使用营养素补充剂较普遍,其种类以叶酸、复合维生素为主,存在同时使用多种营养素补充剂的现象。孕妇及其配偶的社会经济地位与营养素补充剂的使用有关。  相似文献   
65.
手术薄膜巾是灭菌后的无菌护皮塑料自动粘贴薄膜。规格有各种型号大小不等,外套无菌包装,灭菌有效期为2年.在手术中取代了纱布垫保护皮肤的作用。我科应用手术薄膜在60例手术中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l使用方法器械护土洗手穿上手术农,戴上手套后,由巡回护土根据手术切口部位和大小选用不同型号的手术薄膜巾,用碘酒、酒精消毒手术薄膜巾外包装袋边缘,用灭菌剪刀剪开。器械护士伸手接住,待第一助手按常规消毒手术区皮肤,酒精干后常规铺上治疗巾,将手术薄膜巾递给第一助手,第一助手将手术薄膜巾以切口部位为中心,展开贴于治…  相似文献   
66.
丹参的7种酚类成分对生物膜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丹参为常用中药,其药理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从丹参提取的7种成分: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丹参素,咖啡酸及迷迭香宁酸对生物膜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上述化合物的结构式均经多种光谱确证,系纯品,溶于水. 结果表明,上述7种化合物10μg能显著抑制铁离子/半胱氯酸和维生素C/NADPH所引起的肝脏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丙二醛生成量明显减少,对H_2O_2引起的大鼠红细胞溶血和脂质过氧化亦有显著抑制效用.其中以丹酚酸A的活性最强,抑制率达90%以上.其次为丹酚酸B>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咖啡酸>迷迭宁  相似文献   
67.
<正> 硫酰氟是一种国内新近研制成功的薰蒸剂。具有渗透性强,低温使用方便,无腐蚀性等特点。能杀灭粮食虫害,对白蚁有较强的杀伤力。适用于外轮粮食、储存的木材、药材、烟草、百货、竹木器,古物图书等害虫的防治,杀虫效果良好。也可用作电气绝缘气,目前正在积极推广使用中。关于硫酰氟的毒性资料甚少,仅见Truhaut等的急性毒性和Gossel的慢性毒性零星报导。为了配合硫酰氟的研制工作,为今后毒性安全评价,安全生产和使用硫酰氟提供科学资料,进行了硫酰氟的急性,亚急性毒性、毒作用方式和实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8.
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1-羟基芘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焦炉工外暴露等级与尿中 1-羟基芘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焦化厂 30 5名生产工人和 30名非接触者为调查对象 ,统一收集工作周末班后 6h尿 ,并收集个人信息。根据工人的工作岗位将调查对象分为炉顶、炉侧、炉底和对照 4个外暴露等级。采用碱水解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中1-羟基芘浓度。使用协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暴露等级、吸烟和饮酒等情况对尿中 1-羟基芘浓度的影响。结果 尿中 1-羟基芘的浓度呈炉顶 >炉侧 >炉底 >对照的趋势 ,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呈显著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 0 5 35 ,P <0 0 1) ;在同样外暴露条件下 ,吸烟量显著影响尿中 1-羟基芘的水平(P <0 0 5 ) ;未发现饮酒对尿中 1-羟基芘水平的显著影响。结论 焦炉工尿中 1-羟基芘水平与外暴露等级之间存在良好的剂量 -效应关系 ,可反映多环芳烃暴露个体的内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评价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CD4~+ CD25~(high)调节性T细胞(CD4~+ CD25~(high)Treg)的影响.方法 2007年2-9月接受初次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受者41例,根据是否使用抗CD25单克隆抗体(商品名daclizumab)分为抗体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抗体组在肾移植术前2h及术后第14天分别给予抗CD25单抗各50mg.在移植前及移植后第13、17、60天分别留取肝素抗凝外周血15ml.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受者外周血CD4~+T细胞和CD4~+ CD25~(high)Treg比例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CD25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肾移植术后13、17、60d抗体组的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20%±8%、13%±7%、24%±9%)低于对照组(45%±6%、41%±5%、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组术后第17天CD4~+ CD25~(high)Treg占CD4~+ T细胞的比例为4.40%±0.26%,明显低于对照组(8.56%±0.36%,P<0.01);而术后13、60d抗体组CD4~+ CD25~(high)Treg所占比例分别为7.00%±0.47%、3.75%±0.19%,与对照组(分别为8.04%±0.32%、3.66%±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组CD2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在给予第二次抗体前(术后第13天)为1.65±0.22,术后第17天为1.84±0.27,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7天CD2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1.70±0.23,与抗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剂共100mg抗CD25单抗仅一过性地降低CD4~+ CD25~(high)Treg,不会影响其活化扩增,无损于术后早期的免疫耐受诱导及维持.  相似文献   
70.
Ames试验、微核试验及SCE试验初步证明,双醚是一种碱基置换型直接突变剂,可诱发 TA100菌回复突变,小鼠骨髓多染性红细胞微核率升高,人淋巴细胞 SCE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